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小白领转世逃婚记:有缘千年来相会 >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四十六章 (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四十六章 (1)

次日清晨,长安城外三十里,一片空旷无人的平原上。姚继宗驾着一辆敞篷马车,车上装了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招呼着阮若弱和玉连城帮忙一样样的往下抬:一麻袋的干柴、几捆拇指粗的麻绳、几根两头带勾一米左右长的细铁棒、一个轻巧却容量不小盆沿还的铜盆,一大堆缝在一起的油布、两个藤编的大筐子重叠装在一起,用绳索密密绞成一个整体。阮若弱见了这一堆形形色色的东西,不禁要问道:“不是吧,你指望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飞天?”玉连城也忍不住看着这堆杂七杂八的物件摇着头笑。

“什么叫乱七八糟的东西呀!告诉你,这些东西组装起来,就是唐版的‘神舟五号’。”姚继宗一本正经道。

阮若弱几乎没笑死:“就凭这些,你能鼓捣出个‘神舟五号’来?那中国科学院的院士都得下岗了。”

“自然太高科技的我弄不出来,咱没那个人力物力,这个就算是‘神舟五号’初级版吧。”姚继宗边说,边动手组装起这些东西来,“你们两个也别闲着,帮忙搭把手。”阮若弱和玉连城于是当了他的助理,被他差来遣去,支使得团团转。三个人为着这伟大的航空事业奋斗着……

足足忙了一个时辰,“神舟五号”的雏形差不多全部出来了,阮若弱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弄了个热气球出来呀!”

“什么是热气球?”一旁的玉连城不知就里地问。

“热气球,在二十一世纪里,是一种比较简易的飞行工具,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当球囊里的空气经加热后,密度变小,就像水中的气泡,向上浮,所以就可以飞起来了,孔明灯就是这个原理。”姚继宗尽量深入浅出地对一个唐代人解释着热气球为何物。

玉连城听后想了想,转头看向“神舟五号”,指着那个藤筐道:“这个就是吊篮?”

“对。”

又指着已经用麻绳和吊篮系在一起的铜盆:“这个……是要用来生火的吗?”

“正确,这个就是加热装置。”

再指向那堆缝得严严实实的布:“这个……就是什么球囊?”

“玉连城,我不得不再表扬你一次,真的是接受能力强啊!”姚继宗忍不住要夸他。

“可是,它要怎么成为球形呢?”玉连城看着地面上的小山似布堆问道。

“这个本来是要用鼓风机来吹起来,可是条件不允许,只有我人工鼓风了。”

“那你要怎么鼓?这么大一摊呢。”阮若弱不由地要问。

“我自然有办法,你们两个,先用干柴把火盆生起来。”

于是两个人生火,姚继宗拖着那堆布朝着远方走,他走出极远后,把布囊往身后一甩,双手撑起囊口,放步疾速地狂奔起来,高速奔跑中,迎面有风呼啸而来,如同鼓帆一样,很快就把布囊鼓成了一个球形。姚继宗不减速,一气奔到已经生旺的火盆前,将球囊口正正对准火盆,招呼着阮若弱和玉连城,一块麻利地把球囊和火盆用铁勾和麻绳紧密束在一起。热气球的全部准备程序完成了,球囊内的空气被加热后,自己慢慢升到了重直于吊篮的位置,差不多可以起飞了。

姚继宗先一个纵身跃上去:“我先试飞,试飞成功后,再让你们享受一下飞天的乐趣。”

说话间,吊篮已经摇摇晃晃地离地了,阮若弱几乎是屏住呼吸地,看着它载着姚继宗一寸寸地拔地而起,再渐渐地升上空。一米两米三米四米……十米……二十米……她忍不住跳起来欢呼:“天啊!太棒了!试飞成功了!”

玉连城仰头看着天上的飘浮物,一脸的惊异又激动,口中喃喃自语道:“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

这个唐版“神舟五号”,在空中升到大约五十米的高度后,不再上升,而是缓缓在天空中飘浮着,随风而行,阮若弱和玉连城情不自禁地跟着走。没走出多远,就看到热气球渐渐下降中,半空中姚继宗挥着手朝他们喊:“木柴烧得差不多了,所以现在降下来,你们快去把那袋干柴拿来,要补充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