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五十八章 醉里挑灯看剑光 贾峥归府面贾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八章 醉里挑灯看剑光 贾峥归府面贾敬

第259章 醉里挑灯看剑光 贾峥归府面贾敬

但观荣府的纷争,见得越多,这次北面之行,越发成熟后,薛宝钗不知道自己何时升起了一种厌恶之心。

等到丫鬟相告,一应饭食备好,众人才围着贾母,向餐舍而去。

贾宝玉终于寻到了机会,看向走在中间的宝钗,道:“宝姐姐可算是平安回来了!赶明儿,我们和其他几个姐姐一道,正好一同打牌去!”

迎春见宝玉的玩心大气,而宝钗经过这些日子的奔波,人瘦得很多,显然需要休息,即打断道:“宝妹妹这才刚回来,你看都累瘦了,且宝二爷明个,还要按时去进学,待明年正月十五戌初,贵妃娘娘从宫里出来了,大体还要考问学识,宝二爷到时候,可不能出岔子了!”

迎春作为大姐头,此时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便是宝玉想到进学,又见宝钗疲惫神色,无奈叹道:“好吧!那便等着过年,好好耍耍!”

“唉,对了,隔壁峥哥儿可不是回来了?不如吃了饭,一道去府上凑凑热闹……咦,薛大哥怎么先不见了?”

但闻贾宝玉再度道言,迎春等,看了眼前面的王夫人,心道宝二爷真是不安分。

至于薛蟠,那还用说?

当时这边见了妹妹,那边就迫不及待去宁府上,看宁府峥大爷了!

……

宁府内。

贾峥也才刚刚回来。

待他马匹,为仆从牵走,以早早相待的二宝,还有晴雯等人口中,这才得晓,宁府的敬太爷,恰巧今日也回来了!

贾敬的突然回来,显然是正好算到了贾峥归京的时间。

若说没有事情,自不可能。

思衬间,贾峥已经想到了几种可能。

等到达堂舍,衣服刚换掉,贾峥就去见了贾敬。

对比年初所见,贾敬苍迈的更多,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

而贾峥敏锐的感觉告诉他,这屋子里,远远不止他和贾敬两人。

见礼之后,他下意识看向一侧屏风,不一会儿,一穿着道破,白发苍苍的老头,就出现在了面前。

“不错啊傻小子,这段时间,你即便在前线杀金贼,也没有忘记练习内功,你的功力,看来大有精进,否则也不可能在后金之主的重重护卫下,差点得手!”

“能伏击并刺伤这后金之主乾隆,当真是完成了我未曾实现的梦想。

既然如此,我也能放心将此一切交给你了!”

出现的正是陈道人。

陈道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避着贾敬。

宁国府本就是和明教一条船,有贾峥的接手,贾敬行做押宝,看似两者有了一应交易分割,但实际已经连为一体了。

贾峥行师徒之礼,深深一礼道:“这都是师父之前教得好,可惜乾隆实在太过谨慎了,我想他身边的高手,也绝对不止我看到的那些。

而让他有了谨慎,以后刺杀也好,将更为困难!”

陈道人却是难得谦虚道:“比不得,比不得,要说当年,我可没有你这么厉害,不说这些事,今日当着敬兄弟的面,我有些事要告知!

敬兄弟之寿命,同我一样,本也不长,我今次用内功为之驱除一些体内杂质,也只是能续命大半年的时候,正巧你那婚事,也该落下了!

至于老头子我,上次去了一趟倭国,寻了避世的老友打了一架,也带了一些东西回来。

这次来见你,大体也是你我最后一次相见了。

过两日,我将回往太山的道观里,於临西老宅子,我留有一些东西,你自知道该怎么取!”

贾峥只第一眼,就看出陈道人的气血匮乏,如果按照之前见面所感,陈道活个一百岁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因其本身就是医术高手,其中养生之道,远超常人。

而出现了现在这等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在倭国遇到的情况,断比他短短几句话叙述的,可要复杂很多才是。

此外,陈道人平时行事,看起来疯疯癫癫,但实际非常有分寸。

既然这么说,其人之意,乃是想自己给自己安排后事。

“师父……”

知道贾峥想要说些什么,陈道人抬手制止,显得有些洒脱,笑道:“我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以此生,活了这么多年,看尽了天下的风景,喝过天下的酒,可谓之不负此生了!

你有你的责任,你有你的义务。

我将明教交到你的手里,且是希望你能传承先辈们的志向,匡扶天下。

至少我现在见闻,就知道你做的很好,汉中等地,救下的黎民数万……”

感慨完之后,陈道人又思衬道:“另外,有一件事,我不知该不该与你说,但我这身体状况,还是说了吧!

这天下的很多秘密,甚至你想知道的一些秘密,也许就藏在皇宫内。

以后,如果你有能力了,可以进行挖掘……”

陈道人似乎发现了什么,才有猜测。

贾峥闻此,心里一动,且暗自叹息:跛子说话,还是喜欢说一半,给人猜谜语一样,要亲自剥开!

待说完这些话后,即见贾敬笑眯眯叹道:“这次出征,我又得闻宫中赏赐事,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峥哥儿你帮着照拂我宁国府,确是让宁国府,已渐渐回到了父辈的辉煌!

这样一来,我就是走了,以你所谓,宁府一脉,多半也能周全下去。”

贾敬已经很久没有露出笑容了。

当年选择出家,原因多种多样,时今有所看破,最大的念想,就是宁府一脉的传承。

现在有贾峥在,宁府当比荣府还要蒸蒸日上,一切都在变好,其即便是死去,也能瞑目了。

见贾敬喜悦,贾峥到底没有过多解释什么,以他在朝中的一些情况,及将来可能的变局,宁国府的未来,同样充满了变化。

宁府上,早有家宴备好。

贾峥在让晴雯使人端来小院后,又陪着贾敬和陈道人,各做小酌了一会儿,并道言了这次在前线的一应情况。

关乎战前事,陈道人最明白明末之况,也知道女真人所犯的屠行,故非常感慨!

但听前线之数次胜利,则显得很是高兴!

还趁着兴头,吟唱了一首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