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州白池。
西夏北面有一支骑兵想偷白池,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伏击,还是原来那支西夏族群,两百多人被包了饺子,逃出去的寥寥无几。
朱贵和李云带着骑兵往漠北扑过去,这个族群甚至没在草原上,他们躲在沙海中,偶尔北去放牧,南下白池,这是当年他们的生活之道。
姜唐佐自己随军过去了,他听说对面还有五百多的族人,想一并掳了过来。姜唐佐去的原因是对这个族群有点好感,对于游牧来说在沙海混那是极其困难,这个族群竟然还能有五百多老弱妇孺?
军方对他们没一点好感,毕竟发生战事有点伤亡,何况在军方看来这已关乎面子,来一次吃了亏还敢来?真当白池驻扎的部队是纸糊的。
姜唐佐觉得得自己去,军方的人可不会认真甄别对方是否投降?但凡有点举动就会射杀,这是军人的职责,砍死敌人保全自己。
姜唐佐吩咐完朱贵,自己跟着李云的队伍。絮絮叨叨只为军方收敛点,对方可战之兵已经没了,追捕没必要过激。
最后姜唐佐发现自己多虑了,五百多人都是妇孺,甚至还有老人,他们几乎没有抵抗力。连军方最后都不自觉留了手,虽然对方不足百余小少年拼命反抗,想护着族人撤退,他们只是把人打翻打昏在地。
一个老者含着泪一边指挥众人赶紧撤,一边让那些少年顶着。
姜唐佐带着几骑冲过来,抓着老者就说大声呼喝“让他们都投降,不要反抗,你自己看看,我们没怎么杀人。不要把战士们逼急了。”
老者一脸惶恐,顺着姜唐佐指着的方向看去,族里最后的一些小少年一个个掉落马下,但可以看到对方战士的确留了手,没有痛下杀手。
姜唐佐再劝:“你有能力就赶紧,让他们不要抵抗了。”几千精骑围过来,他们哪里逃得掉。
老者“嗯嗯……升白旗,吹……吹投降号角声!吹!赶紧给我吹!”不能让族群再做无谓的牺牲了,他们都是少年,外出军队既然没回来,一切都已注定。
姜唐佐旁边的监军参军赶紧给部下下令:“去督请两位将军,对方已投降,建议战士们再收一点!”作为监军他无权给几位将军下令,只能请求和建议。
老者听到这句,顿时松懈下来昏了过去。
……
杨元奇接到白池过来的战报情况,唏嘘不已。问来人:“白池那边怎么说?”
传信对正回:“伏击准备充分,战事顺利,我们伤亡极小,第一战击杀对方二十多人,第二战……”
杨元奇摇手:“不要说对方伤亡,听着还心塞,我们的人没事就行。战后呢?”
对正一愣:“姜唐佐先生正在和白池几位将军商议,具体结果不清楚。姜先生说他们确定方案后会详细给大人汇报。我来是通知军情。”
杨元奇说:“你回去说,这几天我会过去一趟。另外,要白池军司那边……可以俘虏待之,但尽量不要砍人。”对俘虏的将官,军队为了俘虏的稳定,觉得有必要,是可以斩杀的。
对正应“诺!”
……
白池。
杨元奇晚到两天是等张小娘,她和宗泽有些事得处理完。杨元奇带上杜鹃和盐州医疗营过来。
姜唐佐和朱武过来迎杨元奇,朱武说:“对方妇孺和战士分开安置,都在索将军俘虏营看着。”
姜唐佐补了一句:“族群那些少年也分开安置,关于他们的定性大家有争议。”
军方认为他们就是战士,白池治理司提议做妇孺处置,这个待遇是不同的。
杨元奇点头:“领头的呢?”
朱武说:“部群有个老者,汉族刘姓,领兵的姓慕,党项人,重伤,没把他拿下那一战还不好打。”
杨元奇问:“会死吗?”
朱武道:“按杨家军伤员死不了!”俘虏伤员死不死得看那会心情和医疗资源,放在哪个军队他们也是最后有闲了再医治。
杨元奇说:“那就别让他死了,我知道你想打散他们。缓一缓,我有用!”俘虏可以编入杨家军,那也是去后勤预备军服苦役后,择优编入各支队伍。
朱武无奈,杨元奇把治疗营都带来了,自家死人都没有,那么点伤员白池都能照顾周全,那杨元奇带这支队伍来,意图就可想而知。
朱武对旁边监军说:“带治疗营的人去索将军俘虏营那里吧。队伍看着点,别伤了女子。”他看到治疗营中有女兵。
……
白池。
杨元奇看着被带过来的老者,老者一眼看出正主来了。跪下说:“再下刘恨,西夏汉人,拜见大人。”
杨元奇:“刘恨?恨谁,多大了?”
老者回:“五十多,不到六十,究竟多大不好算。恨西夏恨辽朝也恨宋。”
杨元奇说:“难怪自己取名恨,恨得够多的。”
杨元奇道:“就不问你为什么了,边境和你恨的人多的是。说说这个族群吧。你年纪大,看得清,我来了对你们只有好处,认真说!”更大的官来一般都是过来推恩的,坏事何必自己过来干巴巴的动手。
刘恨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无非夹缝中生存族群的血泪史。
这个族群本不在漠北草原,而是洪州一带,刘恨说自己是西夏人,就是那个寨子属于西夏实力范围,只是当时横山族和汉族人口占优势,西夏对这个寨子只有索取,寨子勉力维持。
十多年前宥州城破,洪州已是岌岌可危。西夏急于恢复,寨子不堪盘剥和西夏发生冲突,寨子四分五裂。刘恨带着一批人北上,在白池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宋夏盐州战事频繁,白池屡屡被侵袭,刘恨却壮大不少。党项草原有慕容一族(杨元奇笑道,就说应该姓慕容才对,哪有慕姓。)和他们搭上,刘恨提供盐,他们提供牛羊,两族得以生存。刘恨在白池、慕容在漠北,都是勉力维持,两家没办法,一起利用沙海,两头游弋相互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