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知宅院内建奴细作已经投降的消息后,朱慈烺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

朱慈烺的脸上露出了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

杨天刚想出声劝谏朱慈烺,这些建奴细作不能因为他们投降就饶恕他们,留下他们的狗命。

要把这些建奴统统的杀死,一个不留!

但是,当杨天看到朱慈烺脸上的微笑后,杨天识趣的闭嘴,同时内心很开心。

因为杨天很清楚,朱慈烺脸上的微笑代表着什么。

朱慈烺在杨天的贴身保护下,一步一步地踏入被轰天雷炸得残破不堪的宅院,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有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敌人的冷酷,仿佛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亲兵卫队紧随其后,他们手持火枪,严阵以待,一个一个的给躺在地上的建奴补刀。

无论是死是活,通通通通来一刀,绝对不偏心,以确保每一个建奴都得凉透,每一个角落都不会有漏网之鱼。

宅院内,原本嚣张跋扈、信心满满的建奴细作此刻已经如同丧家之犬,跪在地上,双手抱头,等待着明军的审判。

“尊敬的大明将军,我们杀死了主谋萨尔图,以表示我们是真心实意向明国投降的!”

跪在地上的阿山一边说一边将新鲜,血淋淋的还冒着热气的萨尔图脑袋捧了起来。

朱慈烺根本就没有听阿山说什么。

因为一个将死之人的不痛不痒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在朱慈烺眼里,这些混入京城准备刺杀自己的建奴细作,此时此刻,哪怕他们把爱新觉罗福林或者是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头摆在自己面前,自己都不会放过这些人。

自己怎么可能会放过一些想要杀害自己的人呢。

那不是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嘛?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朱慈烺扫视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二十多人,向杨天伸了伸手。

杨天当然明白朱慈烺是什么意思,连忙上前两步,将手中的左轮手枪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接过左轮手枪,没有废话,直接对准了阿山的脑袋。

“砰!”

一声突兀的枪声响起。

低着头的阿山怎么都没有想到,他就这么的死在了朱慈烺的枪下。

不过能死在大明皇太子朱慈烺的枪下,也算是阿山的荣幸。

由于是近距离开枪,鲜血迸射了朱慈烺一脸。

感受到脸上传来的星星点点的滚烫,朱慈烺内心很舒服。

剩下的建奴细作看到朱慈烺对着阿山开枪。自然也明白,他们是没有生路的。

“兄弟们,杀,和明狗拼了!”

一个建奴大声吼道,可是“砰”的一声!枪响,说话的建奴细作也永远闭上了嘴。

“不要放过一个!”

朱慈烺眼中闪烁着冷光。

听到朱慈烺的命令后,杨天猛然挥下手臂。

“砰!砰!砰!”

“砰!砰!砰!”

“………”

又是一阵杂乱的枪声响起,最后的二十多名建奴也领了盒饭。

随着最后一声枪响落下,宅院内恢复了死寂。

只剩下风穿过残垣断壁,带起一阵又一阵的尘埃。

朱慈烺的脸上溅满了鲜血,但他的眼神却更加坚定,仿佛这一切的杀戮都是为了守护更大的和平。

“打扫战场吧,把所有建奴细作的脑袋都砍下来,明日悬于城门,以告天下!”

朱慈烺用手帕一边擦拭着脸上的鲜血,一边对杨天下令。

“是!”

杨天立刻行礼领命。

随着宅院的杀戮结束,王飞和骆养性也出现在了朱慈烺的面前。

“王飞,继续探查,还有两天便是本宫的大婚之日,对城内各种情报进行细致的甄别,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动手!”

虽然已经将这股建奴细作消灭,但是朱慈烺还是很小心。

“是,殿下放心!”

朱慈烺点了点,又看向骆养性。

“骆总司,大明情报司也不能松懈,依旧要做好情报收集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图谋不轨之人!”

“是,殿下!”

骆养性自然也是领命。

“殿下,在这里找到了一些黄金!”

奉命搜查的杨天前来禀报。

宅院并不大,杨天带领一众亲兵卫队的士兵,很快就将这里翻了个底朝天。

“嗯,多少?”

“回禀殿下,大概一千多两!”

杨天如实回答。

朱慈烺知道,这些黄金可能就是建奴细作用来准备向聂高杰购买火药的黄金。

一千多两黄金,按照现在的兑换比例,大概也就是两万两白银。

这点白银对于现在不缺钱的朱慈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所以,朱慈烺慷慨的摆摆手。

“这些黄金就作为大明特情科、大明情报司还有你们亲兵卫队以及锦衣卫此次任务的奖赏吧,你们几个人商量商量,看看怎么分配!”

朱慈烺对于手下向来大方,而且都是给实打实的好处。

朱慈烺从来不给手下画大饼,在朱慈烺看来,给属下画大饼的老板和诈骗犯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的上司老板就应该抓起来,用法律和正义审判他们!

听到朱慈烺的话,杨天、王飞和骆养性以及周围的人,自然都是开心不已,连忙行礼谢恩。

“多谢殿下赏赐!”

朱慈烺摆手。

“杨天,随本宫回宫吧!”

这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朱慈烺也没有必要一直待在这里。

于是,朱慈烺招呼杨天打道回府。

杨天把事情交代安排一下后,便带着几十人护送朱慈烺回宫。

一夜忙碌,已经快要天明,东方的天空在隐隐约约的泛着鱼肚白。

晨曦的微弱光线映照在京城古老的街道上,与不远处宫殿的金碧辉煌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独特的画卷。

朱慈烺在杨天的护卫下,缓缓走在回宫的路上。

尽管夜色未完全退去,但街道两旁已有早起的市民开始忙碌。

小贩们推着各自的手推车,或卖着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或展示着新鲜的瓜果蔬菜,开启了新一天的生活。

朱慈烺看着这些平凡而勤劳的市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明白,这些普通的百姓才是大明的根基,是他们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因此,他更加坚定了要守护这个国家、守护这些百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