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招待荀攸歇息一晚后,翌日上午,邓安才再次召集核心谋士议事。这一次,他特意叫上了徐庶、戏志才,以及新投的荀攸。

在办公室内,邓安先为荀攸和徐庶做了介绍。徐庶对这位颍川名士、荀氏俊杰早有耳闻,执礼甚恭。

荀攸亦对这位出身寒门却以侠义、才智闻名的徐元直颇为客气。戏志才与荀攸本是旧识,无需多言。

寒暄已毕,邓安深吸一口气,再次抛出了那个让他心心念念,却遭到戏志才激烈反对的计划:“今日请三位先生来,仍是商议‘奉迎天子’之事。我意已决,欲行此策,然志才此前多有忧虑,元直想必亦知其中风险。不知公达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荀攸身上,带着最后的期盼,也做好了听到反对声音的准备。

徐庶率先开口,他的态度相对中和:“主公,如今您坐拥洛阳、颍川,名义上却仍是袁术所表的‘征南中郎将’,名位与实力确实不甚匹配。

若能奉迎天子,正名位,揽大义,于全局而言,利远大于弊。可正如志才兄所言,风险极大。大军远征,根基动摇,若被李傕、郭汜抄了后路,或是长安久攻不下,后果不堪设想。”

戏志才也立刻附和,脸色依旧凝重:“元直所言甚是。主公,此事关乎我军存亡,绝非儿戏。一旦陷入关中泥潭,四面皆敌,悔之晚矣!”

邓安听着这套熟悉的谨慎论调,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正准备强行下达指令,却见一直静听的荀攸轻轻抬了抬手,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主公,二位先生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道,风险确实存在,且不小。”

荀攸先肯定了风险,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攸以为,此计……可行!”

“哦?!” 邓安精神一振,身体不自觉前倾,“先生请详言之!”

戏志才和徐庶也露出惊讶和探究的神色。

荀攸走到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语速平稳而清晰,仿佛早已将全局洞悉于心:

“其关键,在于三点:速战速决,绑定段煨,避开李郭反扑。三者缺一,满盘皆输。”

“时机窗口,稍纵即逝。”他沉声道。

“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从结盟到接回天子的全部动作。

如今李傕、郭汜新败于主公,部众星散,惊魂未定,正忙于收拢残兵,短期内无力组织有效反扑。

王允初掌朝政,根基未稳,吕布虽勇,但其麾下并州军不过万余,朝廷禁军战力堪忧,不过三千之数,另有些许羌族叟兵,约两千人,唯利是图,忠诚堪虑。

且长安粮草补给必然困难。此正是长安最为虚弱、防御最为空虚之时!”

“段煨乃成败关键。”荀攸的手指移到华阴。

“段忠明忠于汉室,此其与主公合作之基。他坐拥华阴要地,扼守潼关,有关中人脉,但兵力不足两万,独力难抗李郭。

而主公兵力雄厚,坐拥四万八千步兵,六千精锐骑兵(玄甲、幽云),却缺关中地利与人望。双方结盟,正可互补,一加一远大于二。”

他看向邓安:“段煨核心诉求,无非‘自保’与‘保全华阴地盘’。

主公只需承诺,事成之后,承认其对华阴及弘农郡的控制权,并分润部分关中缴获粮草作为其军资,攸料其必动心。

此非依附,而是对等的战略合作,符合其‘忠臣’身份与利益诉求。”

“闪电进军,直捣黄龙。”荀攸的手掌从华阴迅速划向长安。

“联军一旦结成,主公之玄甲骑与段煨之凉州骑兵,合计逾万,皆为精锐,可组成先锋,不顾一切,直扑长安城下,打吕布一个措手不及!步兵主力随后跟进,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吕布勇则勇矣,然其麾下兵力、士气、粮草皆处劣势,面对我军与段煨联军近数万之众,据城坚守或可支撑数日,但若我军攻势迅猛,其内部必生变乱!

尤其是那些羌兵,见势不妙,定然倒戈!”

他最后重重一点洛阳:“控制天子后,不可在长安丝毫停留!必须立刻携天子东归,返回洛阳!只要天子入洛阳,大义名分便在手,届时再慢慢消化影响,整顿关防不迟!”

荀攸环视三人,总结道:“此计划,核心便是一个‘快’字!结盟要快,进军要快,破城要快,回师要快!如同雷霆一击,在所有对手反应过来之前,尘埃落定!

任何一环出现延误——无论是段煨犹豫、攻城受阻,还是李郭提前收拢残部——都将导致功败垂成,甚至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风险极大,但收益……亦是空前!”

他看向邓安,目光深邃:“主公与董卓有深仇,反董立场天下皆知,此乃大义。段煨忠于汉室,双方共举‘迎奉天子’大旗,名正言顺。

此乃人和。趁李郭新败,长安空虚,此乃天时。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岂非天意乎?”

一番话,条分缕析,将巨大的风险与唯一的成功路径剖析得清清楚楚,既点明了机遇,也毫不避讳那如履薄冰的容错率。

邓安听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才是顶级谋士的眼光和魄力!不仅看到了机会,更清晰地规划出了如何抓住这稍纵即逝机会的具体路径!

“好!好!好!” 邓安连说三个好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听公达一席话,如拨云见日!此‘闪电计划’,正合我意!”

就连原本极力反对的戏志才,此刻也陷入了沉思,脸上阴晴不定。

他不得不承认,荀攸的分析直指核心,将原本看似鲁莽的行动,细化成了一个虽有极高风险、却存在明确成功可能性的战略方案。

他缓缓点头,叹服道:“公达之见,洞若观火……若真能如公达所言,锁定段煨,速战速决,此事……或许真有五六分把握。”

徐庶也眼中放光,拱手道:“荀公达先生真乃神算!元直佩服!此计划虽险,但确是目前唯一可能快速奉迎天子的途径!”

见最主要的反对者戏志才态度松动,邓安心中大定。

他霍然起身,斩钉截铁地下令:

“既如此,再无异议!志才,元直,即刻按公达先生所言方略,细化部署!

公达,联络、说服段煨之事,安欲请你亲自出马,携我亲笔信与承诺,前往华阴!此事关乎全局,非先生不可!”

荀攸从容拱手:“攸,领命!”

一场决定势力未来命运的豪赌,就此拉开序幕。

整个邓安集团,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箭尖直指西京长安!而荀攸的加入,无疑为这支箭,装上了最锋利的箭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