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山里汉子宠妻无度 > 第26章 门前小乞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被众人骂着,本就心中有气的陈秀兰,立即变了脸:“关你们屁事!难道你们都是那小娼妇的走狗不成?竟全都来诋毁了我们家!”

“就是,”贾大永也很不服气:“你们如此为她打抱不平,有本事把她娶回去供着啊。”

见他们恼羞成怒,众百姓更是指指点点。

“做的不对还不让人说,活该染上了花柳病,老天爷都要叫你们一家断子绝孙!”

“孙子,有种你再说一遍!”闻言,贾大永更气了。

仗着他们同行的人多,与陈秀兰一同冲上去,张牙舞爪地就要和人动手。

见状,今天丢尽了脸的贾敏泽,直接把两人抓回来。

瞪着她们母子怒骂:“还嫌不够丢人,赶紧给老子滚回去!”

本来苏家人一切办妥,正准备打道回府。

听到身后有声音,一回头就看到了和百姓发生争执的贾家。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为首的贾敏泽,死死的盯着苏夏宝:“心肠狠毒的死丫头,你这辈子就别想嫁出去了!”

陈秀兰自然也是气呼呼的:“既然没关系了,就赶紧把我家的东西还来。没有了我们贾家帮衬,你们苏家就等着饿死吧!”

她嚣张了大半辈子,还真没有这么窝囊的时候,这口气绝对不能不出!

闻言,苏夏宝挑眉:“东西肯定还你们,我苏夏宝也不稀罕你们给的破烂。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什么时候你们将我家的东西还了,什么时候就还你家的。”

她太了解贾家的套路,贾家的东西若先讨了回去,他们苏家的就别想拿回来了。

“你……”苏夏宝这死丫头就像是狐狸,怎么着都不会上当,贾家人那叫一个气呀。

跟在后头的喜大娘,生怕再闹出什么事情来。

她便赶紧插话道:“快别别吵了,回头我再跑两趟,将你们相互的东西归还了。以后各过各的,尽量别碰面了。”

这两家都不是好惹的,她喜大娘是见识到了。

“哼,”有喜大娘作保,贾家人就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等他们所有人都走了,苏家人却依旧轻松不起来。

尤其是苏胡,忧心忡忡的:“夏宝啊,今日将那亭长给得罪了,往后他若是报复咱家,怎么办才好?”

毕竟苏夏宝今天抖出来的,是不可言说之事啊。

“爹,你就放心吧。我今日给那亭长留着路呢,如果他真的要动我们家,我定不会叫他好过。”

知道苏胡老实,不喜欢和人结仇,苏夏宝便轻声安慰他。

眼看着时辰不早了,苏冬山便赶着牛车,带大家一同回去。

陆缙安坐在苏夏宝身边,看了她几眼,随即又陷入了沉默。

方才在衙门,苏夏宝所说的周老头之事,前世是他翻出来的陈年冤案。

会翻出这案子,还是因为周老头唯一的孙子周启,逃过了贾家和严行的迫害。靠着乞讨为生,最终长大成人。

后来周启参军,靠着本事走到了他的麾下,成为他的得力干将之一。立了大功之后,才请的恩典为他爷爷翻案。

而翻案时那严行已经做上了乾州知府,只不过那贾家早已经因为迫害苏夏宝的事情,被他查得家破人亡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毕竟这些事情都是通过周启告知他,他才了解实情。

苏夏宝这世跟周启并无交集,又怎么会突然知道这事?

陆缙安百思不得其解,坐在他身边的苏夏宝,却有自己的心思。

今日彻底了结这亲事,接下来她也该为自己往后的日子,好好的打算一番。

靠着自己的厨艺,往后家中应该也不愁吃不饱。二哥的功名肯定是要考的,这要放在第一位。还有就是大哥的婚事也不能拖,要尽快给他说个媳妇。

至于贾家那边,并不是退了亲事就可以了结的。

贾家欠她的账,她一定要一笔一笔的讨回来!

等他们到牛头村时,都已经过了正午了。

同行的陆缙安自然被留下来吃饭,苏夏宝到家之后就进了灶房。

早上特意留出来的一盘子兔丁肉装出来,又简单的炒了个酸辣白菜,凉拌了个萝卜丝。再加上一大波子糙米饭,苏夏宝手脚麻利,很快就送上了桌。

瞧着这一桌子好吃的,被苏家人招呼上桌的陆缙安也不客气,大快朵颐起来。

只是又弄个白菜鸡蛋汤出来的苏夏宝,路过院门口时,突然看见一个黑影突然闪了一下,接着就消失不见了。

“什么人?”见此,苏夏宝就开口喊了一声。

见没人答应,她放下汤就走了出去。

她刚走到院子门口,就见院门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晕倒在地上。

衣衫褴褛的,瞧着像个乞丐。

见此,苏夏宝急忙上前。将人扶起来:“小弟弟你醒醒,你没事吧?”

听到她的声音,那男童悠悠转转醒来,气若游丝的:“这位姐姐,能否给我口水喝?”

苏家人听到声音,也都走了出来。

见苏夏宝面前躺了个小乞丐,纷纷围了上来。

李月芬最先开口:“这怎么有个小孩啊?是哪家走丢了的吗?”

“瞧着不像,”苏冬山摇头:“看他衣服这么破,应该是个乞丐。这年头有家的孩子都吃不饱,别说讨饭吃的了。看他这样,应当是饿晕了。”

闻言,苏夏宝忙说:“那先把人带进去吧,咱们总不能见死不救。”

细看间,苏夏宝总觉得这孩子眼熟,但又实在想不起在哪见过。

“好勒,”苏家人都心善,肯定不能瞧着一个孩子饿死。

苏冬山便上前,将人抱进了院子。

李月芬则去了灶房,端了一碗米汤出来,递给了苏夏宝。

苏夏宝细心的,把米汤喂到那孩子的嘴里。好一会儿,那孩子才缓过神来。

人一清醒,那孩子立马扑通跪下。对着他们猛磕头:“谢过叔叔婶婶,哥哥姐姐救命之恩。”

看着孩子小小的身子伏在地上,骨瘦如柴的,想必乞讨也不是一两天了。

可他被救后第一反应便是感谢,足以见得,这孩子原来的家教也是好的。

故而见状,苏夏宝下意识的便与陆缙安对视了一眼。

而李月芬见一个孩子如此,顿时心疼得不行,急忙将人扶起来:“没事的孩子,你赶紧起来吧。”

又看那孩子脏兮兮的小脸,李月芬眼睛都红了:“孩子你家是哪的呀?你家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