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内御直 > 第五百六十九章 毒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解药只得一粒,为保证云梦灵务司所有人的心血不被白费,我调集了其余四大灵务司的司丞和过两百司员参与解析,终于在三日前成功解析,并且仿炼成功。”

“太好了!”

“这是个好消息啊!”

几位老臣顿时大喜:“只要灵务司加工赶制,率先交给沐帅,南疆尸乱便平定有望!”

“不止南疆,北境也是,若是北境的军队人人服用解药,那么尸潮便不足为患!”

几位老臣越说越兴奋,仿佛平定尸患就在今日。

和几位老臣兴高采烈不同,官家、左相还有袁天唤,愠公等人眉头却没有松开。

“敢问凤司帅,此药是不是有副作用。”袁天唤问道。

此话一出,方才的热闹顿时变得冷清。

凤鸣岐点点头:“说是解药,但也不完全是。”

“灵者之所以不受尸毒侵害,是因为体内灵气足够抵御并消灭尸毒,但常人体内并未蕴含灵力,一旦被咬,尸毒便会通过血液迅速流转全身,继而入侵灵台,最终化作无脑无智嗜血活尸。”

“这一过程不可逆转,常人只要被咬,基本只有死路一条。”

“而辛夷炼出的这颗解药,说是解药,倒不如说是半颗夺命药。”凤鸣岐抬眉:“他并非能够解除尸毒,而是在最短时间内调动人之精血去抵御尸毒。”

“人之精血?”几位大臣闻言先是一怔,细细思索片刻,突然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凤鸣岐望着他们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猜想,几位大臣顿时脸色一白。

“以燃烧精血的方式去抵御尸毒,确实可以让寻常百姓不再惧怕尸毒,但这无疑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

“我与几位司丞连日来多次推算。”凤鸣岐轻声道:“若是青壮服用,寿命至少缩短一半以上,六十岁以上老人,十二岁以下的孩童不能服用,否则有丧命之虞。”

“根据兵部推演,要彻底平定活尸之乱,击败蒙国,前后至少需要投入百万兵丁,而军需、粮草、辎重、委积、粮道、营垒、疗伤等方面也需要近千万后勤支撑。”

“按我大梁如今军中壮士三十岁推算,服用之后,只能支撑十年至十三年。”

此言一出,全场静默。

凤鸣岐似乎早已料到,朝着官家行礼后便退到殿前使身旁。

良久,左相声音微微颤抖:“最多只有十三年么....”

“十三年后,便是大梁最为虚弱的时候,若再有外敌入侵,大梁还能动员多少兵员?”

“这个活尸之灾,是要断送我九州整整一代啊!”

几位大臣面如死灰,太子殿下早已呆滞。

这已经不是十三年后大梁还能不能存在的问题。

关乎的是九州子民的存活问题。

若是因为大梁国灭导致九州倾覆,后代子孙沦为异族奴仆世代沉沦,那么大梁将永远成为九州的耻辱。

而大梁朝廷的每一个人都将是九州的罪人!

这解药如何能吃?!

这局谁人敢破?!

大殿陷入了死亡一般的寂静。

半晌,官家的声音缓缓响起:“灵务司全力赶制此药,药成之后从皇家挑选三十子弟率先服用。”

“陛下不可!”

“官家!”

“天家贵胄怎可以身犯险!”

大臣大惊,连声劝阻。

官家摇摇头:“说什么天家贵胄,齐氏一族在开国前,族中高位者也不过是前朝县伯,而在此之间也不过是寒门子弟。”

“后来子孙承蒙祖荫,摇身一变倒变成了所谓的贵胄。”

“如今国难当前,身为齐氏一族,该有的担当还是要有,不然何以服天下,千百年之后史册煌煌,又会如何记载?”

“身为皇家子弟,责无旁贷。”

文庆殿中,一片寂静。

片刻后,太子咽了咽早干涸的喉咙,虽然有些颤动但仍然坚定道:“儿臣自请第一个服药!”

“混账!”

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发声,官家便出声斥责:“想死还不容易,朕现在就可以赐死你!”

“可你是什么身份,你是太子!”

“太子是什么,是未来的储君!”

“什么话都不过脑子便脱口而出,这是储君该说的话?!”

官家越说越气,本想继续斥责,但看到太子那消瘦的身子,想到这段时日来自己儿子的操劳,这位父亲还是忍住了怒火,叹了口气,缓和了语气道:“方才凤爱卿所说的话你也听到了。”

“朕已经不年轻了,能做的便只有目前所见,可最难的一关,朕不一定有机会撑到。”

“朕这一代人走了之后,你作为储君,作为继位者,想得应该是如何能够在十三年后带领九州子民撑过那一段最黑暗的岁月,而不是轻飘飘一句话,一条性命,便以为付出了什么。”

“说什么千岁万岁,朕与你不过都是凡人之躯罢了,身居其位,凡事便不能只想到自己,这并非勇敢,而是怯弱。”

“你可知晓?”

太子闻言,先是呆滞,随即浑身颤抖,便泪如泉涌跪在地上。

“儿臣知罪!”

官家挥挥手,一名老宦官便连忙上前搀扶起了太子。

随后望向众人,道:“那便这样决定了。”

大臣纷纷下拜,几个老臣泪流满面。

官家好言宽慰了几名老者,便望向殿前使:“关于内御直,各道仍袭原职,即日起各地驻所御直一切行动如旧,人员调配,殿前使可自行决策。”

“大乱降至,望诸位灵者与我等凡人同心协力,拱卫九州。”

殿前使闻言起身拱手道:“遵旨。”

“还有此次愠公和耿老将军前去西北,左相去离岛,沿途的护卫便有赖内御直了。”

“请官家放心。”

“至于你之前提到的叶宜中一事。”官家沉吟了片刻,看了一眼太子,道:“虽然事出有因,太子也多番求情,但国有国法,不可偏颇,着削去叶宜中指挥使一职,降为六道御直,叶知虎教子无方,着削去爵位,收回食邑。”

“谢官家圣恩。”殿前使拱手回礼。

“经过此番大乱,内御直的四道和六道的指挥使之位也空缺了出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官家看了一眼小源:“陈小源此番有功于国朝,前些时日拒绝了朝廷封赏,但朝廷不能让有德之人寒心,如今他的修为早已超过天玄,具备了指挥使之职的能力,殿前使可不拘一格提拔。”

殿前使没有直接应承,反倒说道:“天下动乱将起,首要并非指挥使一职之事,各道自有副使处理,请官家放心,说来还有一事,敢问官家,前些时日老臣提到之事,不知官家可否应允。”

官家闻言有些讶异,但看了一眼小源,便明白了。

小源大概也不愿意承接指挥使一职。

可惜了。

不过,这个时候能留下来,承认自己还是一名御直,已经比想象中好。

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