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直到热气球真真正正的飞了起来,众人才放在了心中的疑惑,一脸感叹的看着天空中的场景。

如今的天空之中泛着蔚蓝色,但是一个稍微有些巨大的热气球横在空中,不由得让周围的人。

如同范平、杨慎、陆炳还有其他的仆从们感到非常的惊叹,这简直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神迹一般。

而杨慎更是紧紧的盯着天空中的“巨大孔明灯”,精神上甚至有一些恍惚,他都不敢相信这个“巨大孔明灯”是他和范进一起造出来的。

按照历史上以前的轨迹,杨慎为杨廷和之子。

杨廷和,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12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为四朝元老。

杨慎作为神童之子青出于蓝,13岁写的诗文就被当时内阁首辅李东阳大为赞赏收为门生,24岁中状元,当时杨廷和已为首辅,但所有人都觉得杨慎的状元实至名归,并没有因为首辅大人而避嫌。

杨慎一生着作400余种,其中“凡宇宙名物之广,经史百家之奥,下至稗官小说之微,医卜技能,草木鱼虫之细,靡不究心多识,阐其理,博其趣,而订其讹谬。”

被《明史》官方盖章“论及明代记诵之博,着述之高,杨慎第一。”

杨慎状元及第后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虽有父亲首辅大人在位,但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性情耿直,非常坚守自己的理念。

1524年他卷入“大礼议”事件。由于明武宗无子,所以“兄终弟及”由武宗伯父之子即位,即为嘉靖皇帝。嘉靖得到这个皇位,按礼制应认武宗之父就是自己的伯父为父,认自己的父亲为伯父。但嘉靖坚持认自己的父亲为父亲,坚决不认伯父为父。其实这是一场内阁和皇权的权力博弈。

在这场斗争中,杨慎坚决的站到了“认伯父”一派。当时杨廷和已经辞职远离风波,但杨慎坚持组织群臣在左顺门力谏,嘉靖帝命为首八人下诏狱;第二次杨慎和229名朝臣在左顺门从早到午力谏不去,嘉靖大怒,下令当场打死16人,100多人下诏狱,杨慎也被下狱并廷杖;第三次杨慎在皇帝面前痛哭,被廷杖几乎死去。嘉靖帝忍无可忍,将杨慎充军云南永昌。

充军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可见嘉靖帝恨杨慎之深。虽已被流放,但嘉靖偶尔会问臣子杨慎的情况,得到回答“老病”,嘉靖才舒心。嘉靖在位40余年六次大赦,但独独没有赦免杨慎回乡。按照明律,60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没人敢和嘉靖提起杨慎。

不过之后下场虽然有一些唏嘘,但是今天的这件事情直接让他发现了新大陆,他根本没有想到范进竟然真的成功了、

杨慎拍了拍自己的脸,还是有一些不敢置信。

虽然大家都见识过孔明灯这种东西,但是现在这种情况真的是第一次见。

主要也没有人脑洞大开像范进一样这样的手段伶俐。

这种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范进能够做得出来了。

热气球渐渐的腾空,而上面的那只鸡也是咕咕的开始叫,就将周围的众人们叫醒了。

对于其他人来说,现在这种情况也是着实非常罕见,简直就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范进让愣着的仆从将绳子砍断,然后热气球开始没有了束缚,慢慢的载着鸡在众人惊掉下巴的表现之中升天了。

而众人却是惊讶的看着范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词语大家也都听说过,这其实是一个典故。

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她就是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居是一个古老的县,仙居县名的由来和一个成语或者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很大的关系。

相传宋朝时在台州府仙居县城关西郭垟清水塘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水质很好,喝了它五脏六腑倍感清凉。清水塘附近有一个酿酒师傅名叫王温,为人忠实厚道,手艺很好,他用这口井水酿成的酒,又甜又香,人人爱喝,生意十分兴隆。

一天,王温正在卖酒,忽从店外进来二人,衣衫褴褛像乞丐一样,全身生了疥疮癣毒等病,愁眉苦脸地呻吟,表情十分痛苦。

王温问道:“两位表兄身子不舒服吗?”二人叹口气说:“我们前世不知作了什么孽,全身的疮又痛又痒,没钱医治,等了三年啦,昨夜梦见一位仙翁,告诉我们说,括苍山顶有股水是仙水,流到永安(今仙居)清水塘村,如果喝一口泉水酿的酒或洗浴一番,就能三天不痒不痛可治愈恶病。”

王温听后二话没说便舀了两碗酒递给他们,说:“你们喝吧,不要钱。”

二人连声道谢,接过一饮而尽,停一会,二人都笑着说:“老师傅你真好,我们喝下后舒畅多了,疮也不痒不痛了!不过,仙翁还有一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

王温说:“说吧。”俩人又说:“要是能在酒缸里洗浴一番身上的疮,就能完全痊愈,可是我们哪能开得了口啊。”

王温听到什么得到这里也确实感到为难,要是答应请他们洗,一大缸的酒就全部糟蹋了,如果不答应,他们一辈子痛苦啊!想到这里,王温咬一咬牙便点头答应下来,把他们带进内室走到一口大缸前说:“洗吧!只要能治好你们的病,就算我的一缸酒坏了也没关系。”

那二人在酒缸里躺了半天,从屋里笑吟吟地走出来。王温一看,惊呆了。几乎完全认不出来了,只见他们全身皮肤雪白光洁成了英俊少年。他们笑着说:“老师傅你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大善人,咱们后会有期。”说完忽然不见了。

王温遂将此事告诉老婆说:“可能是仙人试探我们吧?仙人洗过的酒,就是仙酒,我们全家都喝一杯,说不定能长生不老。”

王温遂舀起四杯酒,递给家人喝下。顿时香透心肺,浑身轻松双脚不觉飘飘悠悠离开地面,四人又笑又叫,互相扯衣角,不一会飞上天成了仙。

王温家的狗、鸡舔了地上的几滴酒也一起升天了。不久,这事便传到京都,当时皇帝宋真宗知道后感到十分惊奇,觉得永安县是神仙居住往来的宝地,于是宋真宗下了一道圣旨将永安县改为仙居县。

所以众人也是用着炽热的眼光看着范进,想着自己不知道也能不能鸡犬升天。

但是哪有什么得道鸡犬升天的问题。

杨慎望着天空之中飞翔的鸡,然后问到范进:

“范兄!这飞上天会飞到哪里?”

“难道是去凌霄宝殿吗?”

范进笑了笑,摇了摇头,说到:

“那有什么凌霄宝殿,这些只是一些传说罢了。”

“天上可是没有神仙的!”

范平顿时奇怪了,天上有神仙是古代人的共识,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嘛。

因为神仙本来就是凡人的一种寄托和遐想。古人对天空充满了向往和好奇,所以,他们才虚构出了无数的神仙,让他们居住在“天庭”上,俯瞰着人间的一切,为我们的精神找一个港湾和寄托。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神话体系,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仅有佛道两家的固有神话;还有民俗的无数典故传说,以及一些经典神魔小说的杂糅。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幻想中的“漫天神佛”。

据说,宇宙尚未诞生之前,天地一片混沌,没有任何生灵,意识;直到先天元气化作盘古,从鸿蒙中苏醒。他目睹着无始无终,似乎还要维系下去的“永恒”,心生不满,手持神兵盘古斧,开辟了天地,

让“清气上升,浊气下沉”,此后才有了天地人三界。其中,地府掌管六道轮回,是所有生灵的转生之处;而人间界,则是无数众生繁衍生息的地带;而天界,则居住了无数的神仙。一共有“三十六重天”,最高层,乃“大罗天”,是玉皇大帝的行宫。

因为在古代,人们的认识有限,在他们的认知中,神仙比人更高一等,应该生活在人类的上面,再加上从地球上看天空,天上的白云那些都给人一种仙气飘飘,腾云雾绕,看起来环境比地上优越。

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有关,道教里认为天上是有神仙的。且因为古代人不能了解到天空之上是什么,有神仙也是一种美好理想。

而范进现在对他们说天上什么东西也没有简直是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然而他们写出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不管是东方的神还是西方的神,其实都是这样,只是在人的身上多了一些东西而已。

范进现在可以说是再给人民开智,让他们知道世界上其实没有神仙。

当然范进的说法遭到了杨慎这些人的怀疑,他们一直都生在认为有神仙的这个价值观里面,很难相信范进说的没有神仙。

但是试试摆在了这里,范进没有利用什么其他的神力,而是在他们看到的,做出来的东西之中,送一只鸡上天了。

这对于古代人民的冲击力绝对是最强了。

热气球开始在范进等人的上空飘摇,歪歪扭扭的,估计是范进和杨慎缝制的时候还是有点太草率了,现在的小范平和陆炳却是愣在了原地。

陆炳和范平在这古代还算得上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小孩子了!

古代没有义务教育,上学和读书在古代是奢侈品,绝大多数家庭是负担不起的,九成以上的古代小朋友根本没学可上。

地主家有地,孩子上不上学都无所谓。如果想读书的话,几岁都可以。比如明清皇子,有些四五岁就开始启蒙读书了,有些八九岁才开始启蒙读书,甚至十几岁才启蒙的也不是没有(因为国本之争,泰昌皇帝十三岁启蒙,天启皇帝朱由校十六岁启蒙)。

古代中国有孰,痒,序三级教育,有私塾为补充教育,对教育的初始年龄没有强制性规定,而是按照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自由自愿入学。

因为小孩子能力不同,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进度。在一个私塾教堂里,可能前排小孩子练习写字,中间大些的学习论语,后排大龄少年在背诗经。

进行过启蒙教育的青少年,发现不是读书的料,就会到工坊拜师做学徒学习专业知识,准备进入职业生涯。

而学习较好的青少年进入书院进一步学习五经和治国理论'政策,准备参加科举担任官员。优秀的人可能十五六岁即可高中成为国家干部,有些水平差的要到四五十岁才能考中。

就比如说范进就是这样,五十多岁才中举,不要怀疑,这种人多得很。

其实还有更多的是孔乙己那种一生秀才都考不上的那种。

这种人更加的难受。

现在的小范平和陆炳二人算得上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但是还是这么的相信神,也就不怪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了。

而杨慎反而要理智得多,忙着问范进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原理,这个当然其实是非常的简单,但是这些人一叶障目而已。

只是将一个普通的孔明灯放大而已。

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对上天充满好奇之心?其实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现代人不也是如此吗?尽管可以上天,但是还想要的更多,想航空,登月,研究火星等等,都是如此。

那在古人眼中,天上究竟有些什么?或许这个问题,我们是没办法从物质的角度来说的,只能从思想、神话等方面,这样一说,一定有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在古人眼中,天就是神。

古人想象天上是有着天界的,天界有神仙,他们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住在着世间的一切,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时候,都是会举行祭祀仪式的,祭祀祖先也好神仙也好,都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非常好的期盼。

不用订阅,不用订阅,不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