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身前静静悬浮的九转金丹,镇元子脸庞笑容不变,他缓缓伸手,将其握在掌心,拱手一礼笑道:

“长者赐不可辞,只言炼丹一门,师兄可谓冠绝洪荒,如此大礼,贫道便替吾那徒儿谢过师兄了。”

闻言,老子呵呵一笑,他抚了抚颌下长须,摆手笑言道:

“不过旁门小道罢了,还望师弟莫要嫌弃才是。”

镇元子轻轻颔首,他转过身去,望向自家徒儿,将掌心金丹递至其身前,饶有深意道:

“此金丹不凡,可助尔稳固道心,无需等待此次量劫事了,徒儿便暂且往返万寿山……”

此言一出,孔宣不由脸色一变,他猛然抬头,看向自家师尊,张口欲言,却被自家师尊以眼神制止。

伸手轻拍自家徒儿肩头,以示稍安勿躁,待孔宣收敛神色,镇元子这才抚须轻笑,他略微加大嗓音道:

“虽言尔之师伯讲述天地谶言,令尔道心有瑕,然,福祸相依也,此番量劫之险,尔自不必渡,自有尔之师伯出手化之……”

说着,镇元子缓缓转身,朝着端坐青牛背脊之上的老子拱手问道:

“师兄,然否?”

此言一出,老子不由双眸微眯,旋即恢复如常,拱手轻笑道:

“理当如此。”

闻言,镇元子微微一笑,他嘴唇微启,一字一顿道:

“如此,吾徒那“孔雀大明王”一劫,便劳烦师兄出手了断!”

一言天机显,便见天地之间,有雷光闪烁,大佛雷音不绝,得见诸般混沌。

西极之地,有那梵音阵阵皆声具大悲,普照佛光洒落,而化作百万狮子虫。

见此情景,老子眼中精光迸射,他抬眼扫视着天外诸般异象,与西方因果所化种种,嘴唇蠕动间,便见太极图自玄都道人手中自行脱离而出,图轴缓缓摊开自四面八方延伸而去,似乎无穷大,将洪荒天地包裹其中。

不足半炷香光阴,便再度合拢,肆虐于天外的诸般混沌同西方异样,也随之荡然无存。

镇元子颇有意外的望向西方,不曾想这般庞大的因果被生生斩去,接引准提二人竟视若无睹……

“师兄道法深厚,贫道望尘莫及,既此间事了,徒儿,尔便就此返回万寿山福地,闭关三百载,待道心圆满,方可出世。”

“徒儿,谨遵师尊法旨。”

行礼过后,孔宣挺直背脊,越过自家师尊肩头,望向老子脸庞,凝视许久,这才转身踏空而去,一闪而逝。

感受到孔宣的目光注视,老子对此视若无睹,他自青牛背脊缓缓而下,双手负后站立云端,俯瞰着其下芸芸众生,言语无不感慨道:

“人生而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故而,人族存乎世间已为不易,尔等又何须插手其中,徒增这般杀孽?”

闻言,镇元子也缓缓收敛笑容,他跨步同老子并肩而立,扫视了一眼下方众人,顾左右而言他道:

“师兄或有钻研佛法?”

“佛本是道,何须钻研,自通达也。”

“佛本是道……妙论,只是不知接引师弟于此言有何看法?”

镇元子话音落下,便见身形消瘦,面容苦大仇深的接引道人自虚无处跨步而出,捻起一片花瓣化作一台金莲,继而盘坐其上,不曾理会镇元子的询问,目光灼灼紧盯着老子,沉声道:

“师兄以为,此人之八苦,何解?”

闻言,老子故作沉吟不语,反倒是镇元子颇有不妙之感,他眉头微皱,目光于二人之间徘徊。

未曾得到答复,接引道人眉宇之间略带焦急,犹豫片刻,这才再度沉声开口道:

“诸事不变,孔雀明王相抵过。”

此言一出,老子这才微微颔首。

“汝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谛是苦因,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故道谛者,则达寂灭解脱。”

话音落定,接引道人只觉如醍醐灌顶,令其茅塞顿开,倘若依照老子所言修行佛法,即便凡俗之辈,亦可得解脱之路,证西天极乐!

“道缔……道缔,若依此法门,吾教或可再得八正道。”

“是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

“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

“吾佛门大兴之机,已至矣!”

接引道人恍若疯魔一般喃喃自语,许久,这才止住颤栗的身形,自金色莲花之上跌落,双眸复而清明。

待回过神来,这才伸轻微颤抖的手,指着矗立云端,身形高大的老子骇然道:

“尔怎对吾教佛法这般知之甚深?!”

闻言,老子呵呵一笑,回望向面色惊骇的接引道人,嗓音沉静道:

“贫道方言佛本是道,本为同出一门,故而何来分别也?”

闻听此言,接引道人不由神色恍惚,他怔怔后退两步,继而静默无言。

在其身侧的镇元子却面露了然之色,他摩挲着下巴,呢喃陷入回忆。

“四谛与八正道。”

“道缔,道为通达之意,便就是道路之意,所谓道缔,便是通过这种道路,以达寂灭解脱的方法与手段……”

“八正道,却是接引以老子八苦之说,反推而来,适宜人族修行佛法之法门……”

“此举虽说的确助了佛门一臂之力,令其可引人族生灵修佛入西,然,自此之后,佛门便有了佛法大乘与小乘之说……”

想到此处,镇元子只觉如芒刺在背,他不着痕迹的打量了老子一眼,这才不禁苦笑叹息道:

“老子盛名,不愧此方天地六圣魁首,贫道不及也。”

一语化因果,一语埋隐患,领略了后者布局草蛇灰线的手段,暗赞一言,镇元子这才摇头收回思绪,正欲拱手告辞,岂料此方天地之间,又有圣人显化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