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帖子】提问:请问乾明帝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1楼(楼主):如题。这段时间看了很多吹乾明帝的文,有点疑问。乾明帝是真的那么厉害,还是纯粹后世吹出来的啊?

2楼:靠,楼主这是钓鱼贴吧?居然还有人不知道乾明帝有多厉害?

3楼:楼主是小学生吗?问出这么没水准的问题。

4楼:乾明帝是我国历史上最牛逼的皇帝,没有之一。

他在当皇子的时候,就主持了水泥、高炉炼铁、玻璃的研发。当上皇帝以后又开始推广黄火药。

在他的统治下,我国第一次有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极大地改善了路况,方便了南北方的交流。

而且你知道水泥和炸药对治理黄河泛滥的帮助吗?

这么说吧,在乾明帝的治理下,黄河在他治下,三百年内,没有再发生泛滥。还是后来乾国末年,黄河河道被炸了,才又出现洪涝的。

在这之前,黄河平均十年就要泛滥一次,六十年一个小改道,虽然给两岸带来了丰富的淤泥作为肥料资源,但造成的伤害也是极其巨大的。

光凭这一点,乾明帝就值得名留青史,懂不懂?

5楼(楼主):我不是想听你们吹乾明帝有多厉害的,谁知道有多少水分啊,就不能有人说句实话吗?

6楼:靠,我们说的是实话,楼主不信是吧?楼主这是遭遇什么生活挫折了?别是中学生考历史考到乾明帝,被知识点给考崩溃了吧?

乾明帝牛逼是牛逼,造孽也是真造孽。你看他给我们的考试增加了多少难度?增加了多少要背的知识点?别说中学生要考,高考还要考,大学公共课和某些专业的专业课更要考,考研考公也都要考。

别说了, 孩子已经被烤糊了。

7楼:虽然如此吧,但假如不是乾明帝给咱们奠定了大国的基础,现在咱们考试,第二语言就不是选考了,而是必修。

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不知道外国学生考中文有多难吧?

8楼:不过要说乾明帝被人诟病的地方也有,比如他对他的兄弟们都特别心狠。

像是后面几个年纪小的没和他抢皇位的也就算了,像是老大老二和老四,这几个明确和他过不去的,下场都挺惨的。

9楼:乾明帝对世家也超级心狠好么?刚登基不到三年就抄了五家。

10楼:那叫什么心狠?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好么?斩草要除根的呀!要我说,乾明帝做得漂亮。

而且乾明帝对后面几个弟弟都挺好的,还都予以重用了,并没有六亲不认好吗?

至于查抄世家,你们也不看看那些世家都做了点啥,像不像话。尤其是江南甄家,那简直是对百姓敲骨吸髓了,不抄他们等着民怨沸腾造反吗?( ̄_, ̄ )

11楼(楼主):真的是这样吗?但我看那些世家很风雅的啊,还在文学史和建筑史上创造了很多瑰宝,像是江南的园林,还有一些诗词歌赋……

12楼:楼主醒醒啊!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建立在当时劳动人民的血汗上啊!全是依靠盘剥百姓得来的啊!每一块太湖石上,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泪啊!

13楼:而且这些世家在从根本上动摇国家的统治。毕竟封建社会,皇家才是最大的地主,但是世家通过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的土地兼并,将百姓的土地记在自己名下,从而不向皇帝交税。

这种行为相当于是将皇帝的土地变成了自己的,在封建王朝的基础上,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本,这是挖皇帝的墙角。但凡是个像样的皇帝都不会答应吧。

所以我认为乾明帝查抄世家的操作完全没有问题。

14楼:楼上简直和写论文一样,不过说的的确有道理。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15楼(楼主):可乾明帝把盐商都弄破产了是什么操作?盐商招他惹他了?

16楼:靠,楼主你历史课尽睡觉了吧!活脱脱一九漏鱼!历史是看电视剧学的吧?

盐商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乾明帝改良了盐的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海盐的产量和质量,让盐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同时降低了盐的生产对燃料和人力的依赖,将海盐从民产、官收、商贩,改成了官产商贩。

这样盐商的利润大大降低,无法维持原来奢侈的生活,也无法造成原来的垄断市场,盐的转运和贩售被下放到各个小商户手中,所以原来的各大盐商纷纷破产,或者转行。

大盐商是破产了,但是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盐了,没必要再用盐石盐土乃至醋布调味,简直让百姓生活水平大大飞跃,可谓是功德无量。

18楼(楼主):那他发明的多梭纺织机让多少人破产怎么不说?男耕女织原本是我国的传统,很多家庭就指着家里女人纺织出来的布料来维持一家的生活。但他推动发明了多梭纺织机和水利织布机以后,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难道不是给百姓造成了灾害吗?

19楼:不会吧不会吧,真的有人这样认为啊?

你以为织布的工厂是谁在劳作啊,还不是原来这些纺织的女人?水利纺织机和多梭纺织机只是增加了纺线和织布的效率,使家庭生产转化为集中生产,仅此而已!

至于那些死守规矩,非要让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只能说是跟不上时代,饿死活该。

20楼:还有当时江南一带的裹脚风气,是盐商带起来的,在江南官宦之间也甚为风行。

但是因为当时始祖皇帝得到规矩在,裹脚的女人不能做正妻,不能封诰命,所以就有很多专门的人口贩子,买那些年纪小的姑娘回来,给他们裹脚,然后卖给大户人家做妾。

还有的江南女子嫁人前,家里也会专门买几个这样的小脚女人,作为陪媵。

但是乾明帝非常反对这种风气,很明确的表达了不喜欢。

但他并没有强硬的表达禁止,而是选择了大量开设布坊。

这样,穷人家的女儿可以送到布坊做工,给家里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就很少还会有穷人家将女儿卖给牙婆了。

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哪怕是卖给布坊做长期工,都比被卖给牙婆裹脚当瘦马来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