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贾子安重夺解元 林府面逢林如海(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八章 贾子安重夺解元 林府面逢林如海(中)

前次江南乡试,榜上一二名,因舞弊早早下狱,贾峥原为第三,视为第一。

这次覆试重获第一,含金量毋庸置疑,乃当之无愧的“解元”!

“在下也恭喜沈兄、朱兄,任兄……”

贾峥目光从覆试榜上移开,向沈之远等人回礼道。

这次覆试中,除过赵升一人外,余者莫不榜上有名,也就意味着通过了覆试考核。

而于皇帝旨意,顺天府的江南覆试,这次足足刷掉了二十人,不说这二十人在前番乡试里皆有猫腻,但如赵升之属,确是发挥失常。

来到赵升这个沉默的友人面前,贾峥宽慰道:“今次覆试,赵兄虽有失误,但赵兄勤奋之至,将来得中进士,也是早晚而已!但以此间考试,算作磨砺,可以平常心待之!”

赵升年纪只有二十八,出身乃是江南地方小地主之家,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科考,但一路过关斩下,闯入乡试,亦让人感叹。

其人平日也算豁达,行为处事相对果断,在接受这个现实后,道:“多谢子安,还有诸友开解,但以此,赵某决定不日就返回金陵,以备下一次考试!”

赵升显然主意已决,贾峥出言挽留,也是未果。

少许,一大堆江南士人就来到了贾峥面前道贺。

就在这榜下,负责张榜的官吏,另大声相告,以江南覆试,不行宴席,但个中考官,举荐,含试卷之属,当有张贴。

贾峥这个覆试第一名所做试卷,自然成了关注焦点,

当摘录的试卷,分做贴出,上有举荐之人签字评价,没离开的士人,自是争相观之。

这群江南举人们,特别是在看向贾峥所书后,惊叹声不止,那是心服口服!

沈之远、朱琨等同窗友人,也是相继叹言。

“子安所书,果真是贴中题目实事,内中道言,也是我等所不得想耳!但以此覆试第一,无人能做质疑!”

“然也,今次我等乃是重考,但一如乡试,如座师,房师者,不可不往拜见,不如选以子安为主,共做拜见!”

有一人这么提议后,榜上有名的五十名江南举人,纷纷点头,隐决定以贾峥为首。

贾峥也没有推辞。

考试之后,拜访主考官,举荐官吏之类,这也算是认师门。其中师长,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来亦可作为官场上的助力。

这在三月前的江南省乡试结束后,一应举子就参与过,可惜的是,因舞弊之事,让朝廷震怒,最后从主考官往下,全都被撸了一遍。

而今次之实际主考之人林如海,在江南就广受好评,又是朝廷新贵,一应士人也乐于拜见。

不同于其他人,贾峥则更多关注了这同样推举他试卷的考试官牛大量,心知在拜见林如海后,也当去面见这位未曾闻名过的房师。

最终,于贾峥道言下,将拜访座师的时间,放在了三日后的休沐,于此,还要提前为林府递去名刺。

“贾解元何在?圣上有令,召江南乡试、覆试第一名贾峥入宫见驾!”

一队穿着盔甲的禁军兵士忽然到来,随之一道声音响起。

在人头涌动间,所有人都为贾峥让开了道路。

耳听来人所言,眼见贾峥背景,各显羡慕,莫不知道贾峥的“解元”之名,算是坐足了!

而这,也是贾峥二进宫!

就在贾峥为宫里所召,其他人离开贡院不久,一些报喜的报子也都按照地址,专门挑于神京有住处的人,前去报告乡试重考之名次!

此虽非顺天府地方考试,也非会试之属,但这些报子就专门是做这等“生意”的,闲着也是闲着,在同贡院一些小吏告言后,敲锣打鼓,正好赚取一些外快。

……

午后。

荣国府,贾母院。

正是白日暖阳时,气温升高,人于外面晒太阳,也是舒服的很。

贾母就叫上儿媳,外有孙女,外孙女等人,在太阳下打起了牌。

元春封妃之后,贾母的笑容,比往日更多了些,甚至多赏赐了府中下人一些钱财。

刚打完一句牌,听着邢夫人又说起了旁边东府事,贾母笑意变浅了些。

“老祖宗您是不知,东府峥大爷自从入府之后,定的那些乌七八糟之规矩,且说是刻意赶走府上老人,这都在神京圈子里传遍了。以这两日,不少人都说咱们贾家刻薄……”

邢夫人添油加醋说了一大些,王熙凤抬头看了眼,那双丹凤眼垂了垂,道:“我倒是听说,那东府峥老爷为人宽厚,可没有强加赶人,愿意离开者,还有钱资拿,也会得了卖身契。但闻这神京各府上,谁家是这般赶走奴仆的?反倒是道听途书的多了,也就越传越离谱了!”

面对邢夫人,王熙凤丝毫不惧。自丈夫贾琏选中,不日将入营后,邢夫人面上看着担忧,然私底下阴阳怪气的可不少,如此一来,她自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而王熙凤也不是单纯的为贾峥说好话,乃有指桑骂槐意,特别是荣府中,一些仗着各自主子身份,偷鸡摸狗的可不少。里面一些手,甚至伸到了她掌控的账房里。

今儿宝钗、薛姨妈等不在此地,林黛玉倒是同贾宝玉,迎春等,坐在旁边小桌子上,心不在焉地打着牌。

东府里发生的事,在西府内,呈现两极分化场面。

很多同西府有交集的贾府奴仆,自是借机想让老太太出面,压压东府峥老爷入府后所行,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特别是在贾家眼看着要更为富贵之际,自舍不得离开。

但同时,东府要求之严,让人喘不过气来,还将自家犯事奴仆抓去送官,一时不知道让多少做了恶事的人,心惊肉跳。

数日之内,宁府仆从就锐减到四十多人,其中月钱更是锐减,用东府峥大爷话说“府中亏空之大,当从他开始,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贾母听着儿媳和孙媳妇论道起来,想起贾峥这个“刺头”,关乎东府没怎能想管,还没接过牌说两句,丫鬟鸳鸯就来到身边,道:“老祖宗,林管事传来消息,说是东府峥大爷得了覆试第一!而今又被天子召入宫里,那报喜的人,且正处在府门外……”

这话一说,院子内顿时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