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钟取死不可救 凤姐弄权拆姻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钟取死不可救 凤姐弄权拆姻缘

第168章 秦钟取死不可救 凤姐弄权拆姻缘

方听完时,根据“延国公府”和“郑家”这些关键字,贾峥就大抵猜到是谁了!

说来大顺太祖皇帝昔日接受归附的延平公之部,在此之后,天下初定,而鸡笼岛等地,依旧为郑氏内部把持,只不过名义上复于朝廷。

至于郑家之属,本就派系林立,而延平公当时选择归顺,自然有受到极大压力,更多是自身选择。

不久,大顺太宗皇帝登基,恰逢延平公病逝,为保鸡笼岛和南洋安定,再降恩旨,防止了内部海战。

后几十年时间,一直到昌元帝登基,郑家势力有所滑落,但在鸡笼岛和南洋一带,影响力仍在,为防范郑家会有叛变,太宗皇帝开始,延国府承爵人,嫡长房一脉,自当留于京师。

这般行为,也是为了约束,实为“质子”!

但不同于贾家,当年太祖皇帝感怀延平公郑成功所领部的及时转向支援,赐爵罢,郑家爵位属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即如同当前的北静王水溶一般。

而郑氏,内附朝廷,世代为商,含郑发这等旁支,百年过去,于商贸方面的投注,非常庞大。

郑发有言,郑氏嫡系,商贸都有做到英吉利等地,并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积累,早有突破了洋人在海运上的封锁,形成了较大的跨国家族。

论到延国府公子,唯有处于神京的当下延平公之长公子,亦是国公府独子郑方!

那日在城外校场,勋贵子弟一起,贾峥与郑方有过一面之缘。但感其人在听到他名字后,很是健谈。

可依他几日前,同往校场报到记名所知,一应勋贵子弟,除了元宵节休沐一日,余者正常都要待在校场,难道这位延平公之子,学着琏二爷“翘课”了?

然按照贾峥所知,延平公传有数代,每代家规都很是严格,努力不触怒皇室,不触犯律令,为的就是保证郑家主脉能好好延续下去,此间家规,也是郑家老祖宗当年随太祖皇帝入京,交了兵权,安心为官后留下。

时下的延平公同样治家严格,郑方显然不会如此。

“不知郑公子打算何时与我相见?”

贾峥留步问道。

延平公府,于朝中并无实权,唯有在海上,还有在西洋有些人手,此亦不会为皇家忌惮。

相反,大顺想在同英吉利等西洋列国谈判中,取得优势,还需要依托郑家这等对待开拓者!

他则有心了解更多现时代的西洋技艺,最好能将“瓦特”等时下西方科学家“请”过来……从大的格局上讲,自是为了华夏大地和世界工业发展,郑家且是个适合的合作对象。

“国公府的公子传来话,说是想在上元节同子安你见一面!”

郑发同郑方隔了好些远亲,有关系,但并不深厚。

那日为延国府的管事寻上门,他也只是传个话。

不过,根据城外建设工坊传来的个中消息,郑发有一些猜测……

“如此的话,上元节的请柬,为郑公子去一封,于郑兄看来,延国府这位公子是为何事?”

贾峥望向人来人往的行人,心思间问道。

“年末时,子安你放出消息,以请江南匠工,而备用火机行做制造……后有延国府仆人过路打探,想来其人是为了此事!于此,我倒还有一事想通子安相告,事关那位秦家公子!”

郑发行事实诚,言语道此,于贾峥认真倾听中,将秦钟的事情说了下。

看在秦家没落,秦家姐弟无路可走,贾峥只是为秦钟找个活计,顺手接济一二,另免得宁国府为此落下恶名声。

但没想到,开年后,秦钟就神出鬼没,于工坊处事稀少,唯有秦可卿认真处事,并教授一些女眷……

贾峥将此事记下,未有当众问询什么。

离开商号,即将铁牛叫到身边,嘱托了两句。

待回到西城院舍,与一众同窗交谈了课业事。

开年之后,那日宁国府相见,沈之远代表其他人等,坚持交付了一定钱财,言之过去时日,还有将来一些时日,于此居住的“房租”。

常言亲兄弟明算账,读书人的骨子里亦是多显自尊自爱,在此方面,很是坚守,贾峥只好收下。

同时,与沈之远等人的平日饮食,贾峥为仆从示下,一直按照他在江南时,所规定的营养餐进行,以保证学业外营养跟上。

距会试还有不过一个半月,即是来到院舍,这群同窗们依旧在模拟备考,带着于未来的期待,亦有中进士的执着。

……

宁国府前。

贾峥坐着马车,途中停留一处茶楼,至从西城回来时,已近日落。

听着铁牛道述让人寻去打探的秦钟之事,贾峥若有所思。

秦钟这段时间鬼鬼速速,不同年前在宁府停留时的那般落魄,还寻了些狐朋狗友吃喝玩乐,可见他推测的不错,秦业自知难逃一死,为这儿子私底下留有钱资。

不过,笼罩整个朝堂地方的“秦业案”过去不久,秦钟就敢如此张扬,实乃取死之道!

他上次所为,已算是仁至义尽,没有闲情逸致,再救助之。

“此事就这样罢!铁牛你明日为郑老爷去话,就说工坊事不可荒废,当寻另一人补充。此外,为匠人之制造发展,其中奖励当依次加大!”

贾峥话毕,于门口穿着朴素的门迎声中,还没踏入,忽然发现几个尼姑急匆匆地于隔壁荣府角门处离开。

走在前面的人,贾峥印象深刻,正是那水月庵的静虚师太!后面一路跟着相送之女子,正是王熙凤的丫鬟平儿!

自从水月庵被毁后,水月庵的一应尼姑们,时暂居于铁槛寺,这也多亏寺庙内的色空主持收留。

红楼里,贾峥于此之印象,是关于凤姐儿拆散那起姻缘之事……而这起事情,以贾峥现在于朝野格局,还有王家贾家牵涉看去,并不是那么简单。

“年初与荣国府分开,荣府上他人作死,自求多福罢!”

贾峥扫了眼,就没再关注。

而丫鬟平儿本有些心虚,在送尼姑离开时,注意到隔壁东府老爷视线,其急匆匆回了院子,且将此事告诉了凤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