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山贼开始 > 第1928章 分兵就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光武闻言,皱了皱眉。

“长期围困?”

他开口道:“大哥,这张云川马上就要率领大军回来了。”

“咱们不是应该速战速决吗?”

“这选择长期围困,那张云川的大军一回来,那躲在永城的董良辰就解围了,咱们这法子就不管用了啊。”

“到时候咱们反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面对秦光武提出的这个担忧,兵马使秦光书当即做出了解释。

“我们并不是将所有的兵马都留在永城围困董良辰。”

“我准备让你率领两万大军留在此处围困他!”

“其他的兵马则是分兵攻打其他的地方。”

秦光书解释说:“永城和平城打不下来,可南边的东扬县,天柱县,柳河县等地可没那么多驻军。”

“只要这些地方拿下来了,那我们就可以就地征粮拉夫,解决粮食人力不足的问题。”

“而且占领了江北这些地方,我们的兵锋直直指张云川的老巢江南。”

“同时占领江北一线,也可切断张云川大军与他们老巢的联系。”

“倘若是时机成熟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渡江南下,杀入张云川的老巢!”

面对秦光书提出的这个计划,秦光武却是眉头拧成了川字。

“大哥,我觉得这么做太冒险了!”

“我们大军尚且奈何不得龟缩在永城内的董良辰。”

“这大军一旦分兵,那留下两万人,恐怕非但无法完成围城。”

“说不定反而会被董良辰给吃了。”

这不是秦光武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董良辰用兵狡诈,战力同样不俗。

自己的四弟秦光山就死在董良辰的手里,秦光明同样吃了大亏。

大哥现在让自己率领两万兵马留在此处和董良辰对阵。

这么点兵马,自己还真没把握打得过这董良辰。

“两万兵马的确是少了些。”

兵马使秦光书道:“可是你也知道,我们大军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方圆几十里凡是能吃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搜刮一空。”

“倘若是留下更多的兵马在此处,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应。”

“要是从别处运粮过来,反而容易被董良辰所趁。”

这一次秦光山无奈的决定分兵攻打其他地方。

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问题。

他们这么多兵马,那么多随军民夫。

人吃马嚼的,消耗太大。

现在必须分兵攻打别处,占领地盘的同时,解决吃饭问题。

“你也不用担心。”

“这董良辰手里现在能战之兵顶多两万出头。”

“你和董良辰的兵力旗鼓相当,只要你不轻敌浪战,他想要吃掉你也不容易。”

“况且只要他一出来,我们周围的兵马就能迅速增援你。”

话虽然这么说,可秦光武依然忧心忡忡。

这董良辰用兵没有章法,他实在是不愿意与他对阵。

要是手里有十万大军,他是不怕的。

可现在就两万人,这仗不好打。

秦光书继续说道:“董良辰能据城而守,拒不出战。”

“咱们也可以针锋相对,学一学他。”

“咱们也将兵营军寨修建的坚固一些。”

“纵使打不过董良辰,坚持三五日,等待援军总是可以做到的。”

“只要董良辰钻出了乌龟壳,那咱们想吃掉他就容易了!”

这一次董良辰率部固守永城,赵立斌固守平城。

他们打了这么久都没进展。

虽然进攻失利,这让兵马使秦光书也学到了不少的经验。

他意识到了固守城池的重要性。

只要有足够的兵力,足够的粮草。

哪怕几千人守卫的城池,也能坚持很久。

张云川马上就要率领大军回援了。

自己继续率领大军在这里耗着可不行。

自己得分兵去抢占地盘。

纵使张云川杀回来了,那自己也占据了不少城池,有了回旋抗击的余地。

到时候自己就能借助这些城池地盘,与张云川进行长期的对峙厮杀。

可要是没有这些地盘和城池。

那自己在这边就站不住脚。

一旦战场上打了败仗,那就可能全线崩盘。

所以兵马使秦光书如今已经改变了策略,那就是多占一些城池地盘,搞经营。

而不像是以往那般,打赢了,抢一把就走。

这一次他要像钉子一般钉在这里,不走了。

哪怕张云川率领大军回来了。

那他也能在此处和张云川形成对峙的局面。

至于永城内的董良辰,他就更不担心了。

只要自己将永城周边几百里的地方都占领,彻底站稳脚跟。

那董良辰他们就是一座孤城,一支孤军!

他们的粮食能吃半年,能坚持一年,两年吗?

到时候他们与外界消息断绝,粮草断绝,说不定会不战而溃。

没有办法速胜,秦光书已经开始准备在这里长期占领经营了。

将前方变成后方!

让光州的大片地区变成他们自己的地盘!

这就是秦光书的打算!

秦光武听了自己大哥的一番谋划后,这才勉强的答应率部留下。

他的任务明面上是围困董良辰。

实际上是牵制董良辰而已。

只要将董良辰牵制在这里动弹不得。

那他们其他的军队就能去攻城拔寨,占领地盘。

只要他们占领了大量新的地盘和城池,那他们的劣势就能变成优势。

届时依靠当地的人力物力,不仅仅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还能长期坚持下去。

而现在大军远征,粮食全靠后方运输,太过于被动了。

秦光书在说服了自己的二弟后,很快就展开了行动。

他们不再追求速胜。

也不再追求攻克永城、平城,消灭董良辰他们了。

几天后。

秦州大军分批离开了前线大营,开赴东扬县、天柱县、铜山县等地。

他们的任务是扫荡这些地区的敌人,占据这些地方,解决吃饭问题。

秦光武率领两万大军留守永城一线。

他们没有发动新的攻势,而是学董良辰他们。

他们指挥民夫挖掘堑壕,修筑军寨,欲要和董良辰他们长期对峙。

秦光臣率领的两万大军留在了平城,采取了同样的办法。

其他的秦州大军则是分兵扫荡,战场局势突变。

董良辰坐镇永城,一直当缩头乌龟。

并不意味着他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

实际上他一直在关注着外界的一举一动。

他们永城防线外边修筑的堑壕就有数百条,军寨更是有几十座。

他们还有不少秘密通道与外界相连。

秦州军一动。

董良辰这位平北将军马上就通过各种情报,就秦州兵马使秦光书的计划猜的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