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安变动引深意 朝中逆谋已现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安变动引深意 朝中逆谋已现身

第272章 长安变动引深意 朝中逆谋已现身

“刘任惹不得,难道这位宁国府的,就能惹得了?”

司空明叔虽然处于京兆府尹的任上,但于神京一应情况,很是清楚。

关于贾峥,这个大名人,也是时刻处于观察名单里!

他同样是个审时度势,善于借势之人。

在了解到来人身份后,心思瞬间活跃起来,便知道有些事,既然来了,不可避免,那就将水搅得更浑一些!

司空明叔一双三角眼,从巡抚崔文鳌和总督刘任脸上,一扫而过,又看了眼相候的曹守备,手中惊堂木缓缓落下:“带证人来!”

而像其他人,也一直注意着主位上的司空明叔。

但见那府中师爷入内,说了两句话,此间京兆府尹脸色接连变化,复有人证相召……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弄得很多人莫名其妙。

崔文鳌的眼皮,且是忍不住跳了跳。

他顺着视线看去,发现刘任此刻,无了方才的愤怒,竟是沉静的可怕!

……

“贾知府,前面就是府衙堂舍,一应人犯正在于内,贾知府既然是亲眼相见,但入堂舍,还请见谅,将宝剑之属,放在外面!”

年约五旬的老捕头,见贾峥手持长剑,从门口步入,而其他留此的兵士之流,纷纷警惕,担心引起冲突,忙上前一步,做解释道。

贾峥一边行走,一边打量京兆府衙的布局,心觉大顺的各地府衙,内中布置,可都是大差不差。

前方这些兵士的凶狠目光,还有捕头的话语,贾峥皆见闻于耳目。

他随之停步,看向左右,举起手中长剑,道:“足下说的是此宝剑?此宝剑乃圣上所赐,以我持此剑,可直接入宫见驾……”

知晓他的宝剑,在前番辽东之战中,为刺伤后金之主乾隆而遗失,大顺天子于其中的奖赏里,就多了此物。

给予他一些方便,亦是为了表现看重和信任。

当然,贾峥便是离行前,也没有年少张狂,居功自傲,即使收到诏令入宫廷,也是老老实实的将宝剑,供在府上。

但今次之行,他做足了准备,为避免遇到一些不知轻重的二愣子,将御赐之物随身携带很有必要,这同样是一种震慑!

得闻乃是御赐之宝剑,这年长捕头,或是其他人也好,面上皆有变化!

只是一个小小知府,就能得到天子御赐之物,此间情况,听起来多有不靠谱!

正在这时,京兆府尹的幕僚,走了出来,时贾峥刚才所言,他也听在了耳中。

此人穿着长衫,文质彬彬,一见贾峥,脸上露出笑容,忙做行礼道:“在下丁山,现助府尹主事,不曾想,原来是状元郎至此!我家府尹早闻状元郎大名,时于多日前,听得状元郎将知汉中,一直想着,看能不能相会一面。忘了说了,我家府尹的母亲,正是出自金陵王家,与贾家也算是亲戚……”

丁山说完后,向左右道:“贾知府乃今岁的状元,亦是辽东战场上的少年英雄,其乃宁国公之后,尔等勿做阻拦!”

“是!”

说这话的时候,丁山看了眼贾峥手中长剑,心觉府君刚才悄声让他出来看一眼,算是来对了!

否则在京兆府衙出了事,说不定会恶了这位“状元将军”。

除了是京兆府尹司空明叔的幕僚,丁山还是其小舅子,平日府事,多由之料理。

贾峥轻轻颔首。

与此京兆府尹虽然没见过面,但也听过准岳父林如海聊起的陕西官场上,多有了解。还真是不负“司空巴结”之名!

他旋即持剑,直接步入到了断案的堂舍内。

……

“威武!”

大堂内,再度响起了杀威棒的声音。

贾峥在来到内部,且看向了上首的白面官员,另见那威严旁听之人,还有此时,各跪在地上的姐弟,外有食肆主人……即将局面,给猜想的七七八八。

司空明叔即便有所知道,但看到那英俊的大顺状元郎,心叹“好少年”,还是按照流程,出言问道:“堂下何人?”

“汉中知府贾峥!”

贾峥!

崔文鳌,刘任等,这段时间,于此名字,同样熟悉,时做听闻,莫不带着审视,特别在那宝剑上,多看了眼,心各有猜测。

至于那姓曹的长安守备,时下亦是认真打量了一番贾峥。他在神京也有些关系,而根据李太尉来信亲做说明,儿子之婚事,能平安落下,正是多亏了此人!

“原来是贾知府,在下久仰大名,可否请……”

司空明叔见此,心底一定,还待继续说下去。

霎时,就看到刚才受罚的食肆主人,忽然高声道:“就是此人,此人之护卫,杀了那位公子!

官爷,小人等,实在是冤枉啊!”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莫不望向了笔直站立的贾峥。

……

“人已经到了?”

“到了!”

“一切进行的怎样?”

“按照计划进行,尚未出现其他状况。只不过,宁府的这位,不可以常理度之,还是不可大意。”

“没什么,反正也没想着能借此,让他死在长安城,但让这里混乱起来,让他们争相斗起来,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距京兆府衙,不过几百丈,瑶瑶相对的一处阁楼上,数名穿着华丽衣服的男子,正在一边饮茶,一边道言。

于此位置上,正巧将京兆府周边情况,径直收入到眼底。

甚至有一人,还拿着千里眼,饶有兴趣地行做观察。

若有人在此,会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官府中人,且多同神京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未几,一留着长髯的男子,抬首道:“不知张兄,同那新定会接触的如何了?此中之属,这两年来,于汉中等地,发展迅速,若是能为我等所用,便是将来神京贵人的大事,亦可出一份力来!”

“新定会来历古怪,我现在还没有探查出一些有用东西,不过这些人,召集的流民不少,也算是听话,该上缴的利润,一直都在上缴,能否为我等所用,还要继续观察下去,现在说能否为我等所用,还为时尚早!”

开口的男子,隐有四旬,名叫张翼,现在的官职乃是布政史衙门里的理问,属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推勘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