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858章 张瓅登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这次不仅仅是唐顺之、张景贤的调动。

最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人事安排竟然是王良臣。

没错,就是沈默的女婿,那个曾经带着沈玞上门提亲的大宗师。

沈家虽然被抄,沈默被软禁,但沈家这么多年在东南的经营不会因为沈家的破败而消失。

沈默、沈翰两任阁老,有多少门生故吏?

沈家倒了,他们也全都惶惶不安,生怕最后反攻倒算,最不济也会被朝廷排挤在外。

这时,徐嵩的政治智慧就体现出来了。

他首先从南镇抚司大狱中,亲自将王良臣接了出来,随即以太后的名义诏谕天下,将王良臣和沈家做了切割。

而且……最妙的是,顾守元提议,让王良臣不必跟沈家妇和离,并且还将沈家在松江的宅子送还给沈家的这个女婿。

有了王沈氏,那沈家的门生故吏自然而然就会以王良臣马首是瞻。

但把沈家的祖宅送给王良臣,又在某种程度上离间了沈家和王良臣的关系。

王良臣接下来,除了向新朝廷靠拢别无他法。

别说这件事顾守元干得脏,这在政治斗争中已经很温情脉脉了。

而且这事办得漂亮,据说王良臣刚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江西、广西、四川的布政使就上书朝廷,请蜀王尽快登基以安天下人心。

……

宿州,当戚继光率领大军已经抵达砀山,徐鹤还在宿州没有北上,他手书一封,着戚继光为首、辛潢为辅,两人率领大军直接攻打归德府,他自坐镇后方调运粮草。

到这时,丁聪等人才反应过来,原来徐鹤这次率军攻打归德其实还有一个目的——

他是来给戚继光压阵的。

由新朝的红人亲自压阵,众人再次刷新了戚继光在徐鹤心目中的地位。

从最初的谢鲲弟子,到运筹帷幄的猛将兄,现在看来……,朝廷,或者说徐驸马这是奔着培养戚继光成为方面大将而去的呀!

想通了这一点,脑子活的,比如辛潢、丁聪等人,已经开始对戚继光言听计从,全力配合了。

脑子不活的虽然黯然神伤、自怨自艾,但也摄于戚继光之前在安庆露的一手不敢造次。

戚继光果然骨子里就有名将之姿,徐鹤仅仅在宿州呆了十来日便接到了前线送来的好消息。

原来,戚继光在到达归德后,并没有围城攻打归德,而是带着所有骑兵轻装绕过归德明军重兵把守的夏邑,然后一路不停继续西进,到达归德后,他再次出人意料地越过归德府城继续向西不知所踪。

归德的明军傻了,他们连忙将有过路魏军的事情通报驻守开封府的明军,让他们加强戒备。

果然,不久后明军在兰阳(今兰考)北的黄河岸边赵皮寨发现了这一队魏军的踪迹。

开封明军见魏军搜刮船只顿时大惊失色。

原来,就在徐鹤等人走后,卫辉被明军攻破,明军杀死璐王世子,将璐王百余年来收集的财宝抢掠一空,然后将璐王府的所有粮食装船运往淇县,作为京畿南部明军的粮仓发运点。

如今明军正在京畿附近跟鞑靼人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若是断了粮草那可就麻烦大了。

开封府明军赶紧派人前往北岸陈桥渡口,想要阻止魏军北上。

但这些人刚刚出城就被埋伏在此的魏军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战伤亡、被俘两千余人!

开封本来就是明军中比较安全的地方,突然一战损失这么多人,明军开封守将吓坏了,连忙向荥阳和归德求援。

归德守将不傻,他当然害怕被围点打援。

于是他派出了投降的睢阳卫前往救援。

睢阳卫在杞县,正好在归德和开封中间。

睢阳卫的兵马距离开封仅仅有一日路程,戚继光得到消息后从赵皮寨上船,出现在长垣后便再次消失在开封守军的哨探视野中了。

这次开封府的明军彻底慌了。

长垣之北就是滑县,再折转向西就是淇县,这果然是奔着淇县的粮草去的啊。

睢阳卫奉命渡河前往增援淇县,荥阳赶来的明军不敢大意,于是留在开封府协防。

可就在大家以为戚继光真的带着骑兵前往淇县的时候,其实戚继光早已带人转而向东南曹县的方向进发,他现在在曹县的黄河边偷偷驻扎,然后令大军自砀山直逼夏邑。

夏邑本来就是个小县城,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很快就被明军一万多人连续攻打一天一夜,明军夏邑的守将吓破了胆,开城投降了。

第二日,魏军马不停蹄直接杀向归德。

归德府因为调走了睢阳卫,南边的武平卫也被魏军一部牵制,故而它倒变成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了。

归德府的守将见这不行啊,赶紧把睢阳卫叫回来,并且让开封府的明军也赶来增援吧!

就在这时,一直隐藏在考城附近的戚继光部突然渡过黄河,在野鸡岗附近先败睢阳卫,再败开封明军。

归德府的明军哪里打过这么懵逼的仗,全程都被人牵着鼻子走,莫名其妙就败了。

于是,开封、归德两府一日而下重归魏廷。

接到这个消息的徐鹤也难以置信,这是什么神仙操作啊?

让戚继光去打归德,他倒好,直接打下了归德、开封。

这意味着什么呢?

也就是明军从河南被一斩两段,一段是京畿、山西。一段是老巢湖广、河南。

只要魏军能够死死守住两地,湖广、豫南旦夕可下。

也就在此时,山东也同样传来了好消息。

秦烈、周弼率部在巨野大破捻军,捻军投降者两万余众,兖州捻军余部逃亡济南,兖州被朝廷收回!

两军大胜的消息传回金陵,正好遇到蜀王张瓅登基为帝之际。

朝野振奋、士民归心。

天下改元绍武,绍者,绍复先王之大业;武者,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用绍武做年号正说明了朝廷坚定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绍武帝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召徐嵩、顾守元、王良臣、原南京都察院都御史王顾泽、从北京九死一生逃至江南的李希颜五人同时入阁。

这其中,徐嵩、顾守元、李希颜都是自己人,内阁票决完全没有问题,但也照顾了其他各方势力,可以说,这个内阁的人选,是绝大多数魏国官员都觉得能够接受的。

除此之外,朝廷还宣布了一件大事,以山阳侯薛举、德庆侯严云、宁国侯毛袆等勋贵为班底,重开大都督府,山阳侯薛举为大都督,德庆侯严云与宁国侯毛袆为都督同知。

徐鹤为副都督兼南京守备。

另外,徐鹤卸任礼部侍郎衔,擢升为翰林院学士,经筵日讲官。

其余各官民士绅人等俱有赏赐。

接下来是第三道旨意,据说,这还是刚刚登基的绍武帝亲自口述的。

大意是登基大典简办,一切等重回北京,安葬父兄之后再正式登基!

一时间,南方厉兵秣马,虎踞金陵,窥视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