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1章 309.海虹

对于柳志那帮人的鼓噪,沈度有必要理睬吗?

正眼都不看。

论产业规模,柳志属于虾米,十年才卖出去百万台电脑,还不够沈度一个月卖的货多。

论视角,柳志只是关注自己一亩三分地,自私自利。

只要有利于自己,哪管外面洪水滔天。

而沈度站在全局角度,是与西方争夺话语权为出发点。

虽然同属于一个行业,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本来是位于夹层的他们,毫无觉悟,其实属于可有可无的尴尬角色罢了。

而沈度的产业则是全产业链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表面上看,一边倒的舆论来势汹汹,浅度电子公司成为众矢之的,罪恶之源。

作为被攻击的一方,浅度电子公司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一声不吭。

是理屈吗?

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那是一种蔑视的姿态,视柳志等为无物。

有争论才好,免费为浅度电子公司做了广告。

不要以为消费者傻,他们最实际,没有人愿意花冤枉钱。

看看两者的价格对比就知道,那些花高价钱买来的电脑,会不会天天骂娘?

不客气地说,泰山那帮人拼命鼓噪,反而帮了倒忙,让百姓认清了这帮人的真面目。

这也从二月份最后几天的数据看得出来,销售量激增。

如果双方角色差不多,都是组装厂商,或许柳志们的影响力能发挥作用。

可惜不是,他们的影响力不值一提。

对柳志们而言,考察团绿岛之行,也将是对浅度电子公司动手的信号。

即便是惩罚也要有个理由,总要走个程序吧。

这只能说柳志们对沈度缺乏了解,只看到表面现象。

不错,无论谁,亦或是站在那个角度看,这个压力不会小。

毕竟是有针对性的一次考察。

表面上看,沈度是对考察团队陈述、辩解。

其实不然,只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说话的对象是考察团,事实上他们听不听无所谓,沈度借着机会向更高层次陈述自己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视角,当然侧重于全局。

事后发生的事情,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嘛。

比如温小玉等人被边缘化,调整到无关紧要的岗位上。

权利这玩意儿不应该只为某个人或者某个利益团体服务。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表现实在太明显,屁股坐歪了。

至于那些企业经营困难该如何解决?

当然有市场来决定,该破产的破产,能兼并重组当然好。

重要的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吸取教训,走自主研发道路。

其实,从一开始沈度就知道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沈度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过多分心,他的关注点还在股市,毕竟手里的股票还没有完全套现。

在股市上,尽管这波行情的领头羊宜安科技性情结束,并且连连跌停板。

连带着天桥百货、康达尔等股票纷纷止步,甚至回调。

大概率讲,这波行情走到了尾声。

但是,个股行情总要有个先后,整齐划一的情况实在太稀少。

比如海虹控股这只股票,目前依旧在上涨,而且涨势凌厉。

海虹控股这只股票,市场上的老股民对其印象极其深刻。

尤其是在1999年和2000年的网络股行情中,海虹控股可谓“一战成名”。

据说,在这波行情中,超级大庄家周琦坐庄海虹,七个亿进去25个亿出来。

从此之后,大凡股市有行情,必定有海虹控股的影子。

说海虹控股是股市上的常青藤,一点都不为过。

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让投资者这么对海虹控股青睐有加?

从历史上看,海虹控股在网络股行情中最大的卖点,就是其旗下的联众游戏。

由于联众游戏开创了一条与电信分成的盈利模式,一度被市场狂热追捧。

2001年,就当网络股退潮之际,尝到甜头的海虹控股仍然不甘寂寞,公司与华特迪士尼互联网集团合作进行的迪士尼中国网站开通。

2002年,公司涉足健康网,包括与NJ市卫生局合作建设健康网工程,投资建设浙江健康网系统平台等。

2003年,海虹控股的增发受到了各路机构的追捧,A3游戏的引进又让海虹控股火了一把。

2004年,海虹控股与韩国ActoZ的合作更是使股价火上加油。

进入2005年,海虹控股的最大卖点,可能就是与美国broadlane公司的合作了。

可以说,只要有行情从来落不下,在股市上该股从来都不缺题材和概念。

这是海虹控股给投资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看一下海虹控股的周K线图,确如海浪一样,荡漾、蓄势、陡然而起、回落,再荡漾……。

如此循环往复,一幅清晰的炒作路线图跃然纸上,网络概念的兴衰也一目了然。

一切的起始点,要从它1999年的中报开始。

在1999年度海虹控股的中期报告中,公司披露了管理的主要股权投资领域分布状况:

化纤、商贸,占总投资的46.02%;水泥占9.06%;物业占5.84%;网络信息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占39.08%。

而在当期净利润构成中,其他股权投资收益2334.83万元,占本年度净利润总额的83.05%。

每股收益仅为0.14元。

当年1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以1445万元的价格,向bJ标准咨询公司海南分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浙江绍兴兴虹化纤工业有限公司49%股权。

12月29日,海虹控股率先启动,网络股行情就此展开。

其后该股股价连续逼空,最大涨幅翻了几番,复权股价高达176元。

而且创下连涨28天、以St之身连续23个涨停的辉煌纪录。

在股价创出如此恢宏的纪录之后,海虹控股1999年每股收益也创出了0.41元的历史新高。

一举跃入了绩优股的行列。

海虹控股在1997年的每股收益还是-0.80元,到了1999年就变为0.41元。

网络的力量,让投资者咋舌不已。

当然,网络股的泡沫总要被捅破。

即便是被捅破泡沫,那也是一抹灿烂的光辉。

海虹控股这只股票,就像它的名字“海上的彩虹”一样美丽迷人,诱惑着投资者。

非常魔幻!

但是,一不留神,投资者也可能会被它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