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前线战事有大变 峥大爷斥琏二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五章 前线战事有大变 峥大爷斥琏二爷

第226章 前线战事有大变 峥大爷斥琏二爷

山海关,又称渝关。

隋开皇三年,始於此筑渝关关城。

但在前明一朝,由洪武开始,大将徐达于此重建,并名山海关,后经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此间共计六朝,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两百多年间,行做加强筑之。

然明亡之时,以大将秦良玉驻守,后有李自成等人,于此激战。

时过境迁,山海关重得入大顺手中后,各处防务,同有加强。

毕竟,往东数百里,距离后金人把持的建州便不远了。

贾峥随大部人马,离开神京,经通州停歇,一路沿着大道,向东行进。

时近五月,北方雨天渐渐增多,行程至遵化,就有遇到大雨,而做停歇。

话说这次往山海关方向补充兵员,以镇前线,吴安最终选择的路线,还是依靠长城而行。

长城之北侧,从太祖皇帝开始,于太宗一朝,有过三大北征,得复大宁府,直接将大顺国防,向北行做了扩展。

等贾峥于五月初五,赶在雨后,到达遵化后,还能看到长城以南,连绵的无名墓地!

昔日为保神京安危,大顺天子兴兵讨伐不断来南骚扰的鞭挞,后做收复故土。

其中所为,无数的将士们,将尸骨留在了战场上,只为保卫身后的大顺百姓们。

贾家族中所记,宁荣两位国公,曾经就在遵化驻兵,后出长城,扶摇数百里,以破敌军,并同各路人马,一道完成了太宗三大征的光辉战绩。

是日。

在大军停留休整一日见,贾峥以史皓、王鹏等将,留守营地,行做途中训练,特别是军械之使用配合,其人则为吴安所召,步入遵化城,以论兵事。

距遵化城往东不远,就是大顺按照前明规格,重建的三屯营。

三屯营历史悠久,前明大将戚继光,就曾居于此,主持军务。并于当地任上,十六年间,加固长城防线,即使延续到本朝,依然享受其中助力。

贾峥带着铁牛、王二等十几名亲兵,步入城中,正看到一队队兵士急促而过,按照那过往商客所言,此正是三屯营人马。

“山海关一带传来消息,说是那后金人,徐晃一枪,时冲杀来广宁,后面就是锦县了,若是锦县一破,后金人兵临宁远,那山海关就危险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前线的战况,这些走南闯北的商贾,消息最是灵通。

贾峥入城,只是买了那行商一点绸缎之物,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消息。

不出所料,后金乾隆帝之目标,果然是明确的!

最终目的,恰是山海关方向,欲行当年入关之计!

一旦山海关有失,那顺天府将直接暴露其中。

这次他向吴安建议,选择支援山海关方向,以往宁远,锦县前线而去,当是合适!

要是选择从北面路线,以五月大雨,行程必然受阻,很难对后金兵力,产生直接阻挠和压力。

而吴安这次召集他们这些人,看来也是打算做出应对。

亦或者,局势比想象中还要恶化,皇子李圣恩从宁远,已有发来救援之信?

月前,冯紫英为之去信中,其人正处于山海关,行做军资接受休整。

至于主持广宁一带战事的二皇子,时处于宁远。

当时还有个好消息传来,即是趁着后金内乱之际,广宁东北方向的顺军大黑山大营,已有再度重建!

借助大黑山大营人马,可以直接切断后金人向前线的兵力运输,及粮草诸等。

但愿前线的情况,依旧能稳得住……

这次大部援军从天津卫,后过路顺天府,今至遵化,行程有些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所携军资之多,如大炮诸物,且于前线而言,乃是实实在在的物资补给。

贾峥心中思索,等来到府衙之时,发现几名有过印象的军将,正在等候。

而在这些人身后,竟有不少熟人,比如贾琏等。

贾峥扫了眼就看出来,这些勋贵子弟,该是借此随同,来遵化城中玩耍,以行兵事,却是被这群勋贵子弟,当做了游玩之属。

如此扎堆,难道就不怕后金人探查到,来个一网打尽?

若是这些公侯府门的子弟,被后金人在关内的内应给捉住,那还真的是有乐子看了!

“呦,这不是峥大爷吗?峥大爷也来参与吴总兵的兵事会议了?”

“敢叫峥大爷?应该叫状元公!你等难道不知晓,状元公可是领了一团人马。以状元公的厉害,其所有一团千众,面对那后金人,可不是随便破之!”

……

贾峥一露面,好些个勋贵子弟,心里有些不服气,便开始当众阴阳怪气起来。

贾琏倒是没有直接挖苦什么的,这次放聪明了,不断与旁边一个长着三角眼,留着长须的将领,说到些什么。

看到贾峥走来,贾琏忙停下了话头,但目中已经带上了几分幸灾乐祸。

贾峥似乎没有看到一样,在向旁边几个与他颔首的军将,抱拳行礼后,看向假做随从的贾琏等人,他这才出言道:“军中前线,非是儿戏。我等各府上,或都相识,在此间,我就多言一番。

以宫中之命,让我等来此战前,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以报天子信重之恩,杀敌而建功立业!

昔以我等父祖,正是于此,杀得敌人胆寒,由此保住了大顺边地百年的安宁。

是故,与其在此地,逞口舌之利,远不如于阵前杀敌!

若是前线被破,不仅你我会死,我等家人,我等大顺百姓,无数子民,亦将遭受磨难……”

贾峥出言,根本不给其他人反驳的机会。稳稳占据于大义之上,方才嘲笑之属者,此时莫不变了脸色。

就连刚才同贾琏说话的军将,所看向贾峥的目光,都有变化。

至于琏二爷,此时的表情,也非常丰富多彩。

好一个贾峥!

原本想借助贾家在军中认识的人,好好给之上一课!

谁曾想到,以国家大义诸方面,贾峥一段话语,即让人印象大改,破了此中之局!

“不愧是宁国公之后!犹记宁国公当年,雄姿英发,战无不胜,得太宗皇帝称赞‘朕之肱骨大将’,今以宁国公之后,果不可让人小觑也!幸哉!”

忽然,一道畅快笑声,于后面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