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菜园中,李逸扫视了一圈。

最后只摘了两个西葫芦,七八个茄子,薅了一把黑木耳,挖了几个芋头。

赵老爷子种植在大棚中的是晚熟芋头。

晚熟芋头一般在11至12月份采收。

不过因为波士顿的气候原因,赵老爷子种植的芋头现在才成熟。

赵老爷子今年种植的是龙洞早芋。

这个芋头品种耐寒,种植期是每年的12月份至来年2月份。

李逸估摸着,赵老爷子应该在去年10月份就把芋头种下了。

李逸在菜园里逛了一圈,心里也有底了。

今年蓬莱庄园把大棚建好了,一定要把整个大棚都种满。

至少李逸和安娜,以及奥琳娜她们爱吃的蔬菜要种上。

李逸提着蔬菜来到花园。

赵老爷子正在处理那颗人参。

“老爷子,你菜园里的大棚是自己建的吗?”

“肯定不是啊,找专业的公司,提出你的需求就行了。”

李逸眉梢一挑。

他还以为菜园里的大棚是赵老爷子自己建造的。

李逸一开始想自己建造大棚。

现在仔细一想,还是交给专业的公司更合适。

李逸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出来。

赵老爷子听完后,提醒道:“我建议将大棚分为四个分开的区域,这样可以对应四个季度。

自然条件下,应季蔬菜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都相差不大。

分成四个区域后,你调节大棚的环境时,不至于造成大棚环境太过于混乱。”

李逸将这个注意事项记下。

李逸又询问了几个问题,赵老爷子也一一给出了答案。

“小逸,你的蓬莱庄园本身就是一块宝地,所以大棚怎么设计你最好是咨询专业团队。

他们会根据大棚建造的地理位置,给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李逸点点头。

这一点他是清楚地。

大棚不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环境,它也会跟外部环境进行交流。

既然有交流,那么外部环境就一定会影响大棚内部的环境。

赵老爷子将人参收好,然后一脸正色的说道:“小逸,以后这种人参不要随便拿出来。”

李逸愣了下,说道:“我都是给你和江老爷子,其他的人参都是自己用了。”

“那就行。”赵老爷子解释道:“这种人参如果被别人知道,那么天天都会有人去蓬莱庄园骚扰你。”

李逸一听,眼皮忍不住跳动了一下。

这就有点可怕了。

李逸陪赵老爷子聊了一个小时就离开了。

不是他不想留下来吃晚饭,而是家里还有人等着他回去。

反正赵老爷子这里什么时候想来都可以。

自己家一样。

回到庄园,尼尔和阿尔瓦刚好也是送完海鲜回来。

尼尔看到李逸拿着两个锄头,便好奇的问道:“老板,这就是你订购的种菜工具吗?”

“是的,这是锄头,是我们华国种地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李逸将锄头展示给两名渔夫看。

阿尔瓦认真的说道:“老板,这个锄头我应该可以打造。”

李逸惊讶道:“阿尔瓦,你不是渔夫吗?”

“老板,这个锄头一定也不难打造。”阿尔瓦笑着说道:“我们庄园里的牛仔和渔夫,每个人都会打造。

只不过打造的锄头可能没有这么精致,形状也没有这么流畅。”

闻言,李逸微微一笑。

锄头的形状如果不流畅,用起来费力不说,而且还影响效率。

还是买的锄头好用。

从明天开始,李逸有事没事就扛着锄头去菜园种菜除草。

李逸来到蓬莱庄园已经两年半了。

一开始李逸就想着过悠闲的田园生活。

前两年,因为忙着各种事情和外出游玩。

菜园的打理,基本上都交给庄园里的大妈。

今年李逸打算自己没事做的时候,去帮忙打理菜园。

今年菜园会扩大,还要种植很多特殊的蔬菜。

例如李逸一直心心念念的虎豆和芋头。

这些蔬菜,李逸都计划自己来打理。

李逸的想法很简单。

今年争取过上真正的田园生活。

绝大部分的蔬菜和肉类都靠自给自足。

尽量去实现吧。

至于能不能实现,李逸也不敢打包票。

因为他还有一个走遍全球的梦想。

今年肯定要去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不可能天天都窝在庄园里种田。

将买的东西全部放好之后,穆丽尔带着安娜小朋友回来了。

安娜这两个月都要去温斯罗普上幼儿园。

美国各个地区教育制度都不一样。

中小学教育的行政权属于各个自治州。

各个自治州又把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权交给地方学区。

因此,美国每个州每个地区的教育制度都存在差异。

波士顿地区,是传统美国人的聚集地之一。

他们更喜欢家庭教育和私人教育。

像田纳西州,密苏里州,明尼苏达州等自治州,是美国家庭教育最常见的几个州。

像波士顿这种大的都市圈,有钱人喜欢私人教育和精英教育。

穷人更喜欢家庭教育和公立教育。

奥琳娜对安娜的教育规划是家庭教育和私人教育并行。

每年抽出一段时间,让安娜去私人学校,跟同龄人交流学习。

剩下的时间就让安娜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如果放在华国,一定会被老一辈人批评是离经叛道。

李逸在美国生活了两年半,对此有所感悟。

每个国家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所以教育方式也不一样。

家庭教育在华国或许不合适,在美国却没有任何的问题。

以后李逸的孩子,也会实行家庭教育和私人教育。

因为李逸深刻的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非常巨大。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心灵寄托。

李逸曾经做过留守儿童。

他深刻体会过那种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李逸至今都记得。

在教育的同时,父母也能给孩子其他任何人都给予不了的一种东西。

那就是爱。

李逸认为,这种来自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爱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治愈。

而且,还有可能治愈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