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场总决赛。

波士顿主场。

没说的。

打了药的凯尔特人,所向披靡!

几乎把小牛打爆了。

123比99,大胜24分!

江昊再发挥,也双拳难敌四手。

毕竟,

人家凯尔特人好几个生化人!

皮尔斯40分。

加内特20分20篮板。

隆多19分22助攻。

雷阿伦30分,三分球进了7个!

这怎么打?

江昊逐渐感觉到。

一种危机感。

冥冥之中。

有一双眼睛,

在看着自己。

就像要看到自己的系统似得。

而同时,

江昊也能感觉到。

洞悉之力之下,绝对有个特殊存在。

比赛结束。

更衣室里。

江昊发现,有人潜入。

真的是,

红衣主教奥尔巴赫。

奥尔巴赫拿了一把尖刀。

一刀,

直插江昊后背。

刷啦!

穿身而入!

诚然。

江昊有一身全满级的系统加成。

但,

奥尔巴赫,是神一样的人。

亚当!

那个伊甸园里的,人类始祖之一!

然而。

江昊的身体。

并没有留出鲜血!

江昊!

江昊!

你是谁!!!

为什么!

你不流血!

嘶~~~~

难道···

难道你是?

渐渐地,

江昊的身体,开始变得坚硬。

是的。

坚硬。

宛如磐石!

石头!

石头人!

石头猴子!!!!

奥尔巴赫惊得大喊!

此刻,

时空凝固。

空间之中,只有奥尔巴赫,跟江昊!

换言之。

是唐三藏,和孙悟空!

就在此刻,江昊的头脑中,杂乱无章的浮现许多文字!

话说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那只天产石猴,自打发现了水帘洞,当上了“美猴王”,一直和众猴过得很快乐,这一过就过了三五百年。突然有一天,美猴王想到了一个特别可怕的问题——自己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死去,于是就开始哭,众猴得知原委以后,也跟着哭。这时,手下一只通臂猿猴提出来一个说法:

“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这是“五虫”的概念第一次在书中提出。如果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下面会有注释:一般认为,人为“倮(裸)虫”,兽为“毛虫”,禽为“羽虫”,鱼为“鳞虫”,虫子之类的是“介虫”,是为“五虫”。从通臂猿猴的话来看,包括美猴王在内的猿猴,也是包含在“五虫”之内的,无法像神、仙、佛一样不生不灭、躲过轮回。

这只通臂猿猴,显然是猿猴中的智者,不过从后文来看,他所掌握的“五虫”知识,只是个“大概其”,并不特别准确。

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成”归来,结交了牛魔王等六位魔王,常常饮酒欢聚,一日醉酒酣睡之时,却被两个鬼使带到了“幽冥界”。孙悟空恼怒之下打上森罗殿,将自己和许多猿猴的名字,都从“生死簿”上画掉了,即所谓“九幽十类尽除名”。不过,这本记录着孙悟空和其他猿猴名字的“簿子”,却并不在“五虫”之中:“裸虫、毛虫、羽虫、昆虫(即‘介虫’)、鳞介(说‘鳞虫’更准确)之属,俱无他名。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阴曹地府的“官方”分类,应该是更准确一些,因为猿猴与“五虫”都不像,所以并不在“五虫”之列,而需要另外造册。

“五虫”的概念再次出现,是在“真假美猴王”一段。两只猴上天入地找人辨真假,最终闹到了如来佛祖那里,佛祖不慌不忙地给大家上了一堂科普课: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即‘倮虫’‘裸虫’)、鳞、毛、羽、昆(即‘介虫’)。”

“五仙”加“五虫”,凑成“十类”,而“十类”之外,“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这四种特殊的猴子是: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真悟空应该就是第一类“灵明石猴”,而假悟空,佛祖指出,是“六耳猕猴”。

从以上三种大同而小异的“五虫”“三界”“十类”“四猴”之说可以看出,古人早就发现猿猴这类动物与众不同,很难归类,所以才把它们单列出来。

今天,从现代动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猿猴类,因为和我们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被划入了“灵长目”——人类自己也在此目之下,所谓“万物之灵长”。

灵长类是个大家族,现存的种类不算少。比较“原始”的猴子在外形上和人类、甚至和其他猴子都不大像,比如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分布最多的各种狐猴,脸和狐狸很像。动画片《马达加斯加》的四位主角中,就有一只狐猴。

还有一种身体很小、眼睛巨大的“眼镜猴”,喜欢在夜间活动。

猿猴类和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非洲的黑猩猩,研究表明,它们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九的基因和人类相似。幼年期的黑猩猩,很多行为和我们人类的小孩子很接近。

如来佛提到的“四猴”,有两种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是通臂猿猴,还有一种是赤尻马猴。他们是大圣在水帘洞的四健将,各两只,叫作“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它们出场时就是“老猴”,应该比大圣年纪大得多,也确实见多识广。早期大圣初创家业的时候,他们经常给出好主意。第一个主意就是那只通臂猿猴出的,大王要得长生,应该去外面寻仙访道。第二个主意是四只老猴一起出的,为了壮大山寨,大王应该去傲来国借兵器(其实就是弄一阵风,“抢”来兵器)。第三个主意,大王你自己的兵器,可以去东海龙宫找(结果大圣找来了金箍棒)。“四健将”应该就是生死簿上被销了名的长寿者,孙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以及后来随唐僧取经,他们一直负责管理山洞,让大圣总有个“家”当念想——猪八戒不是评论过吗,好大一份家业,换了我也不去取经。是啊,花果山比高老庄的家业可大多了,也兴旺多了,多亏四健将的治理。

通臂猿猴的“原型猴儿”,应该是——长臂猿,它们的长胳膊使它们更容易攀爬。我国境内有好几种长臂猿,比如白颊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等。它们的叫声凄婉,记得那句诗吗,“两岸猿声啼不住”。顺便提一句,“猿”是比猴要进化不少的,和大猩猩、黑猩猩属于一大类,它们在外形上跟猴有个最大的区别——没有尾巴。

再说说赤尻马猴。其实关于它最有名的一句话来自《红楼梦》——呆霸王薛蟠说,“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马猴,学名叫山魈。我们在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中见过他,就是那个给小狮子施洗礼、又会点巫术和中国功夫的老猴子,他有一个分外醒目的彩色大鼻子。

孙悟空的原型并非“哈奴曼”,不仅因为他并非“中国原产”,更重要的是,哈奴曼和孙悟空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哈奴曼本领高强,完成了很多别的神只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的性格却是驯顺听话型的,而孙悟空正好相反,追求无拘无束,玉帝、如来都敢反抗,这种性格,在哈奴曼身上是找不到的,倒是在另一只“国产猴”——无支祁的身上,能发现一些孙悟空的影子。无支祁是谁?从无支祁的角度来说,孙悟空的“原型猴”又是什么猴呢?来关注一下“大圣”这个称呼。

那只叫“大圣”的猴子

“大圣”是孙悟空最得意的称呼,代表着他辉煌的过往。其实这个称号,在小说《西游记》诞生之前,已经存在好久了,而且,叫“大圣”的,大多是猴精。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的猴精“申阳公”就叫“齐天大圣”,他共有兄弟姐妹四人,“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州圣母。”

元代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的“齐天大圣”自报家门:“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乃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猕猴,兄弟是耍耍三郎。”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叫欧阳纥的人,漂亮的妻子被一只白猿抢走了。欧阳纥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白猿的洞穴,设计杀死了白猿。不过此时,欧阳纥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的儿子,长得像猴子......

这个故事出自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其实是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因为,唐代着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父亲就是欧阳纥,而欧阳询本人,据说面目丑陋尖嘴猴腮......小说创作者的初衷大概是想“恶心”一下欧阳询,不过作品本身还是很有特色的,是早期“猿猴抢亲”的故事中最着名的一个。

我们前面提到的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陈巡检的妻子是被猴精申阳公“齐天大圣”抢走了,不过陈妻宁死不从,没有失身,这当然是为了照顾人们的贞洁观。

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的“通天大圣”,老婆也是抢来的,是金鼎国的公主。为了讨好老婆,“通天大圣”还去偷了王母的仙衣。然后,“通天大圣”被天兵天将擒拿,公主被送回了家。这位“通天大圣”后来随唐僧取经,时不时地还会显露出一些好色的本性,比如在女儿国,师徒四人被众女子“围困”求欢,终于逃脱之后,他居然为自己没“得手”而懊恼;为了“找补”一下,接下来在“火焰山”狠狠地调戏了一把“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在杂剧中还是单身)!

以上这些猴子,品行实在不怎么样。吴版《西游记》虽然保留了猴子们“大圣”的“曾用名”,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被打散后重新排列组合,删除和“转移”了很多元素,又注入了很多新元素,最终,塑造出了一只完全不同的猴子。

首先,把“好色”的行为“转移”给了猪八戒:在天上调戏嫦娥,在凡间强霸高小姐,取经一路,好色的毛病也时有发作。实际上,对取经团队来说,“色念”是一大考验,既然要唐僧、孙悟空包括沙僧都“干干净净”,这个毛病只能扔给“呆子”。而以“呆子”的整体人设来看,“好色”在他身上,只是“缺点”而不是“恶行”。至于更加恶劣的“抢亲”行为,则“移植”到了“宝象国黄袍怪”“朱紫国赛太岁”等故事中。

然后,从“无支祁”那里“移植”来了猴子的身份和无边法力,而像兴风作浪、涂炭生灵之类的“坏事”,则“转移”到了“通天河灵感大王”等的故事里。

至于“偷盗”,叙述方式也和以前很不同。偷蟠桃、盗御酒、偷仙丹,祸闯得很大,可是——偷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的东西,说到底只是挑战“权威”、冒犯至尊,并不会妨碍到弱小者;反而是那些“至尊”们,就因为一点吃的喝的,就天罗地网、十面埋伏来捉人,太小题大做了!所以,孙悟空闯下了天大的祸,我们反而看得津津有味——就像,一个好奇心重又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完成了那些别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可恼可恨,但是也很可爱。

如此重塑之后,取经“正片”中的孙悟空,变得有始有终、有情有义、疾恶如仇......

从玄奘取经到吴承恩的《西游记》,九百多年的时间里,这只猴子逐渐取代玄奘成为取经故事的主角,又经过“八卦炉”一般艰难的淬火“重塑”,最终定型为有猴的特点也有人的缺陷、人见人爱的孙悟空,完全能够胜任百回巨着的绝对男一号。

江昊脑子里,突然闪现出奇奇怪怪的信息。

是系统自动的检索。

我!

为什么!

为什么成为了孙悟空?

我后背的伤?

怎么没有杀死我!

奥尔巴赫,

到底是谁?

江昊似乎,陷入另一个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