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深处,养心殿内烛火通明,龙涎香在暖炉中袅袅升腾。
朱胜斜倚在铺着明黄锦垫的软榻上,赵灵儿跪坐于榻前矮几旁,素手纤纤,正将一盏新沏的雨前龙井奉至御前。
茶汤澄碧,热气氤氲,映着她低垂的眉眼,温婉如水。
朱胜微微伸手,拂过那碧玉一般的脸颊。
大太监吕芳垂手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殿内唯有金丝炭在兽炉中偶尔发出的细微噼啪声。
然而他眉宇间那丝极淡的疑惑,如何瞒得过朱胜的眼睛?
朱胜接过茶盏,指腹摩挲着温润的瓷壁,并未立刻饮下。
他目光落在吕芳身上,唇角勾起一丝洞悉万物的笑意,打破了殿内的静谧。
“吕芳。”
朱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朕观你眉宇间似有郁结。”
“可是在疑惑,朕为何要让张居正、雨化田、曹正淳他们,都清清楚楚地知道。”
“朕对诸葛亮、司马懿、贾诩这些人……非同寻常的看重?”
吕芳心头猛地一跳,仿佛心思被瞬间看穿。
他连忙躬身,声音带着一贯的恭谨,却也坦承了那份不解:
“老臣愚钝,心中确有此惑。”
“圣上明鉴万里,此举必有深意,只是老奴驽钝,一时未能参透天心。”
“按常理,圣眷过显,恐令彼等心生骄矜,或成众矢之的,亦或引得各方势力竞相攀附,徒增纷扰……”
朱胜闻言,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从容。
他轻轻啜了一口茶,任由那清冽微苦的滋味在舌尖化开。
随即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会同馆中各怀心思的暗流涌动。
“常理?”
朱胜放下茶盏,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紫檀木的榻沿,发出笃笃的轻响。
“吕芳啊,经天纬地之才,岂是几句褒扬、些许恩宠便能令其得意忘形之人?”
“隐忍深沉,鹰视狼顾之士,寻常的荣辱得失,在他心中又能激起几圈涟漪?”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变得深邃,如同古井深潭,映照出权谋的星辰:
“朕要的,正是这‘众矢之的’,要的,正是这‘各方竞相攀附’!”
朱胜的目光转回吕芳,锐利如电:
“均衡之道,在乎万物之间,尤重人心之衡。”
“水无风则滞,林无兽则寂。”
胜的手指在虚空中轻轻划过,仿佛勾勒着一张无形的棋盘。
“这些,不过是朕对他们培养罢了。”
“朕也很好奇,他们究竟朕想要的那几人,还是只是同名同姓。”
“待到尘埃落定,蛟龙出水之日,便是朕收获真正经天纬地之臣之时!”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朱胜的话语如同金玉之声,在梁柱间隐隐回荡。
吕芳深深俯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赵灵儿奉茶的手亦微微一颤,杯中清茶漾起细微的涟漪。
朱胜重新端起那盏已微凉的龙井。
随即目光再次投向无边的夜色,仿佛已穿透重重宫阙,看到了那几位身处风暴中心、正被各方力量撕扯权衡的“奇才”。
风暴已起,而执棋者,唯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