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浩然拿起桌上剩了一半的披萨。

“逸哥,这是你点的披萨,你不吃吗?”

李逸说道:“我吃了啊,这块披萨大部分都是我吃的,但我一个人肯定吃不完。”

他又不是猪,又不是熊二。

这么大的一个披萨,能吃掉三小块就已经不错了。

剩下的披萨带回去给熊崽子和米奇吃。

这两个家伙喜欢吃披萨。

紧接着,江浩然指着那盆香肠拼盘,说道:“那这些呢?也带回去吗?”

李逸点头道:“不然呢,游艇上还有那么多宠物嗷嗷待哺。”

现在出门在外,宠物们的食物基本上都是李逸一个人制作。

偏偏宠物们中的大胃王,全部都带出来了、

所以工作量真的有点大。

每次在沿途城市休整停靠,李逸都会选择在外面买一些食物带回去。

这样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回到游艇之后,一众宠物就围了上来。

李逸一一揉了揉宠物们的脑袋。

“给你们带了好吃点,先这些,然后我现在去给你们做饭。”

李逸内心叹了口气。

他怎么感觉就算是变有钱了,也还是一个忙碌命呢。

忙着给家人做饭,忙着给宠物做饭。

虽然奥琳娜,江浩然他们会帮忙打下手。

但做多了,总归是会烦的。

李逸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做饭的人。

可每个月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连厨房都不想进,更别说动手做饭了。

话又说回来,有些时候,李逸又特别喜欢做饭,恨不得每天都做饭,做不同的菜。

这就很矛盾。

人就是一个矛盾的生物。

熊二嘴里嚼着一块披萨,走进了厨房中。

李逸正在指导江浩然和哈维该怎么削白萝卜的皮。

为什么要指导呢?

因为不指导的话,一根硕大的白萝卜,最后在两人的努力下就会缩水一大半。

这不是夸大其词。

这种事两人又不是第一次干。

李逸指导完之后,看向熊崽子。

“你进来干吗?”

熊崽子指着一个橱柜。

李逸立即警惕起来。

他走过去打开橱柜,然后整张脸就黑了下来。

里面放的香肠,一根都没有了。

李逸捏住熊崽子的大肥脸:“你偷吃的?”

“嗷嗷。”熊二点着头,然后又指了指在门口张望的贝塔和米奇。

李逸看过去,两个宠物立马撒腿跑了。

见状,李逸表示真的很心累。

家里的宠物,也就阿尔法、奶球,以及追云和闪电让他省心一些。

就连杰瑞有时候为了吃坚果,也会皮一下。

李逸把熊崽子赶出了厨房。

偷吃了我的香肠,还跑进来告诉我。

这不是贴脸开大是什么?

李逸现在心态很平和,所以不想揍熊崽子。

反正今天揍了熊崽子一顿,一晚上过去,熊崽子又忘记了,第二天照样该干嘛干嘛。

做了坏事,该惩罚肯定要惩罚。

半个小时后,熊二、贝塔以及米奇一脸委屈的看着李逸。

因为李逸给它们三个准备的午餐,比往日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李逸冷笑一声:“你们三个偷吃了我的香肠,应该吃了个半饱吧,中午就这么多,爱吃不吃。”

听到李逸这么说,三个宠物只能认命。

江浩然端着一盘草莓走过来,说道:“逸哥,你不怕把熊二、贝塔和米奇它们饿着啊。”

“它们还能饿着?”李逸嘴角一抽,“它们要是真的饿了,都不会跟我说,自己就会去厨房中找吃的。”

江浩然一时间竟找不到反驳的话:“还真的是,它们自己偷吃可比你给它们做饭快速多了。”

忽然,江浩然说道:“逸哥,冷库中的储备粮不会也被偷吃了吧。”

闻言,李逸心里立即咯噔了一下。

不能吧。

冷库可是有锁的,熊崽子它们就算再聪明也打不开锁吧。

心里是这么想,但李逸的身体很诚实,他放下手中的杰瑞,朝着冷库走去。

看着完好无损的冷库大门,李逸松了口气。

打开冷库,看到里面的储备粮没有翻动的痕迹,李逸彻底放松下来。

李逸回到厨房,开始给宠物们冲泡牛奶。

哈维刚好在厨房泡咖啡,他问道:“李逸,下午有什么计划吗?”

“没有计划啊?”李逸想了想,说道:“下午我准备逛一逛圣约翰斯,圣约翰斯有几个景点还是值得去看一下的。”

其中李逸比较想去的应该就是信号山。

信号山是加拿大的国家历史遗址,是北美在二战期间的重要通讯中心。

从18世纪到二战期间,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间的电报通讯,很多都由信号山进行中转。

信号山上面的卡伯特塔,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建筑。

1901年的时候,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之间的第一封电报就从这里诞生。

加拿大东部海岸的城市,每一座的都有一定的历史底蕴。

这种历史底蕴只是相对于北美国家来说。

你说这种历史底蕴有魅力吗?

肯定是有的。

这些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对我们了解欧美国家的发家史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说不定我们可以学一手。

信号山坐落在圣约翰斯的东面,位于东北边港湾的入口处。

刚好海鸥号停留的码头就在港湾附近。

步行去信号山也就十来分钟的事。

不过李逸选择了骑自行车。

从小到大,李逸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应该就是自行车。

中学的时候骑自行车去镇上读书,大学期间在学校骑自行车去上课。

毕业后,骑自行车去上班。

老家的三楼仓库中,至今还存放着李逸上学期间骑的自行车。

过年的时候,李逸还看了一下。

自行车的链条完全生锈了,轮胎也没有气了。

修理一下,应该还能骑。

在这里,李逸需要吐槽一下圣约翰斯的自行车。

骑行一趟竟然需要支付5加元的费用,并且骑行结束还需要把自行车归还到租借处。

不然的话,就将面临一百加元的罚款。

租借处的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圣约翰斯的人力成本极其的昂贵。

如果不加以限制,后期自行车的回收将会拖累浪费纳税人交的钱。

这个理由简直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