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长生从听曲开始 > 第两百九十二章 玄阳子望气,牡丹降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两百九十二章 玄阳子望气,牡丹降世

玄阳子……

听到这个名字,李小玉眉宇微蹙。

没听说过啊。

这,谁啊?

不过对方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一拂袖便可以轻易震退三大金身境,实力之恐怖,远在金身之上。

只怕是……乾坤!!

想到这,李小玉不敢怠慢,凝神戒备。

不过玄阳子在拿到日轮后,没有与他们纠缠,身影一闪,便直接离开,竟无一人能看清他怎么走的。

“哼,有人搅局,墨雪,你我终有一战,那时候我会让世人知道,谁更强!”李凡冷哼一声。

他眼中浮现出一抹暴虐。

当年在五岳剑盟败给墨雪,此事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一直想要找机会把这根刺拔出来。

墨雪淡淡道:“我等你。”

李凡身影一闪,化作流光消逝在远处。

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小玉眉宇微蹙,“这才几年不见,这李凡的变化真大,他受什么刺激了?”

“不知。”

墨雪也感到疑惑。

“算了,比起这李凡,那突然出现的玄阳子更值得关注,我还是先去找师尊吧。”李小玉道。

…………

梧桐渊。

言府。

明不言盘膝坐在湖畔。

李小玉一来,他就知道对方想说什么了,“那玄阳子之事,我已清楚,你无需理会,我自会处理。”

“是。”

李小玉微微颔首,知道自己师尊又在谋划什么了。

她也没多问,只是默默站在身后。

“怎么,还有事?”

不一会,明不言好奇问道。

“没事,就是想在这陪陪师尊。”

“呵,你这孩子,算了,你我师徒也有一段时间没有独处了,让我看看你这些年进步了多少。”

明不言放下钓竿。

李小玉眼前一亮,“请师尊指教。”

说完,她抬手朝着明不言打去,真气如浪潮,层层叠叠,落在明不言身上时,在他身后的湖泊炸开。

明不言微微一笑,“还不错。”

两人交手数十招。

“师尊,以我现在的实力,在金身境之内算什么层次,要多长时间才能突破乾坤境?”

李小玉好奇问道。

“如果说把金身境分为初期,中期,后期,那伱现在处于初期偏上的位置,距离中期还有一段距离,至于突破乾坤境……哈,还早着呢。”明不言笑道。

“啊,我知道了。”

李小玉先是有些失望,但很快便调整好心态。

她在言府内住了一段时日才离开。

而在她走后。

明不言还发现,小青小白也偷偷跑了。

“这两个家伙,就是闲不住。”

明不言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身边的人,蛇,一个个都长大了,他总不能强留着人家一直待在自己身边吧?

看着又变得空荡荡的言府,明不言摇了摇头,拿起钓竿,继续钓鱼去,“还是鱼儿好。”

“鱼儿游,鱼儿肥,鱼儿还能填我胃……”

…………

大梁,天武四十六年。

这一日。

王宫内,明媚以及文武百官正在上早朝。

突然,不少人都感应到,在王都之外,有一股气息正在靠近,这股气息的主人完全没有隐藏自己的意思。

强大,灼热,充斥着盎然生机。

“这是在……挑衅?”

明媚眉宇一挑。

不久。

那股气息的主人便来到了王宫大门,此人身着一袭青色道袍,白发白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一些暗中观察的影卫见到他,暗自心惊。

因为此人正是前不久在福地内轻松逼退三大金身境界,可能是除了武神之外的第二个乾坤境……玄阳子!

对方来王宫,意欲何为?

影卫们充满戒备。

梧桐渊内。

明不言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玄阳子的来到。

但事实上,他早就看出此人的真正来历。

“话说这易容术,还挺像模像样的,若不是我在他身上留下一道神念,差点也看不出来。”

“呵,玄元真人,玄阳子,你想做什么呢?”

明不言饶有兴致的笑道。

所谓的玄阳子,正是玄元真人假扮的。

王宫外。看书喇

玄阳子高声道:“老夫玄阳子,欲求见女帝!”

“宣!”

明媚没有拒绝。

纵然是乾坤境,她也不害怕对方会对自己不利。

她自信,在这王都内没人能拿自己怎么样。

除了自己有龙气护体。

还有明不言在梧桐渊注视一切呢。

很快。

玄阳子来到大殿之上,恭敬的朝明媚行了一礼,说道:“老夫玄阳子,见过陛下。”

“玄阳子,你见寡人,意欲何为?”

“前来相助大梁,观测天下气运,维护大梁长治久安,更开拓千秋万世之基业!”玄阳子淡淡道。

“天下气运……有趣,何为气运?”

“气运,乃天地间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它,无处不在,观测气运,小则趋吉避凶,分辨善恶,大则可知天下大势,乃至预知……王朝更替!!”

王朝更替四个字一出,明媚双眼微微一眯。

连文武百官,也忍不住侧目。

“有趣,但寡人怎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我可现场为陛下印证一番。”

说完,玄阳子走到一个大臣面前。

“这位大人满面红光,头顶之上桃花盛开,运势不凡,呵,大人最近可是有什么艳遇?”

那人闻言,顿时有些支支吾吾。

明媚看了对方一眼,“如实招来。”

“回陛下,微臣最近的确是遇到一个心仪女子。”

“呵,大人好事将近,恭喜了。”

玄阳子又走到一武官面前,看了两眼,道:“这位大人,最近还是不要出门了,否则将有血光之灾。”

“屁!本将身经百战,还会怕血光之灾?”

“大人前段时间是不是刚刚剿匪归来,但我所料不差,这群人当中的匪首,应该还在潜逃,此人对大人心怀怨恨,其血光之灾,只怕与他有关。”

此言一出,那武将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那匪首在外逃窜,此事乃军机之秘,你怎么知道?”

“这便是观运之奥妙。”

玄阳子笑了笑,接着又看了几人。

所言无不精准。

众大臣看着他,一时惊为天人。

“陛下,这便是观测气运之奥妙,而天下气运,并非不可改,只要稍加运用,便可使帝国长治久安,乃至千秋万世,代代盛世!”玄阳子笑道。

“你观测众大臣之运势,的确有独到之处,但如此便想断言天下大势,未免儿戏。”明媚道。

“呵,既如此,那老夫便再向陛下呈上一言,老夫近来夜观星象,看到南方有血光漫天,凶星降世,如不出意料,十天之内,南方将有兵灾!”

此言一出,明媚目光一凝。

“若你所言不虚,寡人重重有赏,若胆敢欺君,纵然你是乾坤之境,寡人也有办法将你碎尸万段!”

“老夫不敢。”

“李将军,通知南方各州郡将领,加强巡逻,若有异常,立即汇报!”明媚淡漠道。

“是。”

“玄阳子,这十日,你便待在王宫吧,退朝!”

明媚转身离开。

不久后。

她来到梧桐渊。

看到明不言后,她褪下身为女帝的威严,来到明不言身后,给他捶肩推背,“曾爷爷,好久不见。”

“嗯,小媚娘来找我,是为了那玄阳子吗?”

“不愧是曾爷爷,什么都瞒不过您,您觉得那气运之说,可靠吗?”明媚问道。

“气运,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观测气运者可趋吉避凶,乃至判断天下大势,这的确是真的。”

明不言自己就会望气术。

自然也能观测气运。

这能观测气运者,少之又少,除了自己之外,玄元真人还是他看到的第一个能观测气运之人。

这玄元界第一个飞升者,的确有几分门道。

“如此说来,这个玄阳子还是有真本事的,那曾爷爷觉得,我应该如何处置他才好?”

“这个就由你自己来判断吧,不管结果如何,都有曾爷爷给你兜底呢。”明不言笑道。

“呵,有您在,我自然是放一百二十个心了。”

很快。

十天之期将至。

这一日。

一则消息传入王宫之内。

南方江州,有魔族余孽,蛊惑民众起义。

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些年来,魔族余孽潜伏暗中,虽然不足为惧,但时不时出来蹦跶,让人厌烦。

而这一次,魔族蛊惑民心,组成起义军,想要在江州掀起战火,所幸江州这段时间加强了戒备,发现得及时,在对方还未造成太大伤亡之前,便将其镇压。

而经过这一次事件。

玄阳子的预测之能,再次让众人大开眼界。

王宫大殿内。

明媚看着玄阳子,淡淡道:“玄阳子,你可观测天下气运,预测吉凶,实乃大才,你想要什么?”

“回陛下,老夫想在王都以及各州建望气台,为大梁观测天下气运,请陛下恩准。”

明媚沉思了一会,淡淡道:“准!传寡人旨意,封玄阳子为大梁国师,监察天下气运!”

“谢陛下!”玄阳子微微一笑,随即说道:“回陛下,老夫还有一物要献给陛下。”

“哦,还有什么宝物?”

“陛下请看。”

玄阳子拂袖一挥,一柄金色日轮腾空而出,散发着淡淡金芒,正是他前不久在福地内抢走的宝物。

“此物名唤大日金轮,经过老夫炼制,具备镇压气运之效,只要将此物悬于宫门,便可稳固大梁气运,增强陛下龙气,此外,此物还是一件攻伐无双的至宝,有此物在,陛下持之也可纵横天下!”玄阳子道。

“你有心了,此物,寡人便收下。”

明媚看着那日轮微微一笑,将其收了起来。

炼化一番后,便令人将其悬于宫门。

接着,她便感应到自身龙气更加稳固强大。

看来玄阳子所言非虚。

这大日金轮,的确是一件气运至宝。

有了玄阳子的加入,大梁如虎添翼,观测天下气运之力,非常玄奥,让大梁往往能料敌于先,抢占先机。

大梁天武四十七年。

玄阳子在王都建立望气台,耗费大量财力,物力。

望气台成型之日,金光冲霄,一片祥瑞。

而在当日。

玄阳子观测天下气运,得知北方有异兽作乱,明媚派人前往镇压,在异兽还未造成太多伤害之前,将其击杀,使得玄阳子在大梁的威望进一步提升。

大梁天武五十年。

玄阳子判断大梁南方,将有旱灾,如若不管,到时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明媚提前派人前往赈灾。

在旱灾来临之前,将民众转移。

大梁天武五十二年,五十四年……

玄阳子接连好几次精准预言。

使得大梁躲过了几次灾难。

虽然就算没有玄阳子,以大梁底蕴也可度过,可有了预言后,还是可以省去不少人力物力。

就这样。

玄阳子在大梁威望日渐提升。

而各地望气台,也在不断兴建。

甚至有人开始将玄阳子与武神相提并论。

将其称为,大梁双壁!

对此,明不言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说什么。

转眼间。

又是十年过去。

冬季,大雪漫天。

而也是在这一日,明不言心有所感,眼中露出一抹喜色,身影迅速消失,来到千里之外的一座城镇。

城镇内,行人们裹着棉袄,来来往往,准备年货。

在一个宅子内。

一个妇人的哀嚎声从房间内不断传出。

门外。

一个男子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显然,屋内的妇人正在生产,而男子正是妇人的丈夫,此时,屋内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男子脸色一喜,连忙走了进去。

屋内,一个中年女子抱着一个孩子。

“回老爷,是一个小千金。”

“小千金好,小千金好……”男子呵呵直笑,然后看下床上大汗淋漓的妇人,上前宽慰。

“夫人,辛苦你了。”

“不辛苦,老爷,我想看看我们的孩子。”

“好。”

男子将婴儿抱到妇人面前,妇人满脸慈爱,说道:“老爷,咱们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让我想想……”

男子当即冥思苦想。

而在暗中观察的明不言微微一笑,拂袖一挥,一股盎然生机扩散,一时间,屋内几盆牡丹花蓦然绽放。

男子看得惊了,“怎怎么会这样,这大冬天的,这几盆牡丹花怎么就自己开了呢?”

“老爷,这或许是上苍给我们的提示。”妇人眼前一亮,“这孩子,不如就叫……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