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则是教导儿子孙子,再则也能挣些钱将来供养儿子,希望能供出个官身来。李大夫也曾多次夸赞林夫子为人,我也就多问了两句。

不过青山院一年就要五两银子,加上平日里不说笔墨纸砚,又在县里,光是吃食都是一大笔开销啊。”白义说道。

“青山院啊我也听过,是家好的,否则你妹夫也不会不肯离开了。”白老爹说道。

“我想着如今到过年还有几个月,还能挣些钱,明年就把大郎二郎送过去。

到时候我们出两个孩子的口粮,让小妹照顾着。大郎二郎虽在爷的教导下学了几年书,但到底比不得妹夫见识得多,又是童生。

我想着到时候和妹夫商量,私下里多教教大郎二郎,就当是补补课了,至于补贴我也算过了,如今小妹租的房子一月五百文,我们出一半,当是给妹夫教导孩子的补贴了,同时两个孩子也要住,这一笔也不省了。

然后把下水的生意教给小妹,过了年两个孩子也大一岁了,加上妹夫四个人,卖一副下水也是行的。早起收拾好下水放去卤,妹夫就带着两孩子上学去,剩下的也简单了,小妹一人就能成。

况且县里富人多,再买些好肉来卤,这样穷一些的买下水,富一些的买卤肉,像我们一样,没准挣得比我们还多呢。

加上小妹自己会绣活也是一笔钱,到时候自己攒一些做科考的银钱。每个月不说多,一两百文总拿的出,再交到家里去。

虽然不多,但小妹一家自己能挣钱了也就不用花家里得了,将来妹夫真考到秀才了,那家里也能沾沾光不是?”白义细细说道。

白义和路瑶想了想,资助是行不通的,不说何永是个读书人,古人以花妻子嫁妆为耻,更何况是岳家帮忙,更让何永没脸,甚至何家都会被人笑话儿子还要吃岳家软饭。

唯有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动手挣钱最好,一来何永记挂岳家帮忙,将来真要升官发财了,换老婆都得顾忌着。二来娘家强势也多少让白莹在何家好过些,最起码日后何永真的发家变了,也不至于太过分。

“你说得对,两孩子去了县里没人照顾也不妥,何永在青山院读了几年书,也能看顾两个孩子。只是这一年五两...两个孩子可得十两啊...老二你真的想好了?”白老爹说道。

“老二,这…一年五两,大哥我…”白老大没想到白义把什么都考虑好了,有些激动,又顾虑银钱。

“大郎是长孙,二郎也不能越过去。是这样的,咱们家的下水生意做了一个多月了,大家都看出下水便宜,四周都出现了不少卖下水的。

虽然这味道不如我们,但是人家卖的便宜,也带走了不少客人。况且做的人多,这下水也越来越贵了。

我和路氏商量了,想做其他买卖,这日后啊也少不得大哥的帮忙。”白义说道。

这也是白义为何中秋前夕就没做生意的缘故,卖下水虽是头一份,但是白义也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这配方不知道,但是香料也知道些,不如白家的好吃,但是也胜在便宜些。洗下水是苦差事,但是能挣钱什么都不苦。

最重要的是下水如今都卖到一百文一副了,比起当初的二三十文,都翻了三四倍了。

白玉宜一琢磨,打算再想想对策,刚好这几日快到秋收了,便算着时间先不干了,白义也正好有时间琢磨琢磨“金手指”发芽的事了。

白义原本就打算秋收后开始种植,虽然平日也只是上午卖下水,但是时不时的又有些事忙,倒不如这几日安心在家琢磨了。

转眼就到了秋收的时候了。

“这一个月多亏了老二家,大家都养出些瞟了,这次的秋收应该要轻松些了。”白老爷子看着家里日渐富裕,也是高兴。

“是啊,这次的秋收还是你们三兄弟一块,我跟着你们一起下地,大郎二郎三郎一起来。

大丫二丫三丫你们就负责在家里看弟妹,还有家里的家务活就你们帮着奶奶一块做,知道了吗?”白老爹分配着任务。

“知道了!”众人齐心协力,白家的地可不少,按照往年得半个月才能完全弄好。

家里的喂猪喂鸡洗衣服就由三个大姑娘干,做饭的事交给了张氏,三个姑娘打下手。

四丫也时常过去帮忙,剩下的孩子都被白老爷子带走了,带去干嘛了?读书去了,否则四丫也不肯去帮忙。

因为白玉宜的热情高涨,白老爷子很有成就感,于是抓着几个小娃娃就开始了念书生涯。

这一个月来,白义倒是挣了不少钱,一天近一两的银子,一个月也不少了。正好打定了明年去县里读书的事,于是买了三套基础的三字经和千字文,还有狠心买了三套笔墨还有一些纸。

买的时候才知道为何说读书贵了,最普遍的三字经和千字文,一本就要两百文,最普通的一套笔墨要八百文,最普通的纸张一张就要一文钱,都能比上一馒头了,像什么宣纸之类的看都不敢看。

以往每日大郎二郎上午跟白义去卖下水,下午回来就在白老爷子的教导下开始简单临摹着三字经里的字。三郎还小,只是读书认字,还没有开始写大字,但白老爷子也会简单讲些三字经的句意,算是给三郎打基础。

白义想着今年生意好,原本打算这几日雇人来秋收,家里也能轻松些。

不过被白老爹严词拒绝了,一来农户就要有农户的样,二来白家挣钱的事自己家知道就好,吃肉吃鸡关上门就算了,这样显摆雇人不可取。

白义想了想,觉得也是。万一有人眼红,对白家来说也不好。最怕的是四周都是族人,自家还是村长,万一赖上自己,非要带着一起发财怎么办?

秋收之事在一天天的忙碌中慢慢过去了,白义种土豆红薯的日子也提上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