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始皇帝 > 第265章 说真话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6章 说真话难(求订阅)

庄子有一个故事,就是某人为混沌开七窍,是为混沌好,可混沌七窍开了之后,却是死亡。

这个故事,本质上是告诫君王要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而发展,而不是过度干预,造成与自然规律冲突,引发种种恶果。

在具体的主张上,道家讲究缩小官僚编制,减少官员数量,减少对民众的干涉,让民众自由发展,只有在遇到大事情的时刻,朝廷才会出手,属于在大放小,任由民间发展。

法家却是相反,却是增加官吏数量,官吏越多,国家越是强大。

卫缭继续道:“大王的想法是好的,可具体执行的是却是官吏,执行下去,会让民众受苦!”

赵政说道:“子缭,何解?”

卫缭说道:“大王,想要设立农部,为底层的农民着想,为底层的民众谋取福利,这是好事情。可大王却是忽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事情。臣有几个问题,要询问一下大王。”

赵政说道:“可!”

卫缭说道:“大王种地,可能比得上老农?”

赵政说道:“不能!”

卫缭说道:“该种植什么农作物,检查水土,保养耕地肥力,大王可能比得上老农?”

赵政叹息道:“不能!”

卫缭说道:“每亩地该播种多少种子,该施多少肥料,大王可能比得上老农?”

赵政说道:“不能!”

卫缭说道:“大王呀,既然以为自己种地不如老农;那试问一下,那些官员多数很少下地干活,多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麦苗与韭菜都是分不清,你觉得他们种地能比得上老农吗?”

赵政叹息道:“不能!”

卫缭说道:“打仗的时刻,需将领熟悉战场,才能指挥军队击败敌人。若是用外行指导内行,会导致军队溃败而去!试问一下,农部皆是一群外行,如何能指导好农民种地,如何能指导好农民种好粮食!”

“这不是瞎指挥,瞎胡闹,瞎折腾吗?”

赵政哑然。

卫缭继续道:“外行指导内行,这不算什么,顶多是把事情办坏而已,不算什么,可更为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大王设立农部,是为了农民好,可那些秦吏却是未必会这样行。在他们看来,这又是一个捞钱的机会。”

“他们只会这个管,那个管理,瞎管理,加剧社会矛盾,压缩民众的生存空间。”

“很多人还会借机获取利益,再次在底层农人身上扒一层皮。在过去的时刻,有着三十个秦吏,他们可从老农身上扒皮;可现在变为四十个秦吏,对老农身上的扒皮更为严重!”

言语极为冷酷,说出对农部设立后的担忧。

曾经在荀子口中,很多的秦吏皆是不党不私,廉洁奉公,执法严明,似乎秦国很好,那时因为荀子入秦时间很短,只是看到秦国的表面而已;可卫缭来到秦国,行走在民间当中,行走了一圈后,却是发现秦国问题很多。

秦吏皆是贪墨不断,一百个秦吏九十九个贪墨。

在乡野当中,越是底层越是贪墨的厉害。

而且,很多时刻不好处理。

比如,每年收取地租时刻,一户要交出九石粮食,谷物放在斗当中进行衡量。

农民交税的时刻,必须要吧谷物放满一个斗,高高的凸起来,那些凸起的部分就是被秦吏用木棍一刮,合理合法的贪墨了。

一斗粮食,只是贪墨一拳头的粮食。

看似很少,可不断积累起来,村子当中一百户人家,却可贪墨上百石粮食。

这还是最底层的秦吏,用着最为有良心的方式进行贪墨。

在上层的秦吏,一层接着一层进行贪墨。

卫缭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可只能选择沉默,选择漠视。

假设秦吏当中,一百个秦吏有三个秦吏贪墨,可处死这三个秦吏;假设一百个秦吏当中,有十个秦吏贪墨,可处死十个秦吏;可假设一百个秦吏当中,有着九十个秦吏贪墨,难道还能处死九十个秦吏不成?

不可能!

即便秦王,也是没有办法。

秦王高高在上,可以随时处死某个大臣,可他无法铲除某个阶层。

如何治理秦吏贪墨?

卫缭的办法,就是缩小秦吏的编制和数量,无为而治。

过去一个县,有着一百个秦吏管理,现在缩小为五十个。

一百个秦吏贪墨,变为五十个秦吏贪墨,无形当中缩小了贪墨的数量,缩小的贪墨的规模,缩小的贪墨的钱财,民众口袋当中的钱财增加了,可以过上好日子,幸福指数提升了。

这也证明了,老子、庄子等是正确的。

可现在大王,要设立农部,会增加秦吏的规模,会增加贪墨的规模,会让民众过的更加苦逼。

赵政听着,辩解道:“寡人可以做出六点承诺。第一,农部的官员,不得随意侵占小民利益,不得随意处罚;第二,不得越权,不得私私自使用权力,凡是要经历上级官员批准;第三,不得干扰民众正常生活,只要合规就是不能干涉;第四,不得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自身利益;第五,不得随意乱收费,以民众利益为准;第六,不得恶语相迎,粗暴对待民众!”

卫缭站起身来,却是笑道:“大王说了很多,承诺了很多,可底层的农民就是不相信大王,因为他们上当受骗的太多了,各种各样的好话都说了很多,可最后倒霉吃亏的总是他们。”

“底层的民众可能傻一点,可第一次受骗可以理解,第二次受骗可以理解,第三次还会受骗吗?”

赵政哑然。

傻子被欺骗多了,也会长记性。

况且底层的民众,并不傻。

赵政说道:“大秦的信用,就那样差?”

卫缭笑道:“大王呀,大秦的信用不是很差,而是特别差。大王可为农部设立背书,说着农部设立之后,可为底层的农民带来诸多的好处,更是禁止秦吏盘剥底层的民众。可民众却是不相信,因为他们受骗太多了,早就信誉破产了!”

“在很多底层民众眼中,大秦每增加一些部门,皆是想着盘剥民众;每次增加一些秦吏,就是用来搜刮钱财的!”

“最初的时刻,大秦只是有租税,只是十税一,一亩地收获三石粮食,只需要上交三斗,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可到了后来有了口赋,算赋,这些叠加起来,比地租还要多很多,占据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二;到了后来又是增加了杂赋,又是要收取十分之三的赋税。”

“到了现在,大秦地租占据农民收成的十分之一,口赋算赋占据十分之二,杂赋占据十分之三,民众缴纳的赋税就是占据收成的一半,甚至是更多。而且杂项,比正税的比例高,大王觉得正常吗?”

“大王呀,民众不看朝廷如何如何说,而是看民众如何如何做,可现实当中,朝廷的许诺一个都是没有做到,反而是借机敛财无数,大秦辜负了民众的信任,大王觉得民众还会相信大王说的吗?”

赵政哑然,沉默无语。

说完这些后,卫缭有些后悔,很多时刻说真话,君王接受不了,普通民众也是接受不了。

赵政说道:“那你以为当如何?”

卫缭说道:“减少秦吏数量,无为而治,给予民众修养生息。至于农部,还是不要设立了。每年的时刻,有县令组织春耕,对耕牛进行清点,对农具进行清点,大王时常发放铁制农具;又是有治粟内吏,管理大秦的牛羊,农具,耕地划分、播种等等,已经足够了!至于修建水渠,修建河坝等,小型工程当地的县令,太守可处理好。可遇到大的问题,大王可处理好。”

“大王呀,民众不需要折腾,只需要修养生息。”

赵政叹息道:“寡人知道了!”

挥挥手,颇为失落道:“你退下吧!”

卫缭说道:“混沌未开而活,七窍开而死!”

躬身拜见后,告辞离去。

赵政站起身来,神情有些颓废。

农业问题,比想象当中还要复杂。不管理不行,可管理的太死,又是会出问题。

民众追求的是效益,种田是如此,经商也是如此,做手工产品也是如此;可秦吏却是追求效率,至于效益不重要。很多官办的企业,多数亏损严重,懂的都是懂。

当今的大秦,可谓是矛盾众多。

“我是秦始皇,即便要覆灭六国,可怎么有煤山上,崇祯上吊的感觉!”

赵政叹息着。

感觉剧本不对,似乎不是秦始皇剧本,而是崇祯的剧本

……

离开咸阳宫的时刻,卫缭浑身汗水。

汗水湿透了身躯,感觉有些冒失。

他能在大梁城,成为顶级富翁;又是进入咸阳城,成为秦国的高官。

能力出色,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理由,那就是会察言观色,会见缝插针。

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能把握住某些人的脉络,直接说一些人喜欢的话,又是不给人溜须拍马的感觉;当然了,也要偶尔顶撞一些君王,也要刷一下存在感,可在大问题上却是不会顶撞君王。

这次大王询问,是不是要建立农部。

卫缭说着说着,说的有些过分了,说的事情有些触及大秦敏感位置。

回想着这些,不由的汗水淋漓。

心中后悔不已。

“大王对我礼遇有加,我三十岁不到,就是成为太尉,掌控将领的任命,职务的升迁,战略指挥,可谓是大权在握。权力之大,在大秦位居前五。在军队当中,我的地位,仅仅逊色于秦王,位居第二!”

“似乎大王的赏识,让我有些忘乎所以了……所幸大王也没有计较!”

卫缭苦笑着。

秦王政不仅是才能出众,治国有方,更是诚心待人。

只要那人,能入了秦王的眼界,只要不是犯下泼天大祸,秦王皆是会担当一二。

因为这种士为知己者死而死的心态,卫缭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很多时刻,指责君王会被认为诽谤君王;指出某些官员错误,会被认为仇官;说出社会的真相,说出底层民众的困苦,会被认为鄙视民众,德行败坏。

很多人都是喜欢听实话。

可若是真的说实话,会被人厌恶。

君王向民众询问实话,民众说出实话,却是被以境外势力蛊惑,欲要颠覆社稷,最后被砍死了。

聪明人,从来不会完全说实话。

而是在七分假话当中,只是说三分真话。

在这些真话当中,对君王的赞美占据七层,各种问题缺点只是三层而已,甚至更少。

或者说,君王没有错误,有错误的是臣子。

君王是受到臣子蛊惑,于是犯下错误。

只有君王听到三分真话,听到局部的真实后,才会满意的以为自己真的是贤明的君王。

君王想要听真话,并不是真的要关心底层民众,为底层民众谋取利益和好处,而是想要听民众夸奖自己的声音。若是某人真的是铁憨憨,直接说出十分真实的实话,下场会是凄惨的。

实话,不是向民众询问出来的。

而是调查出来的。

“大王会记恨我吗?”

卫心中忐忑不安着。

所幸,在几天之后,没有传来秦王的消息。

……

大殿之上,众人皆是散去。

只有秦王政和李斯。

赵政说道:“寡人,欲呀建立农业部,督促农业发展,提升浓密收入,卿家以为如何?”

李斯说道:“大王,此举大赞。”

赵政说道:“卿家以为如何?”

李斯说道:“大王呀,设立农部之后,当从各地选择精干人才,行走在山野当中,督促民众春耕;检查地方不法行为,检查各地的水渠维修;保障农业粮食稳定,即便到了灾荒年景,也能旱涝保收……”

滔滔不绝的说着,说着农部设立后的要点,关键等,主要是罚甲罚盾而已。

秦国的法律,有着很多的条款,用来惩罚民众上交盾牌,或是铠甲等,用来弥补国库不足。

罚甲罚盾,不是为了警告提醒,而是为了国库创收。

李斯看来,大秦连年大战,国库不足,兵用不足,当设立新的手段,增加财政收入。

农部的设立,就是其中之一。

赵政听着,微微皱眉。

李斯说了很多话,皆是官话套话废话,唯独没有真话实话。

这就是李斯,为了权力和地位,可以没有立场的迎合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