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苟在大夏自律修仙 > 第144章 紫薇星盛四方芒,镇叛军归十里驻(求追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紫薇星盛四方芒,镇叛军归十里驻(求追读)

第146章 144:紫薇星盛四方芒,镇叛军归十里驻(求追读)

144:紫薇星盛四方芒,镇叛军归十里驻

滚滚涟漪之下,刘晨辰周身的领域之光大盛。

好强的冲击,伴随着些许大道玄光。

皇宫有一位极强的人物。

刘晨辰盘算了一下,若是对手方才散发出冲击的强者,彼此只能三七开。

大道玄光,是证道絶颠的基本,可惜他目前还未滋养出此类威能。

见紫气弥漫,大夏的国运有上涨的趋势,果断转向往国师府而去。

国师府是一座五层圆形巨塔,八角屋檐下挂着风火铃铛,以琉璃做瓦,可谓美轮美奂。

国师府很高,如皇宫般运用特殊的空间折射法,无论在夏都那个角落,都能观察到国师府的伟岸。

刘晨辰刚飞至,便有灯笼飞来,摇摇晃晃的在前引路。

国师府之上,却是一平台,外呈八角之势,内含九宫之位,七星贯穿上下,六合分布三角,形成三才之势,外有四时守卫,内含无极,太极笼罩平台四方。

如此繁复到极致的法阵布置,刘晨辰一看便觉目眩神迷。

这是一座大阵,恐怖无比的大阵,变化之多端,仿佛天地之广阔都内含于小小的平台之上。

怕是絶颠也难以明白此阵的玄妙。

光是一眼便眯了其神智,若是陷入其中……

无涯絶颠端坐于无极之位,仰望天穹,其上却是群星闪烁,星河高挂。

“帝星闪耀,九龙横空,强九龙也哺育小龙,取死之道。”

刘晨辰在灯笼的引导下方才落地,听见他的话,仰头看了一眼,漫天星空,万象星斗,却是看不明白。

道学之内,却有占星卜卦之学,学成之后观星可明古今,卜卦可断先后。

此学问对道经要求极高,入门便是易,若能明白,便可入门。

刘晨辰自问知晓些许星象之说,却不明白具体的,“晚辈刘晨辰,见过无涯絶颠。”

“帝星显化,有一投向南方。”无涯絶颠依旧瞩目星空,目光聚焦在红芒闪耀的四方,中天帝星虽显赫,威临四方,却掩不住杀星的四起,“太平之象将破,乱象将至。”

无涯絶颠言罢,才平视刘晨辰,“世子不去拔除蛊神遗祸,来找老头子作甚?”

“想您了,特地来看看。”

刘晨辰嘿嘿笑着,神念注入双目,看向漫天星空,黄道星象杂乱,看不出所以然,“帝星显化,会给世间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朝会将近,明日大军抵达,当驻十里城。”

刘晨辰:“?”

镇叛大军皆是有功将士,驻扎十里城而不是回归驻地。

“世子既不忙,不妨坐下,老夫替你解惑。”

“什么都瞒不过您老。”

刘晨辰来此,当然不是问局势怎样,而是请教太玄真章。

此法极强,但奈何始终抓不住要领。

“世以无极为始,九九为极,故而世间万物皆有定数,盛极而衰,衰极而盛,乃天道运转之表象。

阴阳之说,万物内敛,三才玄妙,四时可归,五行轮转,六合镇定,七星古今,八卦万物,九合大千。

得其一者,可证道絶颠,絶颠者,人之巅峰,仙之始,铸大道之基,凝不灭玄光,行造化之途,演九合大千。”

一轮解说,刘晨辰只听到头昏脑涨,似有得又似不得。

天道运转,无外乎无极至九合,得其一便可证道絶颠,踏上仙路。

但又似什么都没说,果如太玄真章所言,记载的是天道总纲。

此法不愧太玄之名,但限制也极大,不成絶颠,根本修不了。

“你以刀剑铸大道之基,当以教化证絶颠之道。”

最后一语,宛若醍醐灌顶,却令刘晨辰最需要的。

证道絶颠之法!

便宜师傅自也有讲述,可惜教化之道也好,剑道极致也罢,都不合他的心意。

甚至是便宜师傅在修的一梦大千之道,他也觉得不适合。

太耗费时间了,虽然修成之后,妙用无穷,不受大道断层影响,但很需要岁月。

无涯絶颠一言,却令他的思路融合。

肉身极强凝仙根,神念之强大远超同境武夫,更以刀剑领域铸神根。

超凡本源融于仙根、神根之间,精气神皆强。

强大的根基,若需证道絶颠,便需三者皆圆满。

杀伐之道到极致强虽强,却过于片面,无法攀登到大道的极致。

唯有将造化结合己身,演化领域大千,弥补短板,才可无垢。

无垢大道,方为正途。

太玄真章内,蕴含如此多信息,刘晨辰稽首一礼,“不知无涯絶颠是何大道?”

大逆不道之言。

无涯絶颠微微一笑,“区区小道不足挂齿,不及世子所行之无垢大道。”

“青龙絶颠呢,又是怎样的大道?”

“杀伐入道,造化证道,其肉身不及你,虽有神根,造化有限。”

“太平教祖呢?”

“教化之道,又是圣人之道,杀伐为基,前途无量。”

“比之无涯絶颠如何?”

无涯絶颠沉默了片刻,“论古神时代,我不及她,论今后,她不及我。”

刘晨辰缓缓点首,却是对絶颠大道有了初步的认知,“今日皇宫紫气弥漫,国运上升,其人之冲击蕴含大道玄光,不知皇族之内,是否有絶颠武夫?”

皇族若有絶颠,恐怕无涯絶颠又得动手斩一下皇族的手脚。

“非絶颠却也不差,其名元,三百年前偶得真药,寿命五百载,其之实力,絶颠亦无法轻易将其击败,其手持人道至宝玄黄印,有镇压大千之威能。

等闲絶颠不可杀……絶颠之下皆飞灰,大道之下皆为蝼蚁。”

国师大人并不在意元祖,语气平静无比。

刘晨辰却明白了,元祖并非絶颠,但实力强悍不差多少。

普通的絶颠想灭杀他也不容易,但国师这种随手指点人证道的絶颠,可轻易灭之。

只有证了絶颠,才有资格当蝼蚁。

“原来如此,我道此人怎比千变道友还嚣张!”

无涯絶颠:“……”

刘晨辰调笑了一句,稽首告辞而去。

八角平台上一道人走了上来,缓缓稽首一礼,“晚辈刘墉,前来请辞。”

若刘晨辰晚走一步,定会喜极而泣,这不正是北上夏都数年没有消息的刘道长么!

……

飞鸟惊,走兽绝。

黑压压的大军宛若潮流行走于大地之上。

每一名士卒迈出一步,便是数丈距离,动作整齐划一。

却是数十万大军一同赶路,一日可行千里,而更前方的精锐大军,一步更可跨越十丈之远,日行二千里。

每一部分的军团,都有经验丰富的将校带领,保证整个大军的纪律严明。

伴随着大军前进,煞气滚滚若红云,数年尸山血海的征战,造就这一支铁血大军。

此刻其士气之高昂,足以横推世间任何城池。

最前行的万余名骑士,坐骑凌空踏虚,仿若飞行,奔袭速度更快。

先行骑士返回,大声喝道,“距离夏都三千里。”

“距离夏都迫近,明日午后大军定可抵达,烦请王爷率领精锐先行一步。”

副将闻言,拱手看向英武不凡的男子。

“大军归去,大朝会即将举行,王爷还需急速返回才不堕了陛下的威严。”

李道子身体上下晃动,却是被坐骑给颠的。

他一个普通人,坐在这等血脉非凡的坐骑身上,实在是受苦。

也就身子骨硬朗,换何东柳来,早晚被颠死。

南安王沉默,战场之上,虽有左右军牵制,但以他的威望,自是能随意指挥大军。

若归夏都,其内的尔虞我诈,更比战场凶险万分。

饶是一品武夫,也可能客死异乡。

“嗯。”

念及此,南安王微微点首,率领万余虎贲军加快速度。

大军跨过万里河山,天际微明之际,先行的骑士回返,“将军,前方便是十里城。”

所谓十里城,是建立在夏都四周的驻军之城,星罗棋布百里,形成夏都的防御体系。

而十里城又是东面的主城,可容纳十万大军驻扎,曾经也有百万大军驻扎的记录。

虎贲军的速度降低,若是以全力冲击刹不住车,十里城可经不起虎贲军的撞击!

远远的便可见一繁华威严的车撵等候,四方皆是护卫礼侍。

见大军冒头,起了个大早,还在打哈欠的守成太子被太监急忙唤来。

见到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守成太子也来了精神,接过花侍递来的丝绵擦了擦脸,“奏乐。”

宫廷乐团奏响凯旋之音,四方大军挥舞旌旗,朝中百官早已在此等候。

太子代皇帝出城相迎,百官跟随,此乃大夏最高的礼遇。

南安王翻身下马,走了几步拱手作揖,“臣不负陛下所托,叛逆已平,此乃战功卷,请太子过目。”

太监接过战功卷,很重也很厚,递给守成太子,他粗略看了一眼,目光聚集在斩敌总数上,“斩首百余万,南安王不愧国之红栋梁,请受孤之一拜。”

南安王面色大惊,赶忙搀扶要下跪的守成太子,“殿下可使不得,您乃千金之躯,臣固有功劳,也不敢受殿下此礼,坏了纲常。”

“南安王之功,震天动地,还请受孤一礼。”

守成太子感动不已,威名赫赫的南安王,如此给他这个太子面子,激动的躬身做礼。

南安王却也不避,自是知晓过而不及的道理。

太子乃未来国君,受他一拜影响巨大,阻碍他的霸业。

可若是一礼,礼遇极高却不会遭人说闲话。

“臣拜谢殿下。”南安王赶忙还礼,他足有九尺高,守成太子在他面前仿若小孩,却是低头与他齐平,“此行还有重宝贡献陛下。”

“车撵上再言。”守成太子却不愿继续停留,迎接事情结束,还是赶紧回去参加大朝会再说,“还请将军随孤同乘。”

“使不得,殿下乃千金之躯,臣怎可与殿下同乘!”

“将军乃国之栋梁,若将军不乘,莫让天下之人笑话孤。”

一番形式主义后,南安王与守成太子同乘车撵进入夏都。

虎贲军自是分为两部,一部进入夏都南安王府,一部驻扎城外。

车撵内,南安王与守成太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相谈甚欢。

闻听镇叛大军归来,朝廷忙碌不已,便是各方江湖帮派都收敛了气焰,缩小了地盘。

数年征战,夏都大军不断调往南境,导致威慑力量下降。

虽没有外敌入侵,但夏都内的江湖势力可不安分。

横行霸道自是不言,导致城外治安纷乱无比。

如今大军回来,识趣的牛鬼蛇神自是作鸟兽散,若有不识趣的,归来的大军再添几分煞气罢了。

消息传播的速度很快,许多势力都收敛力量,变换宝物,收拾细软往西境遁走。

作恶多了,自然怕报复。

更何况夏都的卫星城,最多的还是四大军团士卒的亲属,这些力量归来,他们也怕秋后算账。

夏都之内,驰道广阔,贩夫走卒被严令禁止,今日是大朝会。

五军府的人维系四方秩序,伴随着太子车撵入城,后方跟随一排排煞气滚滚的士卒。

都是此战有功的将士,随着进入夏都等候封赏。

二方城内挤满权贵,纷纷盛装华服等候在二方城外。

大朝会轻易不举办,一旦举办就是持续五日,各州府尊,朝中大员,江湖武夫皆会齐聚一堂。

既是皇帝分封行赏的时刻,也是维系各方平衡的时机。

礼部官员忙碌无比,便是小吏都借调了数万人,只因大朝会的威严,不容有失。

五军府的都督却是换了,乃是三人,名乾元、乾归、乾芳,辈分极高,实力极强!

皇宫之内,四方高道在高功的引领下,撞响了大钟。

钟声九响,示意各方大臣入宫面圣。

刘道长一袭高功道袍,却是大朝会又被征调主持祭天仪式。

想走也走不了。

虚空之上空间之光纵横,与上一次大朝会不同的是,除了甄千变的空间瞬移之外,还有一道剑光,随着他一同乱飞。

各方大员对此见怪不怪,夏都的水深,但这般无视大朝会威严的纨绔,他们背后的水更深。

便是大夏皇帝,轻易也不敢涉水。

“玩够了,咱们进去吧。”

听到最后一响钟声,刘晨辰化作的剑光往皇宫而去,甄千变还在寻机会人前显圣,闻言也随之前往。

到了皇宫偏殿,刘晨辰便见不少熟悉的人,拱手笑道,“屠老前辈,几日不见,神采更甚从前,飞云道友精神面貌不错,海破道友一如往日啊,诸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