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三个是

长河镇招商局。

方世凯站在长河镇的地图前。

长河镇包括周围的村子,整体占地面积差不多在三十万平方公里,都快接近一些小城的区域面积。

可这些面积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荒地,其中就长河镇中心位置在几年前方世凯还没上任的时候开发了招商产业地拉了几个商资,也是如此才有了后来长河镇的生活水准提高。

啪嗒~

方世凯将棋子移动,其中几个靠近公路的荒地都被摆上。

想了想他有用笔在几条河川之间画上红线,然后又盯着地图陷入沉思。

现如今长河镇的发展速度惊人,之前规划的产业地带都已经进入了开工状态,而且包括一些工民楼,未来长河镇的人口增长数倍是毋庸置疑的。

需要加大规划的进程才行,除了土地的规划,道路的修建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大部分可用土地都是寰宇在村子之间。

村落之间通行比较困难,所以现在修路才是重中之重,还记得张庆安之前就说过,要致富先修路,现在想想还真是。

咚!咚!咚!

“领导,张老板过来了。”

“进。”

方世凯文言转过头,门被推开,下属后面正是赶回来的张庆安。

“你可算是回来了,来来来,我有好东西给你看。”

方世凯拉着张庆安进屋。

“我也是刚回来,听说学校的第一批老师到位了,不是说要到一月份么?”

张庆安好奇,目光则随着方世凯的示意看向了墙上的地图。

“老师的事等会再聊,我们来看看这个。”

方世凯指着地图棋子放下的几个角落:“长河镇现在发展迅速,我想着以后肯定还是要先周边继续开发,所以跟县领导尝试着申请了下,没想到这个许可直接得到了应允,让我给一个详细的开发方案。”

“你看,这些地方,还有这些,这些都是空的,以前想着会开发农地,但是现在长河镇就业率饱和,人口引进也在持续中,所以我认为还是建造产业链比较好,你觉得呢。”

长河中的产业发展起头就是张庆安,可以说没有张庆安发话,开发扩展的意义就没有多大,虽然说现在长河中的经济已经发生了改变,吸引了不少外来的投资商看过来,但是主要的力量还是在张庆安身上。

这就相当于长河镇十斗张庆安一人独占九斗。

“我觉得要开发那就把目光放的更远一点,除了固有的土地,长河镇周边意外的荒地也一并加入开发区域。”

张庆安望着方世凯:“领导您难道不想让长河镇变得更繁华吗?”

“可是,进程会不会太快了,毕竟现有的可动区域都还在动工之中,多彩零食能架得住扩增的消耗吗?”

“这个您不用担心,您忘了我的生意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国外,而且建造方面我有自己的钢铁厂,成本会更低。”

张庆安指着地图上的边缘和外围区:“修路已经在进行,除了主干道我的目标是各村落的支干道也要打通,路除了要通也要宽。”

“可是~”

方世凯刚开口,张庆安却是一笑:“钱不是问题,领导你想一想,您是希望别人谈到百旺县想到咱们长河镇,还是希望别人说到长河镇就想到咱们百旺县,甚至是青州省?”

方世凯目光焦距一点,随口开口:“你是继续打算扩张工厂规模?。”

要是以前他觉得这是断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现在说话的是张庆安,张庆安又是百旺县经济发展的第一贡献值,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远比他还要大。

一个地方的开发与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态有着必不可少的关联,就像长河镇以前发展不起来,原先的产业地都无法做到饱和,所以根本不可能批准继续开发。

而现在不一样,不但饱和,还能救济到周边失业人口,增加地方经济的上涨,这是上面领导最想看到的,钱在哪里,哪里就能成为产业地。

“除了多彩零食厂还会有别的,就目前而言还必须开发一个大型生活市场,以后来长河镇打工的人增多,生活上面的很多需求总不能去百旺县置办吧。”

“生活市场,这个的确要在考虑之中。”

方世凯赞同的点了点头。

两人继续商讨了下长河镇未来的规划。

规划敲定后,方世凯又带着张庆安去了长河镇的学校。

学校的建设在长河镇西侧的的一片地上。

张庆安跟着方世凯走入大门,看着前面的瓦砖房。

“前面共分前中后三排,前中两排主要是教室,拐角最小的一间是给老师的办公室,最后一排是给老师住的住房。”

方世凯一边走一边介绍:“左边这一块是一个小操场,以后会在两边分别安置一个篮球框和一个足球门框。”

“右边这一片是食堂,还有校车停放的车位……”

张庆安一路跟着,一边听着方世凯的介绍一边看着这复古却又有半点二十世纪风格的小学格局。

走过中央广场,是一块正正方方的梯台,梯台上梳理着一根铁杆,铁杆上拉着绳索,一看就知道这是升国旗用的。

看着这个张庆安不禁想起前世小时候每次上学做早操的画面,升国旗奏国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那时候自己为了成为学校的少先队员的,为了带上艳丽的红领巾可是拼命的表现呢,那是那个时代孩子们最自豪的事情了。

“庆安、庆安!”

失神的张庆安被方世凯拉回现实,他看着张庆安指着前面:“走,我们去后面,见一见咱们的老师们。”

张庆安点了点头,跟着方世凯走到后排住宿房,刚绕过墙便看到正在水井边打水洗衣服的教师。

教师是个女的,看上去年纪在二十岁左右,穿着黑色花边的衣服,带着眼镜,这一看顿时让张庆安微微一愣。

女孩看到方世凯后连忙站了起来,笑着招呼:“乡长,您过来啦?”

“哈哈,我来是看看你们的,顺便给你们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投资人张庆安先生。”方世凯环顾四周没看到其他人,不由好奇询问:“丽丽呀,黄齐和姜承几位老师呢?”

“姜老师和庞老师去镇上买东西了,黄老师好像在屋里吧。”

女孩说话的时候,靠近边角的宿舍里,一个穿着军黄色棉袄的中年走了出来,中年看上去至少有四十岁,发际线有点后移。

“乡长。”

庞有田听到外面声音后离开走了出来,看到方世凯后脸色顿时挂着笑着:“领导,我这在收拾东西呢。”

“住的还习惯吗?”

方世凯笑着问。

“习惯的,习惯的,这住宿条件呐,比咱们县城那些中学都要好的多呢。”庞有田笑哈哈的道。

来这里是教育局安排的,一开始听到是一个农村他们这些地方老师一个个都还不是很愿意,谁不想往繁华的地方上调,从城市调到农村这等于下调。

可是当他们听到是长河镇的时候,一个个都积极起来,长河镇近半年的发展在百旺县已经快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事。

这些在教育部门上班的人对地方的消息把握可是灵通的很,听说长河镇虽然只是小学,但是除了基本的国家待遇,还会有地方的额外补贴,这个补贴是来自于现在红火无比的多彩零食厂。

谁都知道,长河镇庆安小学的建设就是来自于多彩零食厂的老板张庆安。

“这位就是张老板吧,久仰大名。”

庞有田拱手道,长河镇多彩零食厂的老板,这个学校的捐建者。

“庞老师客气了。”

张庆安谦虚微笑。

“等几位老师回来,晚上一起去我家吃个便饭,在谈谈明年开学的事情。”

方世凯建议。

片刻后黄齐和姜承也都回来了,黄齐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姜承则年轻一些,应该在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在领导的要求下几人也都是答应了晚上的饭局。

几个人知道张庆安的身份后也都是十分客气的招呼,都说长河镇这位大老板十分年轻,今日一见比想象之中更甚。

“好久不见。”

张庆安看了眼过丽丽,主动打起招呼,这让旁边三个老师都是在心里暗暗诧异,他们之中除了这个女孩外,其他三人都是主动申请调派过来的,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这个女孩是个幼教,现在看来竟然是个关系户。

自从在林队长那里接走张庆虎就再也没见过这个女孩,没想到她能来长河镇任教,他想起来当初林晓川说过这个过丽丽是一名幼师。

幼师教导小学生,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吧。

“好久不见。”

过丽丽看了眼张庆安,有些生怯的点了点头,她能来这里是因为林队长的推荐,因为家里的关系之前的单位上不了了,林晓川知道长河镇这边在招收老师便推荐了她过来任教。

傍晚几人来到了方世凯家。

厨房里周淑芳和方金兰母女正在忙活着晚餐,客厅的大桌周围方世凯则热情的招呼着这些老师和张庆安。

方金兰从厨房到客厅进进出出的端着菜上桌,偶尔偷听着爸爸和张庆安等人的谈话。

“教学方面各位老师有什么需求尽管跟我提。”

张庆安笑看着诸位老师:“我们长河镇虽然目前只有小学,但以后还会有中学,高中,甚至大学,所以诸位老师也算是我长河镇第一辈文化教育的开创者,希望诸位能全心全意的拿出各自的本事。”

张庆安看了一眼方世凯微笑道:“当然,对各位老师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几名老师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老板,他们一个个表现的认知聆听,对方的身份在这里让他们即便在内心不认为这个年轻老板能在教学上面教导他们,但依然会保持一份恭敬的态度。

“我希望各位老师能做到三个‘是’。”

三个是?

不止是老师,就连方世凯也有些好奇的放下了酒杯,而不远处靠在厨房边和妈妈聊着天的方金兰也偷偷竖起了耳朵,想要听一听张庆安所说的三个‘是’。

张庆安继续道:“第一个是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第二个是四个引路人,老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品格,知识,创新,爱国!

张庆安的话让几个老师肃然起敬,他们还以为这位老板所说的是为了商业,没想到竟然是站在了老师和学生的立场起的要求。

“第三个是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这就是我的全部要求。”

“好啊,好一个三个是。”

方世凯眼睛放光,他觉得张庆安的话真的是深入人心,将好老师的标准说的很有高度和深度。

几个老师也都是变得格外认真,那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张庆安不但是商人,谈吐想法都完全不输于他们这些老师。

“庆安这孩子果然不凡,这想法觉悟就是高。”

周淑芳对于这个她看上的年轻人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她讲炒好的一盘菜递给女儿:“拿过去。”

“哦~”

方金兰嗯了一声,端着菜上桌。

“张老板,我也敬你一杯。”庞有田感慨端起杯子:“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过张老板放心,我们肯定会做到这三个是,一定不辜负张老板和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我也是,我们会竭尽全力传授知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保证,张庆安点头回敬,一直到很晚各自喝好吃好才回去。

送走了几位老师,张庆安也是喝的模模糊糊。

“领导,那我也先回去了。”

张庆安也准备起身。

“哎呀喝了这么多这不能开车了吧,小兰呀,你骑车送人家回去。”周淑芳拽出女儿。

张庆安看了眼方金兰,刚想拒绝不麻烦她,却见方金兰竟然哦了一声,把家里的二八大杠推出,对着有些眩晕的张庆安拍了拍后座:

“能坐上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