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都市妖孽神医 > 第110章 我来应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朴俊浩都快疯了,人家裁判组都宣布己方赢了,老师怎么反说己方输了呢?

“老师不会被李文英他们提前给买通了吧?”

朴俊浩心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在场其他人也是满脸不解,唯有陈阳有些意外的看着老者,他确实没想到老者不但看出自己药方中的奥妙,竟然还有勇气承认考察团失败,倒也算得上是敢于承担了。

“您必须给我个合理的解释。”朴俊浩近乎是在用质问的口气问道。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只是单纯的从药方角度来看,咱们开出的方子确实能够更加快速的让患者痊愈,但咱们却没考虑这药方实不实用,更确切地说是患者的实际情况。”

朴俊浩仍旧有些发懵,追问道:“我自认药方开得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药的剂量也控制得非常好,怎么就不实用了?”

“哎!”

老者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失望,随即继续解释道:“你开的药方确实没问题,甚至可以说几乎没人可以开出更优秀的方子,但是其中那味野玄参却是极为难得,价格也是格外昂贵,如果换成是普通养殖的玄参,效果就远不如野玄参了。

饭馆刚才那位患者,看其穿着应该是普通的工人阶层,野山参这么昂贵的药材恐怕他很难消受得起,反观那位小友开的药方却朴实无华,价格非常便宜,但他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加大药剂的分量,虽说效果很难比得上你的药方,但对于患者而言更加实用。

所以说,功效再好的药方,如果患者本身没有能力购买使用,也起不到真正的治疗效果,它最多只是一个药方罢了,却不能成为治病救人的良方。”

再完美的药方如果不能为患者所用,也无法称得上真正治病救人的良方。

老者的这句话被在座的医者反复叨念,越发觉得有道理,起初那些认为陈阳开出平庸药方的人也明白了他真正的用意。

“不愧是伏羲医圣的传人!”

李文英喝王博文几乎在同时在心里生出这样的感慨。

陈阳开方已经不停留在单纯考虑药方功效的境界,而是真正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第一个患者是小孩,陈阳考虑到是药三分毒,所以采用了按压穴位的方法治病。

而第二位患者,陈阳不但考虑患者病情,更加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条件,从而开出既可以治疗病情又可以被患者能够承受,这份医者的仁人之心,确实比在座所有人都高出一个层次。

“难怪当时别人都询问患者病情,陈阳竟然和患者聊起了家常,原来是在确定患者的真正处境以及经济实力。”林嘉怡满脸佩服地说道。

就在这首,众人就听老者沉声道:“各位裁判,根据三局两胜制,这位小友连下两城,第一轮比试我们高丽考察团甘拜下风,还请宣布结果吧!”

高丽考察团成员各个面红耳赤,但是对于老者的决定却是没有人敢提出质疑,尤其朴俊浩更是面如猪肝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来避免尴尬,回想起不久前自己还嘲讽华夏中医界没人,更是直言陈阳医术平庸,现在这结果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打脸。

当然也是直至此时,李文英等人才终于明白过来,此番高丽医疗考察团的真正主事人是这名老者,至于朴俊浩极有可能是对方放出来的烟雾弹。

李文英越发觉得当初自己决定让陈阳主战此次医术切磋的正确性,否则单纯以对医术的见解上,自己以及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团队等人还真与老者有些差距。

这个老者究竟是什么人呢?

裁判团负责人一听自然按照老者的要求宣布第一轮比赛的结果,起初他们心中还有些责怪李文英选择陈阳出战的决定有些草率,现在皆对陈阳的实力加以认可。

若非老者将其中的缘由说出来,自己连裁决的结果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到时候华夏中医界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和质疑,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裁判团宣布比赛结果之后,现场一片沸腾,尤其那些刚才还有些沮丧的国内媒体记者,此刻也是神采奕奕,一条条现场快报直接发不到了网络上。

“华夏年轻神医力挽狂澜,高丽医疗考察团主动认输。”

“高丽考察团惊现神秘老者,接下来的比拼悬念再生。”

“朴俊浩赛前口放狂言,赛后终是颜面无存。”

网友也纷纷留言,绝大多数都为陈阳点赞。

而且整个比赛过程都以直播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很多人都看到了高丽老者对陈阳的点评,尤其在听到陈阳因为考虑到或者经济实力而因人开药,纷纷表示如果所有医生都本着这样的原则治病救人,何愁中医不重新焕发光彩?又何愁中医再次被国人所认可?

比赛继续进行,老者再次站起身说道:“第一轮比拼以中医四诊中的望闻问为主题,第二轮比试我提议主要比切脉。”

“单独比试切脉?”

李文英有些不解地问道:“望闻问切本是同题存在,又如何单独比试切脉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参赛者以黑布蒙眼,切脉过程中也不许与患者进行任何交谈,同时切脉必须选择悬丝诊脉的方式,不知道如此比试你们可敢应战?”

李文英闻言就是一皱眉,他被业界誉为‘神针王’,除了可针灸之术高超,其他方面也是颇有建树,尤其对于悬丝诊脉一说,更是做过深入的研究。

华夏历史中也确实出现过悬丝诊脉,唐代药王孙思邈曾经就用过这种方法为皇室公主诊过病,不过据记载当时他在悬丝诊脉之前已经用了望闻问三诊,对患者的情况已经做到了胸有成竹,至于‘悬丝’不过是维护宫廷礼仪走走过场罢了。

但老者前面的要求就已经把路都给堵死了,单纯用悬丝诊脉的方法诊病,这样做真的可以达到准确无误的判断病情吗?反正自己是做不到悬丝诊脉的程度。

但是如果现在不应战,那可就属于直接认输了。

但贸然应战,如果诊断的结果和事实相差太大,同样是贻笑大方。

这老者根本就是直接让自己骑虎难下啊!

李文英将目光转移到陈阳身上。

陈阳缓缓站起身,说道:“我来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