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小白领转世逃婚记:有缘千年来相会 >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十一章 (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十一章 (1)

三月三日,春暖花开时节。

三月三在古代是上巳节,周、秦、汉的时候,每逢这一天人们都要走出家门到水滨去洗濯,洗掉积淀的污垢,祈求幸福,除去不祥,称为“祓楔”。唐朝的时候,洗濯这种行为在三月三日的活动中已经隐退,取而代之的是踏青赏春。长安人每年三月三都要到曲江池头结队踏青、出游,这是盛唐时期,极富浪漫色彩的一时风气。长安水边,踏青赏春的不单只是那些婀娜多姿的丽人们,当朝皇帝和权贵们,也曾或规模盛大或轻从简骑的出游过。

早几天前,阮若弱闻道三月三的踏青赏,就激动得不行,好几晚都没睡好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着名诗人杜甫的这首《丽人行》她很早就读过,想不到今时今日居然可以身临其境,如何能不激动万分。激动的她一时失察,和杏儿谈起这首诗来,结果杏儿一脸茫然:“小姐,本朝的诗人中,有一个叫杜甫的吗?”

阮若弱几乎没跳起来指着杏儿的鼻子训:“有没搞错,就算你不识字,也该要听过杜子美的大号吧,唐朝人不认识李杜二人,还算是唐朝人吗?”

杏儿好学,不耻下问:“小姐,李杜二人是何许人也?”

“李杜二人,就是李白和杜甫两个人,‘李杜文章在,光芒万焰长’。杏儿,你不是这么孤陋寡闻吧?”阮若弱被她弄得哭笑不得。

“可我确实没听说过这两个人呀!”杏儿较起真来,“我只听说过王维、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

“好了好了,不要数下去。我错怪你了,是我弄错了,对不住对不住。”杏儿愕然,不知道这位小姐何以突然间来个态度大转变。皆因阮若弱猛然醒悟过来,自己犯了常识性的大错误,杜甫写的《丽人行》,通篇都在赤裸裸地揭露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杨氏兄妹奢靡腐败、骄横跋扈的丑态,现在才是开元十五年,杨氏兄妹还小呢,杜甫也才只是个少年罢了。李白倒已经是青年了,可惜还在游山玩水周游世界中,脍炙人口的诗篇还得押后十年八年才写得出来。她这会子就在这里跟人谈什么李杜文章,着实早了些。

什么都不说了,阮若弱爬上床睡觉。好好睡一宿,明儿要神采奕奕地去踏青。来到古代有些时日了,除了那晚翻墙夜游,她还没出过阮府的大门呢,像关在笼中的鸟儿一样,她早就巴不得可以飞出去了。

三月三日,长安水边。

暖风如酒,水波如绫,杨柳如丝,青山如眉,更兼无数丽人缤纷如云,曲江池畔,春光三分俏,艳色七分妍,春光艳色争华并秀。阮府的几位夫人小姐,除去阮夫人没有出游的雅兴外,二姨娘三姨娘,并二小姐三小姐,都带着贴身丫环一块出来踏青了,三姨娘还带了她的一双孪生子若麟若麒。阮若弱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两个弟弟,眉眼俊秀,皮肤雪白的真似粉团捏成,真正是粉雕玉琢,两个孩子淘气得很,跑过来跳过去,没一刻安宁。

一干人马分乘了三辆马车,浩浩荡荡的来到曲江池畔,这里早已游人如织,不单是无数倩女佳人,花团锦簇般来来往往,更有锦衣玉带的公子哥穿梭其间,好似蜂蝶翩飞逐花忙。三月三的踏青赏春,正是无数才子佳人的佳话起源地,郎情妾意,在这春光明媚中与花争发。

游人一多,阮府一干人便被挤散了,阮若弱只形影不离地跟着杏儿,在这曲江池畔闲闲地走。春色真是百般好,树树桃花似红张锦,丝丝柳叶如绿泼油,再加上草薰风暖,她只觉快要被这如酒春光灌醉了。

阮若弱正有几分醺醺然的陶醉感时,突见前方一阵骚动,本来就密集的人群更是拥到一堆去,围了个水泄不通。“杏儿,前面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杏儿只略做张望,便十拿九稳的说道:“小姐,不是出什么事了,一定是表少爷来了。每年三月三,他都会陪着玉夫人来踏青赏春。”

“你肯定?”阮若弱闻所未闻,“他一来就乱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