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神京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一十二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神京花

第213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神京花

乾清宫。

这夜的宫内,同样灯火璀璨。

明日就是殿试榜单张贴之时,世人们亦将知道这次殿试的名次。

但按照朝中规定,读卷官在拟定前十名的试卷后,当入宫,请皇帝钦定。

今日,正巧宫里将名次定好的日子。

养心殿内,大顺天子正安静地坐在龙椅上,耳边传来读卷官张维抑扬顿挫的声音。

在听完张维将十个士人的试卷读完后,有些困乏的昌元帝,空自饮了一口茶水。

时下的试卷,还是糊名,并没有将之拆开,故没有人知道,哪一个试卷,会得皇帝心意,被列入到一甲之内。

于是乎,可见养心殿内,变得落针可闻,数名读卷官,莫不等着皇帝钦定。

“方才张爱卿所读的第六卷,其中所言,关乎国计民生,外有洋人战事,很是详细,深得朕之心意,可列为第一!”

“微臣等遵命!”

昌元帝金口一开,余者莫不应声。

“那第四卷,坦言商贸,又论辽东,西北之况,可为之周全得体,此人可为第二!”

“第三卷可为第三!”

昌元帝接着没有停下来,穿着常服的他,连续道言,将前三确定下来,也就意味着一甲三名次,当是确定好了。

没有意外的话,这三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待明日告示,将为天下人所瞩目。

而士人寒窗苦读几十年,可不正是为了登科后?

“第四名,朕以为第八卷……”

一甲之后,后面七人则是二甲前七,昌元帝一一道之。

在张维记下,并让人将试卷拿来,随之就拆开,将其中姓名等诸信息展现在了眼前。旋即而做填写,于上诸名,很多人倒没有显露太多意外。

于此,昌元帝也有看到,面上微微一动。

现在就等明日一早相召之,前十则当入内亲近面圣,又称“小传胪”。

至于十名之后的名单,则需要连夜于内阁填名……

其中经过,大顺同前明有一些流程细节不同,但早成规章制度,故一应人等,等着规矩办事就是。

……

次日一早,两百多名贡生们,再度召于太和殿外。

殿试排名已出,榜单之先行相告,当于此进行,后按照顺序,才能步入太和殿,面见天子。

时间还没到,但所有等待的人,都有些紧张。

贾峥继续站在前面,沈之远则处于末尾位置。

从后往前看去,则正巧能看到贾峥挺拔的身姿,平心静气的等候着。

对比而言,即便是老成的沈之远,才是身体都有些打颤。更有甚者,差点晕倒在台阶上,而守卫于此,维持秩序的兵士们,似乎早就知晓会有这种场面,一见有人晕倒,遂忙搀扶,往一侧站了过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心慌的情绪,不断扩散。又无人道言说话下,很多人都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咚咚!

终于脚步声从前方传来,还是一连串的脚步声。

此时恰也到了唱名张榜的时辰,继而,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但以来者的几名官吏,有人穿着锦鸡袍,有人是绣的是孔雀,更有绣的是仙鹤……由官服,遂可做出判断。

这数人,各为朝中一二三品大员!

殿试的名次来了!

为首的官吏,在同左右说了两句后,手中拿着写有排名的黄纸,也称之为“金榜”,渐渐走到了最前,其人身高将近一米八,不像很多文官那样清瘦,显得有些告状。

官吏那双如鹰般的眸子,一扫而过,于贾峥身上微微一顿,然后清咳道:“诸位都是国朝之士,得沐浴于圣恩之下,今有皇恩浩荡,前行殿试。

但无论名次,当记陛下之恩,将来为谋国事,为民生,为天下,为栋梁之才!”

这番开场白,大体意思是让参加过殿试的贡生们,以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做一个为大顺有益、遵纪守法的人。

说完这些后,留着长须的官吏,这才将手中黄纸展开,朗声念道:“辛巳年一甲第一名,贾峥。”

“辛巳年一甲第二名,王万里。”

“辛巳年一甲第三名,刘青山。”

“辛巳年二甲第一名,朱章文”

……

这次几乎所有参与殿试的贡生们,几乎全都处于上面。

分别是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

二甲一百一十一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一百二十三人,赐同进士出身。

幸运的是,沈之远名列二甲八十五名,得进士出身!

而贾峥,则是一甲第一,大顺状元!

也是大顺开国一百多年来,第一个从江南这等卷王之地走出,先取小三元,又取大三元之人!

“果然是贾子安!能连得解元、会元,以前次同我之交谈,我就知之大概率为第一!”

“贾子安才学非凡,又是勋贵之后,传闻得圣人所赞,前日得晓,似乎已备娶户部尚书林如海之爱女,将来前程一马平川,当做结交!”

“自大顺太祖皇帝立国以来,这是江南出的第九名状元,江南多才士,果然不可小觑!”

……

殿外虽无喧哗之音,但很多人望向贾峥的身影,内心马上活跃起来。

待这份金榜的名字念完,很多处于三甲的士人们,面上虽有失望,但大多数都是兴奋。

而金榜只有等天子召见进士后,才会为兵士,张贴长安门外。

“天子召见新科进士!”

以贾峥为首,所有榜上进士,开始重新排好了次序,并为官吏带领,准备再度步入太和殿,开始准备进行一应典礼,此乃大顺的“传胪”仪式。

所有新晋进士,都可朝拜皇帝。

步入时,于大殿前,能看到宫人们早备好乐器,只等贾峥第一个踏入后,钟声响起,随即响起来的朝天大乐,各有鼓、云、戏竹、拍板等各乐演奏。

殿前的升座等仪式,亦有开始,朝臣们穿着朝服相候,眼瞅着步入的进士们。

待天子华盖到来,处于御座之上,步入的进士们,手舞足蹈,自是向皇朝天子,行五拜三叩大礼。

此间大礼,不同于时下后金人中的三拜九叩礼,由前明洪武二十六年制,顺承明制,也就接受下来,且只有在官员三年一次入京朝见,外有殿试,传胪才会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