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静王府出祸端 长安行扑朔迷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静王府出祸端 长安行扑朔迷离

第276章 北静王府出祸端 长安行扑朔迷离

京兆府衙的一应捕快们,速度还是相当快速。

在确定内中的人选后,马上前往抓捕。

而司空明叔看出了贾峥一夜未有休息,不易过度打扰之,故在坦言几句话后,迅速离开牢狱,而回了府衙后院。

同一时刻,陕西巡抚崔文鳌,也一直关注着事情进展。

巡抚衙门后的院舍内,崔文鳌刚听完管家所探,他接过女儿崔青青递过来的茶水,默默抿了口,沉声道:“未曾想,神京来的这位,还真是有着两把刷子!若是他能其中事,成功侦破,也算是皆大欢喜……”

崔文鳌沉声说话的时候,崔青青一直竖着耳朵倾听。

昨夜,自己的老父亲,从外面回来后,一直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且在随后的道言中,说明了京兆府衙发生的一应事。

这其中,从神京来的新任汉中知府贾峥,最是让人瞩目!

处在崔青青这个年纪,便是在家教之下,于陌生男子,所了解的并不多,但对于贾峥的名字,便是处于长安,各府上,像很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族小姐们,皆都知道。

“爹,你怎么说的人家?这可是去岁的状元郎!爹当年科举,不知考了什么名次?”

崔青青不禁反驳道。

为女儿所闻,崔文鳌语气就是一住,心里不断默念着“不要生气不要生气,这是亲生的”,然后颇显骄傲道:“前番不是给你说了吗?你爹当年我,乃是名列科举二甲进士……”

“才二甲啊,那二甲进士,能比得上状元吗?要女儿说,爹你可别摆着资历年纪,当虚心一些。我看这位贾家的状元郎,绝非是普通人,能杀……额,女儿是说,能寻到连京兆府都寻不到的线索,这事可厉害了!”

崔青青如此直言,崔文鳌长舒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正在此时,府中管事,忽又匆匆而入,累的气喘吁吁道:“老爷,又,又出事了,那京兆府的官差,将北静王府给围住了!据说在那贾公子吩咐后,一应线索又指向了北静王府!”

崔文鳌一听,刚刚从腹胸里,吐出的气息,堵在了喉咙里,起身向外走道:“怎么又牵扯到了北静王府?”

刘家,贾家,北静王府……

尽管一些情况,渐渐清晰,但一应事的发展,越发变得复杂。

北静王同贾家,共为四王八公之属!

而今多方牵扯下,京兆府,似乎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被点燃的火蛋。

抱着这样想法的,实际并不仅仅是崔文鳌一人。

京兆府衙后堂。

以今日大年初一,长安城内,虽有昨日的搜寻,但为保安宁,个中禁令早就撤销。

遂,便是司空明叔坐在后堂里,也能听到府衙院墙一侧,所传来的鞭炮和欢呼声。

但此时的司空明叔,早没了早晨的从容淡定,倾听小舅子道完刚刚审讯出来的事,其本人不断摩擦着下巴,沉吟道:“元日大朝会之开始,北静王已回往神京,而向宫里述职。王府之内,时下嘛,仅留下了郡王世子!

我京兆府衙,此时既然得到了准确消息,若不能公正处事,此事一旦被状告神京,那我等就会倒霉!刘总督那里,同样也不会善罢甘休!

反之,若是在此时,搜寻北静王府,这可是得罪了这位郡王……

你怎么看?”

旁边的文士,也是昨日接见贾峥,而迎入府衙内者,时转首回道:“这些年来,姐夫于各地任上,一直平步青云,但同时,也最怕得罪人,放在以前,朝局直安定下,我亦是认可。

但时下,处在这样的状况里,甚至国朝不断变化的今天,姐夫想要继续如此,就有些困难了。

姐夫应该也知道,宫里有振兴之心,于勋贵之属,更有大力整治。

同时,宫里喜欢重用新人,开拓之臣,如林如海,贾雨村等。

而朝堂上的位子,本来就这么多,有人下,才有人上。

综合看之,我认为,姐夫与其得罪朝中勋贵,不如秉持圣意,秉公执法!

开诚布公之间,有宁国府,还有刘总督……那郡王也是个明白人,不会多加怨恨之!

此外,依我看,那位郡王殿下,行事虽说收敛,但野心不小,姐夫如此行事,便是将来北静王府出了任何问题,且更利于姐夫行做开脱于外!”

司空明叔眼珠不断转动,耳边妻弟的意思,他大体是听明白了。

其言外之意,这本为太宗皇帝,太上皇信任的北静王府一脉,在朝堂大势的情况下,好日子大体是到头了!

为了将来,为了不得罪更多人,能于京兆府尹的位子上,安安心心坐下来,一些行事,必须相处之。

与其为了眼前得失,不如为将来布局。

“那就这么办,府衙内的所有捕快,全数点齐,为刘总督,崔巡抚等,再做去信,请以搜查之!”

按照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地方留守王侯之属,但有发现触发律令事,在前期搜查间,地方主官,若是来不及向朝中汇报,当需向巡抚和总督相告,才能行事!

之后,当迅速向朝廷回禀之。

……

北静王府外。

时围了不少人,贾峥身后跟着铁牛,旁有王二小声汇报,他则抬头看向此间门楣。

大顺太祖皇帝一朝,贾家,还有北静王等四王八公之属,借向四面的安定战功,使得权势得以巩固,并将荣华富贵,传给了子孙后代。

时至今日,唯有史家,北静王府等寥寥数个功勋大家,得以稳定家世。

贾家等,各显没落。

话说北静王府,能有今日,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北静王即多赞助顺太祖成就大业,而留下的香火之情,更因在太宗,太上皇继位之后,北静王府于新帝登基,都大有出力。

到了太上皇后期,太上皇实际已经有了初步的打击勋贵之想法,宁府太爷贾敬,知道的多些,看出不妙,才想着避世韬光养晦,而北静王府,为免引火上身,执行的更为彻底……

可见,北静王府的容忍和智慧。

而在依照他的画像,抓住了昨日刘公子身亡,其中混乱而入的一行人……

待这些嫌疑人供述罢,“真相”缓缓浮现,矛头指向了北静王府后,真真假假,自然让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