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0章

范进的飞天实验成功了,这对整个大明朝其实都带了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待到杨慎回去的时候就直接找到了杨廷和。

杨廷和对于杨慎来找他当然还是非常的惊讶,他也不确定为什么杨慎会来找他。

因为二人的关系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加上上一次杨廷和的闭门不见,让二人的父子关系变得更加的生疏。

《三字经》云:“三纲者,君臣义,父子恩,夫妇顺。”父与子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孝,历史上也曾出现以孝治天下,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是治国的根本。而中国古代社会又是以男人为主导的,所以父子之间慈与孝,是维持社会运转的重中之重。

经过千百年,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当时社会,孝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也是一个人必须应尽的义务,一旦被认为忤逆不孝,就会被所有的人所不齿,被责骂为禽兽不如,甚至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舜的父亲每天都想杀死舜,但是舜仍然对他尽孝道。“亲恶我,孝方贤”,所以舜才成了圣人。有了这样的观念,并且上升到了治国的高度,父子之间就不可能平等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子女须对父母绝对恭敬顺从,子女无形之中也会对父亲产生畏惧之情,不可能成为知心的朋友。

作为父亲,最大责任是教导子女,建立感情倒成了其次。而子女也希望受到父亲的认可。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孔子的儿子孔鲤,看到父亲站在堂上,他可能是想出去玩,怕父亲看到,就快步从庭院里走过。

孔子叫住了他,问:“学《诗》了吗?”他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他只好回去学《诗》。

又有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堂上,孔鲤又快步从庭里走过,孔子又叫住他,问:“学礼了吗?”他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于是,孔鲤只好回去就学礼。这就成了后人教导子女的典范,也是中国父亲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所以直到今天,中国父母对子女最多的也就是教导,要他们成为怎样的人,要求他们做什么,禁止他们做什么。

阮籍那么猖狂,蔑视一切礼法的一个人,也不忘教训儿子不要像他那样。王羲之也会给儿子写的“大”字下,加上一点,勉励他继续努力。

《红楼梦》中,贾政和贾宝玉父子间的父子关系,正是古代中国父子关系的真实写照。贾政一味要求贾宝玉读书、写字,期望他有朝一日能够成才,能够为官为宰,荣耀门楣。

所以他每次见到贾宝玉都没有好脸色,不是骂,就是他。贾宝玉一想到父亲,就会头疼,非常畏惧,想要逃避。虽然父子间有剪不断的亲情在其中,却只能深藏在心里,无法表达出来。

相对与父亲的严谨角色,母亲就缓和多了。所以古诗词中有许多直接表达思念和感恩母亲之作,却没有文字表达对父亲的那种感情。

中国传统的父子之情,永远有一层隔阂,心中炽烈,却有着不能亲近的疏离感。并羞涩于咏言语表达,显得生硬而又淡漠。

能感受到你爱我,我也爱你,但是这种爱只能隐藏在心底。惟有等到生离死别之际,才会不能自已地用泪水发泄出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也是儒家学说精髓所在,揭示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

《礼记·大学》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宗法制度与分封制下,以血缘为纽带分封诸侯国的做法有利于巩固周天子的统治。

所以,“修身”指的就是提高自身品行修养,“齐家”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治国”指的就是治理好自己的封地。这一点,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也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严父慈母”,意即在教育孩子时,父亲要严厉教育,母亲要温柔指导。也因此导致了父子之间关系不如母子之间亲密。父爱如山,坚定但沉默。

历史上常见的有父亲如老师、父亲如长兄、父亲如朋友的父子关系,少有过于亲密的。这自然与儒家的教育经典有关。

三纲五常规定了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却也限制了父子之间对于“爱”的情感表达,他们认为“克己复礼”才是最好的关系体现。

所以,不论是周公、诸葛亮还是陶渊明,他们写给儿子的家书都满含了儒家这一思想。私人信件都如此克制,足以见得他们父子间日常的相处也都是遵照圣人的教诲而行的。

而这也是杨廷和和杨慎父子之间隔阂的原因。

再加上杨慎做好了事情,别人只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不愧是杨廷和的儿子。

杨慎感觉到:“我好像一直活在他的阴影里面。”

但是这一次,因为有了范进的加入,这让他根本不至于再落入那种局面,他做到另一件他父亲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让一直鸡上天了!

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是这也是现在杨慎唯一能够拿出来给他父亲说的事情了。

当杨慎给杨廷和说自己让一只鸡上天的时候,杨廷和的第一感觉是——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而后面的杨慎给杨廷和解释了一下,但是杨廷和依旧是不相信,他不认为他们能够做到,直到杨慎对杨廷和说明天给他看一下。

杨廷和这才半信半疑!

信任是需要建立的,而这个建立的过程则是漫长的,父母之所以不信任孩子,一定是因为两者之间缺少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够了解,不了解就无法理解,最后,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不信任孩子的父母,本身一定是比较容易情绪化的人,缺少理性的思维,这是父母本身的特质,但之所以会演变到父母不信任孩子,想必跟孩子的行为也有关系。

比如,约定好了要玩30分钟游戏,结果玩起来就沉迷其中,怎么劝说都不行,又比如,有一位妈妈发现孩子利用上网课的手机,和同学玩游戏,后来她甚至萌发了,在孩子卧室安装监控的想法,就是因为孩子的一次行为,导致家长产生焦虑,才会产生信任危机。

如果想让自己的父母信任你,首先,你得说到做到,为自己的言行负责,长此以往,父母看到你的表现自然就会建立起信任。

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家长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只要大事上没毛病,小事上还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用事事都吹毛求疵,这样孩子的压力也比较小。

这种温和的相处方式下,父母和孩子还是比较容易建立信任的。

而现在的杨慎和杨廷和显然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关系,在父子二人面前显然是隔着一道鸿沟!

不管是思维的鸿沟还是认识的鸿沟,都隔着二人的面前。

第二天,当杨慎带杨廷和到了范进他们的实验场——也就是一片空地,这才真真正正的看到了时代的背影。

杨廷和不由得感觉到时代变了。

由于其能在高空中飞行或者进行短暂的停留,因此热气球是很理想的侦察交通工具。

不过是古代人嘛,杨廷和并没有直接想着什么军事用途,而是想着再往天上飞到底是什么。

古人一直对探索天空有着神秘的喜好,而古代的天上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大家也都不知道随即就变成了一种猜想。

神仙的传说,是古代人们无法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而自圆其说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一个问题。

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故事,是不是基本都以夏商周为主,神仙几乎都是天生神力,都有毁天灭地的能力。而到了汉唐,神仙基本讲究修炼、吃丹药才能成仙。

修仙在唐朝达到顶峰,唐传奇故事更是流行“幽古隐秘之风”,爱写那些凶灵异鬼、怪力乱神,它们篇幅短悍,读起来却惊心动魄。

而古代现在的这些人根本就认识不到,不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差距是怎么出来的。

之后自然是杨廷和告诉了内阁的其他的人,最后连小嘉靖也都知道了。

探索天空的事情也就摆在了人们的眼前。

但是范进当然知道,探索上去了也没有什么用,甚至来说都不一定真的有上天。

而户部尚书费宏却是和其他人联合起来,执意想要派人上天去看看。

费宏(1468年3月20日—1535年11月14日),字子充,号健斋,一号鹅湖,晚号湖东野老。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广信府铅山县(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烈桥)人,明朝中期政治家、内阁首辅,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费祎之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费宏进士第一,即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历左春坊左赞善、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为官四朝,三入内阁,官至内阁首辅,先后辅佐明武宗、明世宗近十年。中间遭到谗言诽谤,但最终还是建功立名而死。

嘉靖十四年(1535年),费宏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保,谥号“文宪”。

成化二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1487年3月20日),会试揭榜,费宏得中第十六名。[4]三月十五日(4月8日),费宏赴殿试,对策一道。

三月十七日(4月10日),明宪宗亲自观阅考生对策,拔置费宏为状元,赐费宏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6-7]三月十九日(4月12日),明宪宗赐予费宏朝服冠带和其他进士宝钞。[8]三月二十日(4月13日),费宏率诸位进士上表,向明宪宗谢恩。

三月二十一日(4月14日),费宏率领诸位进士拜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三月二十七日(4月20日),明宪宗任命费宏为翰林院修撰。

四月十九日(5月11日),明宪宗诏告天下,两京七品以上官员之父母皆受封,父亲费璠受封如费宏官翰林院修撰,母余氏封安人;祖父费镇如二伯父费瑄官,赠兵部员外郎,祖母周氏封太宜人。

弘治元年闰正月三日(1488年2月15日),费宏被丘濬和杨守陈选中,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七月九日(8月15日),五叔费瑞在京病重,决意南归,当时二伯父费瑄归省还朝,父亲费璠奉太宜人之命偕行北上迎弟,至中途相左不得遇,费瑄继续北上还朝,而费璠则南下急追。八月十日(9月15日),费宏在京得到祖母去世的消息,哀痛不已,设位哭拜,并作文遥祭。

弘治二年二月十日(1489年3月11日),费宏在京遥祭祖母周太宜人。

弘治三年(1490年)二月,主持礼部考试,因校阅试卷劳累而病。费宏离家日久,思念父母亲人,但限于六年之例,不能告假归省。

弘治四年(1491年)五月,费宏归家养病。[4]八月二十三日(9月26日),明孝宗以《明宪宗实录》告成,赏赐赋闲家中的费宏白金十两、文绮二表里。

弘治七年三月二十日(1494年4月25日),费宏侍二伯父费瑄及费璠游龟峰。

弘治八年六月十六日(1495年7月7日),费宏疾病痊愈,回到京城,官复原职。

费宏对于朝廷来说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老同志了,而现在这么执意也是因为古代人对于上天的执着。

当然范进知道,区区一个热气球,能飞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