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始皇帝 > 第314章 巡游赵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巡游赵地(12)

站在平原君的坟墓前,赵政想到了昔日的事情。

昔日,父亲只是来自秦国的一个人质,地位卑微。

在长平之战时刻,父亲逃亡而去,回到秦国。

那时,母亲和他留在邯郸城,那时他仅仅是两岁,只是一个孩子。

赵人想要杀死他们母子,用来泄愤。

平原君出手了,保全他们母子。

平原君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罪不加妇孺,打不过秦人,为何要拿妇人和孩子出气;一个就是为适当的投资。

在邯郸城的那段岁月,赵政过得很是不错,皆是因为平原君庇护。

到了后来,平原君更是让自己的女儿阿房与自己定亲,彼此有了姻亲。

只是岁月恍惚,平原君已经去世。

阿房,也是死在意外当中。

就连平原君的几个儿子,也是陆续参军,与秦人大战,然后死在前线当中。

赵戈,是平原君最后的儿子,也在不久前被杀死了。

平原君一生贤明,可最后却是绝嗣,这是何等的残忍。

“君上呀……”

赵政叹息着,开始取出诸多的瓜果,诸多的点心,还有粟米等,整整齐齐放在平原君的坟墓前,恭敬的跪拜下去。

君王至高无上,多数情况是不会跪拜的。

唯有在祭祀祖宗,才进行跪拜。

可这位前辈,值得他跪拜!

跪拜之后,赵政又是对坟墓四周,进行了维修,规整了一番;又是下令,在平原君坟墓,方圆十里的范围,不得砍柴;又是让十五户人家,为平原君守灵,负责一些祭祀活动,清扫坟墓的活动。

处理完毕后,赵政离去。

只是一个插曲而已,继续巡游赵国,观察着赵国的种种。

很多观念也在改变着。

连续的战乱,赵国民众陷入极端穷困当中,家中没有粮食,就连吃草也是困难。

赵国的经济,陷入崩溃当中。

很多民众缺少粮食,陷入饥饿当中,就是吃糠皮,吃着野菜,也是困难的事情。

按照秦国过去的规矩,应该是以工代赈,修建道路,修建城墙等等,为民众创造就业岗位,然后发钱发粮食给民众,这样可谓是一举数得。

朝廷可以修建工程,这是一得;

民众得到粮食,得到钱币,这是二得;

可以避免民众不劳而获,这是三得。

赵政也打算,以工代赈。

可在这时,赵国的一个官员,却是直接劝谏道,以工代赈不可取,在赵国实行不通。

并提出了诸多的理由。

关键的一个理由是,流程多了,官员会贪墨。

减少流程,可减少官员贪墨的机会。

思索许久后,选择直接赈灾,直接给予民众粮食。

直到三个月后,到了夏季收割的时刻,才停止赈灾。

随着赵国的崩溃,地方政权也是塌陷,盗贼横行。

这些盗贼,有的是在赵国时代的黑户,因为苛政猛于虎,若是安心的当着赵国民众,每年要缴纳大量的税收,辛苦一年还吃不饱肚子。要去前线打仗,可能丢了生命。

很多赵人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兵役等,陆续逃亡到了大山当中。

在山区开耕耕地,建立房屋,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还有一些盗贼,属于秦灭赵之后,流窜的赵卒,他们逃亡到大山当中,落草为寇;

还有一些盗贼,乃是赵国的权贵,在赵国灭亡后,不甘心当着平民,而是逃亡到了大山当中,当着伯夷叔齐。

只是这些伯夷叔齐,不仅有粮食、钱币,还有武器等等,战斗力极为凶悍。

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赵国的盗贼.。

秦国占据赵地之后,要歼灭这些盗贼。

这无关对错,只是立场而已。

然后,秦卒出动,剿灭着盗贼,进行治安战。

双方不断的交战。

盗贼开始了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双方交锋不断。

而治安战,可要比正规战困难了很多。

很多盗贼盘踞在山岭当中,拒绝成为秦民,时常攻击秦军。秦军若是人数少了,打不过,属于送人头;可若是人数多了,这些盗贼又是会流窜跑路。这些盗贼与秦军在不断游击战。

激战半年之久,秦军出击了多次,结果战果寥寥,反而是折损钱财无数。

这些盗贼,好似苍蝇一般到处嗡嗡嗡响动。

到了最后,很多秦军士卒在歼灭一些大的盗贼团伙后,也是躺平了,放弃消灭盗贼,而是改变着手段。

于是,这些气势如虹,强大无敌的秦军,不畏惧任何强敌,第一次畏惧了,选择和解。

当然了,这也是下面的县令们选择和解。

汇报到秦王这里,却是说着已经消灭了盗贼。

境内安全无忧,没有任何的隐患,没有任何的盗贼。

借助黑冰台,赵政得知了这些县令,谎报军情,欺骗君王。然后,赵政也选择了沉默,选择视而不见,默认了县令剿匪的战绩。

在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所幸的是,在经历经济崩溃,粮食匮乏,治安混乱,剿匪失败,官员贪墨,恶霸横行等等问题后,大约是半年多的时间梳理,在逐步的的治理下,逐渐从重病患者变为轻病患者。

此刻,说着赵国人民多么幸福,多么生活过得好,只是扯淡而已。

此刻赵国,也只是从极坏的局面,变为相对坏一点。

从饥荒状态,变为半饥荒状态。

在半年前,很多的赵国民众,因为粮食不足,饿死无数;可到了现在,却是变为半饥饿状态,多数民众依旧吃不饱,依旧还是粟米,野菜,糠皮,树叶等杂合在一起,作为主要食物。

可至少好了一点。

民众不怕生活环境差,就怕活着没有希望。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很多民众都是会欢快的笑起来。

经历半年多的巡游,秦王政行走在赵国各地,巡视一圈后,再次回到邯郸城。

在王宫当中,以卫缭、李斯等人为主的秦朝官吏,正在辛苦忙碌在,在不断处理着诸多的账目,算筹在不断的计算着,算盘在响动着,进行数据统计。

赵政进入的时刻,他们正在忙碌。

似乎太忙碌,根本没有看到这位秦王。

赵政也没有打扰他们,脚步变得轻微起来。

到了一个座位上,坐下来,翻阅着账本,

在账本上,记录赵国的诸多数据,从户口数量,人口数量,男丁数量,孩童数量,耕地数量,地租数量,府库财政,各地夏收情况,农具数量,耕牛数量,粮食损耗,钱财补贴等等。

从方方方面面,都是进行统计。

很多东西,可不进行管理,可却不能不知道。

君王对国家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足够的了解,只有了解的时刻,才能实现相应的政策。

许久之后,卫缭放下账目,松了一口气。

这时,才发现秦王来了。

卫缭上前,拜见道:“臣,见过大王!”

赵政问道:“情况如何了?”

卫缭说道:“情况不好,应该是极端的不好,各种问题众多。大秦最大的错误,就是灭亡了赵国。灭了赵国之后,不仅无法收取赋税,还要不断为赵国输血,输送各类粮食,耕牛。”

“而赵地状态不好,三年内不要想征税了,第一年让民众换过一口气,从饥荒状态,变为半温饱当中,勉强苟活着;第二年,让民众可以吃一顿饱肚饭了,家中结余一点粮食;第三年,从半温饱当中,变为七层的温饱。”

“第四年,第五年,可以让民众家中有一些存粮,可依旧是赤贫当中。”

“只有第六年,才可以尝试着向赵国征税,可徭役,口赋,算赋等等也药减半,不能增加太多。民众过得很苦,经受不住太多的折腾。”

卫缭一边说着,一边在抱怨着。

同时说着一些数据情况。

秦国灭亡赵国,从秦王政五年开始准备,到了秦王政十一年结束,持续了六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当中,损耗了无数的钱财,损耗了无数秦卒的生命。

尤其是最后一年,出动七十万秦卒,又是动员百万民众运输粮草,对秦国造成的损耗死巨大的。

在灭亡赵国后,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赵国民生凋敝,禁忌崩溃,民众在饥荒当中,贪墨横行,各种问题众多,为了维持赵国的统治,秦国不仅不能征税,反而要从秦国运来大量的粮食,用来赈灾。

还有抽调大量的官吏,用来维护秩序,建立稳固的统治。

大战的损耗,战后重建的损耗,两者叠加在一起,几乎掏空了秦国的国库。

到了现在,秦国国库空虚,已经可以让老鼠大哭一场了。

灭亡赵国,不仅没有让赵国的人口,财力,物力等,转化为秦国的国力,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增加财政负债。

这也导致,秦国在五年内,不要想着征伐其他国家了,因为没钱了。

只有五年多的休养生息,秦国才彻底消化赵国,让赵国从负资产,变为正资产,才能从容的前去灭其他的国家。

当然了,秦国也可以不管不顾,不管赵国的民生,直接在第二年进攻其他国家,加快灭国速度,可这样只管杀不管埋,长期下来,问题很大很多。

最后的结果就是,根基不稳,地动山摇。

赵政笑道:“这不很好吗?心急吃不了热乎的食物,做事情不能急躁,越是急躁,越是容易出问题。当年的时刻,秦昭王让白起进攻邯郸,可白起就是不出兵。”

“理由是,邯郸打不下,就是我出兵也是打不下邯郸。”

“寡人不佩服白起百战百胜,而是佩服他百战百胜,却丝毫不骄傲,没有一丝傲慢。敢于说自己不行。

寡人时刻用武安君的例子告诫自身,秦军纵然是百战百胜,可士卒可以变得骄傲,可以变得傲慢,可寡人不能傲慢,反而越发傲谨慎,越发要胆怯。”

“灭亡六国之战,寡人不会追求快,反而会追求慢。灭亡赵国之后,修养生息五年,然后再伐韩国魏国。花费一年多时间,灭亡韩国,魏国,然后花费三年时间,将其吞并消灭。”

“然后花费三年时间灭楚,一年时间灭燕国,三年时间灭齐国!”

“今年是秦王政十一年,接下来,寡人打算花费十六年,灭亡剩下的五个国家。到了那时,也不过是秦王政二十七年,那时寡人也仅仅是四十岁。四十而立,寡人,还等得起!”

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他不是垂垂老矣的君王,只是二十四岁的年轻小伙子。

年纪轻,有足够的时间等待。

有足够的时间,吞并并消化六国。

卫缭说道:“大王,完全不必如此。赵国为天下第二强国,灭亡赵国,秦国较为吃力,需要六年攻赵,灭亡赵国;还需要五年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可接下来的韩国,魏国皆是弱国,一年就可灭亡,一年修养就可以。”

“灭亡燕国,一年就可以,不需要休养生息;至于灭楚国,只需要两年,不需要休养生息;灭亡齐国最多一年,也不需要修养生息。”

“今年为秦王政十一年,最多十年,就可以平定天下。那时为秦王政二十七年,大王不再是秦国的王,而是天下的王。”

这时,吕不韦开口道:“大王,十年太长了。至于五年休养生息,恢复秦国国力,还是太漫长了。修养三年足以,三年后就可以攻伐韩魏了!以秦国现在的国力,最多六年就可以了。”

说道这里,言语有些激动。

赵政没有回应,而是看向其他的臣子。

杨瑞和说道:“最多六年。”

王翦说道:“不会超过十年。”

蒙武说道:“六年适合!”

其他臣子,也是纷纷开口。

都是觉得秦王政,十六年时间灭亡剩下的五国,速度上太慢了,还需要加速,变为十年,乃至是六年较为适合。

灭亡六国,秦王不急,可臣子们急躁。

秦王不急,是因为秦王很年轻,仅仅是二十四岁,还能继续熬下去;

可很多臣子却是不年轻了,吕不韦已经五十三岁,算是半截身躯入土了;卫缭也是四十三岁了,也是老年人了。蒙武也是四十五岁了,至于王翦五十二岁,杨瑞和六十二岁等,更是老年人为主。

看着秦国的臣子,很多臣子年龄不轻了。

多数在四十岁以上,很多还是五十岁的老人。

就连最为年轻的李斯,也是三十五岁了。

他们年纪大了,不想要熬下去了,至少要在入土前,看到大秦灭六国,这样才能含笑九泉。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对于权力的追求欲望不大了,反而对身后名追求很大。

若是能在史书上,留下灭一国的威名,也不愧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