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雪消融后的晴好天气并未持续太久,铅灰色的云层重新笼罩了天空,带来了更加刺骨的寒意和连绵的冬雨。潮湿的冷气仿佛能钻进骨头缝里,栖雁坳和南山村都笼罩在一片阴郁潮湿之中。这种天气对于储备不足、房屋尚显简陋的流民聚集地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果然,没过几天,麻烦便接踵而至。先是几个体质较弱的孩子和老人开始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起初并未引起太大重视,只当是寻常风寒。但病情很快在居住拥挤的人群中蔓延开来,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青壮也开始病倒,浑身乏力,影响了日常的劳作和训练。

赵叶和南山村的秦老立刻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风寒。秦老捻着胡须,眉头紧锁:“此乃时疫,多为外感风寒,内蕴湿热,加之众人聚居,正气有亏,故传播迅猛。需尽快隔离病患,焚烧苍术、艾叶辟秽,汤药也需跟上,只是……”他叹了口气,“我们储备的药材,怕是经不起这般消耗。”

沈云疏得知情况后,心中一惊。疾病在人口密集处传播的速度,有时比刀剑更可怕。她立刻下令,将议事木屋和几间空置的仓库临时改为隔离区,将所有出现明显症状的人集中安置,由赵叶、秦老和几位略懂医术的妇人负责照料。健康人员尽量减少聚集,饭食也改为分时段、分地点领取。

“所有接触过病患的人,衣物要用沸水煮过,双手需用皂角反复清洗。”沈云疏强调着卫生的重要性,尽管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但在她的严令下还是执行了起来。她在隔离区外架起大锅,日夜不停地熬煮着秦老开出的、以板蓝根、金银花、甘草等为主的清热解表汤药,要求所有人,无论是否生病,每日都必须饮用一碗。

然而,药材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库房里治疗风寒相关的草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屋漏偏逢连夜雨,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晾晒新的草药变得极其困难,狩猎和采集也几乎陷入停滞。

“疏儿,这样下去不行。”王氏看着日渐空旷的药柜,忧心忡忡,“病倒的人还在增加,光是发热需要的柴火就比平日多出数倍,炭火也消耗得快。再这样下去,怕是没等到开春,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沈云疏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冷雨,心情沉重。她想起了陈观,想起了江临府。或许,是时候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了,至少,要获取急需的药材。

“娘,您别急,我来想办法。”沈云疏转身,语气坚定,“云墨!”

“姐,我在。”沈云墨立刻应声,他最近也忙着协助维持秩序和传递消息,脸上带着疲惫。

“你立刻挑选两个机灵、身体无恙、脚程快的队员,准备好干粮和雨具。”沈云疏吩咐道,“等我写好信,你们立刻出发,前往江临府,寻找陈氏商队的陈观掌柜。务必把信亲手交到他手上。”

“现在?这天气……”沈云墨有些迟疑。

“就是这种天气,才不容易引起注意。路上小心,避开可能有匪徒出没的区域,安全第一。”沈云疏强调。她不能让这支小队伍有任何闪失。

她迅速铺开皮纸,斟酌着用词。信中,她先是感谢了陈观上次的交易,随后委婉地提到了栖雁坳近来因天气恶劣,偶感风寒者众,自备草药即将耗尽,恳请陈掌柜若能施以援手,代为采购一批治疗风寒湿热之症的常用药材,如板蓝根、柴胡、黄芩、半夏等,他们愿意用此前约定的、关于北面山区的最新动向信息作为交换,并承诺以皮货、山珍或其他方式支付药资。她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显得过于急切,但将需求和交换条件表达得清清楚楚。

沈云墨带着信件和两名队员,冒着冰冷的冬雨出发了。望着他们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沈云疏知道,这又是一次冒险,但她别无选择。

送信的人离开后,沈云疏将注意力转回内部。她知道,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外援上。她召集了周砚、石岩以及负责后勤的沈槐、王氏。

“当前最紧要的三件事:控制疫情、保障取暖、稳定人心。”沈云疏开门见山,“隔离必须严格执行,汤药不能停。柴炭方面,组织身体状况尚可的人,在天气稍好的间隙,就近砍伐湿柴,虽然难烧,但总能顶些用。库房的粮食和肉干要精打细算,确保每个人,尤其是病患,能有热食入口。”

周砚补充道:“防御也不能放松。这种天气,固然敌人行动也难,但也要防备他们铤而走险。我会安排哨卡值守人员轮换更勤些,确保他们不被冻病。操练可以暂停,但基本的警戒不能丢。”

石岩拍着胸脯:“沈姑娘,周教头,放心!我们南山村的人皮实,还能扛得住!需要出力气的话,我们绝无二话!”

接下来的几天,是整个冬季最难熬的时光。阴雨连绵,寒气透骨,咳嗽声在营地里不绝于耳。每个人都面色凝重,行动迟缓。负责照料病患的赵叶和秦老眼窝深陷,几乎不眠不休。沈云疏每天都会去隔离区外观望,隔着一段距离询问情况,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她也注意到了水生和水根两兄弟。他们身体强健,并未染病,主动承担起了最累最危险的活计——冒着雨去山林边缘收集还能燃烧的枯枝,甚至协助处理病患产生的污物。水生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的仇恨,而是多了一份沉静和责任。沈云疏看在眼里,心中稍感安慰。

就在库房药材即将告罄,连秦老都快要无计可施的时候,沈云墨终于回来了!

他们不仅带回了疲惫和满身的泥泞,更带回了整整两大马车用油布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货物!

“姐!陈掌柜他……他不仅按信里说的准备了药材,还多送了不少!还有一批应急的粮食和盐!”沈云墨激动地汇报着,脸上冻得发青,却洋溢着兴奋的光,“陈掌柜说,天寒地冻,算是他一点心意,交个朋友。他还说……苏先生知道了这边的情况,让他转达问候,希望我们务必稳住,北面的消息,开春后再说不迟。”

这个消息如同冲破阴云的阳光,瞬间驱散了连日的压抑。众人欢呼着,七手八脚地将药材和物资卸下马车,抬进干燥的库房。秦老如获至宝,立刻带着人去清点药材,准备加大药剂分量。

充足的药材供应,加上之前严格的隔离和防疫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新发病例逐渐减少,轻症者陆续康复,连一些重病号也看到了希望。营地里的咳嗽声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更加团结的氛围。

寒冷的冬夜,议事木屋(已消毒通风后恢复使用)里炉火燃得正旺。沈云疏、周砚、林栖、石岩等核心成员围坐在一起,总结着这次应对疫情的经验和教训。

“这次多亏了沈姑娘当机立断,还有陈掌柜的雪中送炭。”石岩感慨道,“要不然,这关可真不好过。”

“也暴露了我们的脆弱。”沈云疏并未居功,反而更加清醒,“我们对药材的储备严重不足,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也很欠缺。以后,这方面必须加强。赵叶和秦老要多带些学徒,常用的药材,我们也要尝试自己种植一些。”

周砚点头:“经此一事,大家的心更齐了。也算是一种锤炼。”

一直沉默的林栖忽然开口:“北面,蝮蛇和杨营官的人,也都消停了。这种天气,谁都不好过。”

确实,恶劣的天气无形中成了所有人的休战符。栖雁坳在经历了一场内部的风雨后,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也收获了更多的韧性和经验。江临府方面释放的善意,也为他们赢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