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林尚书明示黛玉 吴将军隔岸观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一十八章 林尚书明示黛玉 吴将军隔岸观火

第219章 林尚书明示黛玉 吴将军隔岸观火

为父亲林如海所问,黛玉将庙会上的一应事,大体讲了讲。

于其心里,实有些七上八下,但观父亲柔和的面孔,黛玉借机问出了心中的一个问题。

“爹,女儿想知道,宁府贾公子,是往辽东战前,非去不可吗?”

坐在椅子上,正听完爱女所言的林如海,为黛玉这么一问,并不显意外,而是出言道:“子安原本优秀,前同你所言,你没有反对,可见于子安也是认可。今你同他的婚事已定……我以为你会忍着不问其中缘由,但现在问起,为父即为你讲讲,此实乃子安自己选择的路!”

论及此,林如海向夜幕下的宫城方向看了眼,又朝向爱女道:“玉儿以为,子安是聪慧,还是愚昧?”

父亲这话……不是明显的吗?

林黛玉偷偷瞧了眼,担心他这足智多谋的父亲,设下什么陷阱,莫不是今日之会见,全数暴露了?

大顺虽然开放,定婚事的男女私下相见也不少,可多是长辈在一侧陪同,今儿两人之逢面,至少林府内,在黛玉看去,除了丫鬟雪雁,无其他人知道。

也或者,这件事根本就瞒不过去……

“贾公子当然是聪慧之人!”

“是啊,就如玉儿你所言,贾子安绝非愚昧之属,选择暂时离开翰林院,而为寻关系,向天子上书,以请免之,从长远看,这对于他的仕途,是非常有利的。

这其中,关乎之方面诸多,为父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待宫里出言,以令之总领一营人马,而看新营效果,此间有忠王之荐,也有宫里的期待,贾子安便更加不能推脱了。

料想当年,宁国公随太宗皇帝,两度远征女真,其中四王八公,各有竭力,而得功绩。天子以今日,意有想看到会不会有些预料之外的效果,而扭转乾坤……”

林如海说着说着,发现自己所言,渐渐关乎朝中一些斗争方面,此非是爱女所能理解的。

见爱女黛玉沉思,他话语一转,道:“玉儿尚未嫁到宁府,可是关系起了这子安?不过,你不必忧之,昔日宁国公的恩义,于辽东边军中尚存,再有其他一些关联,子安今往前线,只要不深入敌营,并不会有大的危险。

以此国朝青年才俊,即是宫里,也多生怜惜,但只要在战场上走一遭,以慰宫中之意,待子安归来,见其职权阅历,许将不用等太久,免于观政,即可外放为地方主官,此亦会成为将来能得重用的关键一环……”

林如海对贾峥的未来,很是看好。

便是不论贾峥这新营,会不会弄出什么名堂,只要无过,待战事结束,安然返回,凭之数度为朝中谋,简在帝心,将来于朝中的成就,也会比他高!

试问这朝野的文臣武将们,哪个能像贾峥一样,如此年纪,得中状元,又得皇帝数度相召问事?

可以说,在贾峥之建言,能解决皇帝困境的那一刻,其中起点,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如此圣眷,又有才华,解决问题之能力,其中视野甚至远超多年的官吏,诚可为栋梁!

林如海之言,也是给爱女吃上一个定心丸。

爱女玉儿之所为,不需去问,林府中事,他这个林府之主,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而以贾峥能这么快将他的女儿给拐走,林如海内心还是有些复杂的。

遥想当年,他同玉儿之母成亲之时,当也是让人怀念。

林黛玉尚不觉父亲之感慨,思绪一动,即宽心不少,也清楚在定事之后,自己的父亲,断不会让贾峥深陷危境……

……

城外,新营驻守之地。

此地距离吴安所领驰援主力部,距离并不遥远。

来援的各路兵,同为京营人马隔开。

而依照朝中命令,待专门过路神京的地方援军出征之日,大顺天子还当于此检阅之。

时已是深夜,在其他各营巡视之时,白日刚从各路人马中,挑选出的一部分人,组建之新营,格外引入注目。

大将吴安,时正处于中军大帐,以此地势之高,能更好的看到各营情况。

“回禀将军,今日所设之新营,其中兵士不满勋贵子弟之统领,而今正在闹事,可需大营去人马,协助维持秩序?”

副将王成,发现主将来到帐外远眺,若有所思,便是其他各路营地之所,也都向新营望去,且是看起了热闹,遂做问道。

王成这么发问,实见主将在收到一封信后,以白日之光照,而忧思情况会有闹大。

出人预料的是,穿戴盔甲,一张方形脸,带着浓郁广东口音的吴安,摇头道:“太尉所重者,可有简单人物。这宁国公之后,虽是初次步入军营,但绝对不可小看了,其必有过人之处。

此外,文若可有看过今岁的金榜?”

金榜?

这不是那些之乎者也的士人,科举之殿试所录吗?

士人于武人有着天然的优越性,但武人们,也有些看不起士人……

王成撇了撇嘴,道:“不瞒将军,末将跟随将军已有六年,自定河南之乱,后杀得白莲教覆灭,平生只喜这战场,未曾关乎所谓金榜!

这些考得功名的相公们,何尝认真对待过我们武人?”

说这话的时候,王成是带有几分怒气的,他们这群从地方赶来的援军,前以地方平叛,不论赏赐,军饷都没有发全。

而管理国家的,正是这些文人士大夫,其中贪墨,最多的也是这些人。且以地方动乱,叛贼们,也多言杀了地方官,抄其家而得财物。

但以武人,将身家性命全部放上,还得不到多少好处……

吴安似乎没有听到爱将的抱怨声,眯眼道:“这位宁国公之后贾公子,便是这次金科状元!曾得天子三次相召问事,又有李太尉之言,还是当朝户部尚书的准女婿……此间种种,这两日随便找个神京人就能知道。

且以今日相见,旁人许道之靠武勋和朝中关系,我却感受的到,这少年该是个做实事的人!

文若我们便看看罢,他会怎么料理这些兵汉子!”

“依将军所言,这位贾公子,还真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