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贾雨村驾临前线 神京城中有人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九章 贾雨村驾临前线 神京城中有人谈

第250章 贾雨村驾临前线 神京城中有人谈

话说这次战事,持续足足一年半的时间,为定辽东之土,并同吞并了高丽人所居的后金为战。此也是从顺太宗永兴十六年后,再度进行的长时间大规模战事。

此战为大顺朝廷调集山东、陕西、四川等多地兵力,可谓之历经变端。前期步步兵败,辽东都司大部失去,铁岭卫等东北重地亦然,女真主力甚至一度逼近广宁一带,距离山海关,足可望之。

及昌元五年末,昌元帝调整方针,及时想办法填充国库,又有皇子、亲信大将于前督战,内且安地方,杀贪官,除敌国内应,震慑宵小之流。外则安抚英吉利,佛郎机,罗刹国,并定安南士流……

内外之暂定下,才有扭转局势。

良好的环境,外加后金内部动荡,才有今日击溃敌人,以复故土,然向东北,辽阔的土地,还有苦夷岛未复,此亦是李顺,二破女真以来,未竟之业!

这次再度于广宁城的谈判,大顺这边,实还有昌元帝,亲做派遣来的兵部尚书贾雨村!

贾雨村到任兵部尚书大半年的时间,於其任上,大顺得以扭转颓势,其人在军需,兵力等多方面,同数议政大臣的商议,自是起到了很好的决策效用。而这其中,更离不开户部尚书林如海,夜以继日,於国朝财政的出力。

而此次议事,因大顺和后金双方朝廷的需要,多是一些主事文臣相议,贾峥也有参与过几场,在看出双方言语拉锯战,非以他所擅长后,后续就没继续。

因为现在已经是在谈条件,这战事大概率不会继续下去!

即便战事到现在,已经停滞,但贾峥所领人马的日常训练,并没有停下。

根据战前的军功,有李圣恩,吴安等人相助,无人敢克扣,而行上报后,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大多数兵士们,当做跻身中层军官之流。

这些人,积累了丰富的兵事经验,又有火炮、火铳之认知应用作战,只要朝廷公正用之,将来自会成为军中的中流砥柱。

史皓,马烽等,本有勋贵的加成,这次能活着回去,外有跟随贾峥的军功,于此历练间,想以宫里必会加以重用之。

至于自己,贾峥根据林如海的书信,还有贾雨村到来当日,所邀之言,亦然清楚,因朝中的一些情况,他回京之后,大概率是被外放为国。

或许,等朝中风波得平,会再度召入京师。

这等处置,实际也是贾峥愿意看到的。

在辽东的战事中,不说神京,尚有人传信,但于明教,可是没有丝毫的讯息传来。

到时候,能离开神京,不为太多人注视,可以于地方为官外,好生料理下明教的发展。

此外,有郑家,及朝廷之相助,寻来一些洋人技术人才,也可在蒸汽技术方面,行以更多背后的推动。

……

十月初的神京,但比往年更冷一些。

南城的一处小酒馆里,几名小商贩,借此时间,正是小酌而取暖。

旁边的花楼里,作为神京的金窟之所,亦不断有人往来,进去听听曲,或掷千金,以得美人一笑。

再观街头,一些商贩们,则在大声叫卖热乎乎的烧饼。

神京很大,不同人有不同命。

但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街头巷尾,无论是做什么的,多数都在交谈前线即将结束的战事。

“我大顺之部,且将后金之部,大破数百里,但观此战!终以我大顺胜也!”

“杜子案,何以往脸上贴金,谁又不知,为了这番胜利,顺军伤亡了多少……”

“你等何以做此议,如何不论论这次在前线杀出的一些大将之才,我首推神武将军府的公子冯紫英!”

“冯紫英确实了得,常年将门虎子,其早从去年,随同二皇子远征,先后经历广宁之战,秦峰之战……多有获得胜利,这次若是归之,必受重用,其战功卓越,如此年纪,当是少见。

不过,我以为荣国府四品……现在已是得升为三品丰国将军,今科状元,贾峥贾子安更以为首页!”

“年不到弱冠,以其行为,确得文兄所赞之第一!对了,沈兄,朱兄,我听闻你等同那贾子安相熟,可知其人如何?”

同於南城的一处食肆里,数名今得幸补上京中各部,或以顺天府,及临近县衙官吏的一应江南乡党,借以休沐,正在小聚。

贾峥的同窗好友,沈之远,朱皓,恰是处于其内。

众人说起了贾峥,朱皓早就等不及,那张大嘴巴,当即张开,红着一张脸,高声道:“若是论起子安,我等一路从院试开始,一路走来,岂会有不熟之理?

话说在临西府求学时,我就看出子安将来必成大器,果不其然,得中三元,今于辽东,行有文武之势,果得大功!”

朱皓通过个中关系,现在有幸在大兴县府衙为县吏,今次道言,可谓之意气风发。

若非家中的书信,还有个中安排,他早就跟着贾峥,一道往军中效力了。

沈之远情绪含蓄,但也忍不住感叹一番。

去岁末,先后入神京,以准备会试。

至今十几人中,能留下来者寥寥,这其中,当属贾峥之名声最广。

而如郑发,也凭借助贾峥作为,大力研究那火机之器,而得工部之召为吏。

人之机遇,各有千秋,时机之下,只有把握才是!

“朝中传出消息,议和之事已定,后金当归还我大顺东部之土,另归数城,其都城辽阳,许也将行迁都之为。贾子安等,当夜归朝也!”

一名士子,不禁感叹道。

就在此地食肆不远的一处花楼里,胡三娘但也听着来此欣赏舞艺的客人,道言其事,这位尚留守神京的明教核心,却是在思索自家少主,何以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老教主陈道人,前两日再度来到神京,观之气息微弱,当时前番寻人比武,有重伤在身,时为强弩之末。

今次来此,许是打算将明教,正式交付少主手里了。

从去岁的神京剿灭后,明教之声势,已然销声匿迹,但胡三娘清楚,今日之明教换了皮,当比之前更为广大。

这其中所有,全赖那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