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 第772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姓李?和你模样相似?”李性忠盯着李顺祖的眼睛问:“有多相似?”

“查斌勋说非常像,尤其是鼻子和眼睛。”李顺祖回答。

李性忠沉默些许后抬起头:“你觉得那个人是李思忠?”

李顺祖点头:“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

李性忠再次沉默。

李思忠字葵阳,辽东铁岭人。

是宁远伯李成梁的族人。

李成梁有兄弟四人。

老大李成梁,老二李成才,老三李成实,老四李成林。

李思忠是老二李成才的孙子,按照辈分来讲是李成梁的族孙。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

李思忠投降。

次年努尔哈赤攻铁岭。

攻陷城池后对城中的李氏族人进行了屠杀。

据统计,此次被屠杀的李氏族人多达二十四人。

其中李成梁一脉有四人,李成才一脉有十六人,另外两支加起来有四人。

努尔哈赤并非对李成梁一脉手下留情,而是李成梁早就将大部分族人迁往京师,只留少部分在铁岭。

被杀最多的是李成才一脉。

按理说李思忠是李成才的孙子,他已经投降,努尔哈赤应该对李成才一脉网开一面才是。

可努尔哈赤反其道而行,对李成才一脉杀得最狠,最多。

换成其他人看到亲人被杀早就反了。

但李思忠没有。

在得知亲友被杀后不但没和努尔哈赤反目,而是继续效命建奴并履立战功,功劳累进一等男兼一云骑尉。

李思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人质综合征,一句话描述就是被害者对施害者产生了感情,甚至帮助施害者继续犯罪。)

“二叔,下次再遇到李思忠...我该怎么办?”见李性忠不说话,李顺祖在旁边轻声询问。

李性忠叹了口气:“李思忠这种人与畜生无异,下次再遇到一定要想办法杀了他。”

李顺祖深吸一口气,郑重其事地回答:“二叔放心,我不会手下留情!”

“嗯,去休息吧,我还要和总督大人商讨攻打宁远城的办法。”

“是。”李顺祖施礼离去。

等李顺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后,李性忠才慢慢收回目光,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中军行辕。

中军行辕内,众将云集。

平辽总督王永吉坐在中间的帅位上。

其他总兵和指挥使分列左右。

李性忠朝王永吉施礼并深表歉意道:“总督大人恕罪,属下有事耽搁来晚了。”

“哎咦,”王永吉摇头,“本督知道你是因为和李顺祖探讨军情导致延误,何罪之有?”

“谢总督大人!”李性忠笑了笑,站到军帐门口。

见所有人都已到齐,王永吉命人从后面搬出一个大箱子。

打开箱子后里面露出十多个大纸包。

纸包里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

王永吉指着箱子里的纸包对亲兵说道:“把这个给大家伙发下去,每人一大包。”

在场的人见状顿时喜笑颜开。

四个亲兵把箱子搬到军帐中间,开始给众人发放。

黄得功排在第一个,他接过纸包后立刻从里面掏出一支烟用鼻子闻了闻。

“黄兄,来一根!”唐通伸手向黄得功要烟。

“去去去,有烟还跟我要!”黄得功使劲挥手,把剩下的烟放在脚边,速度快的让人瞠目结舌。

高第和吴三桂速度同样很快,从纸包里抽出一支烟后立刻夹在耳朵上。

没有王永吉的允许,他们不敢在中军帐内抽烟。

等全部发往完毕后,王永吉悠悠说道:“这是陛下命人从京师送来的烟,比喝茶还要醒盹解乏,诸位一定要省着用。”

“谢陛下赐烟!”众将同时道谢。

“好了,说正事!”王永吉收起笑容,“宁远城就在眼前,今天上午诸位和我都去现场查看过地形,谁有破城之策?”

中军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同时低下头,默不作声。

今天上午他们扮作探马,去宁远河南岸查看地形和建奴兵力部署情况。

不看还好,看完之后所有人都没了信心。

地形相较之前并无变动。

唯一的变数是兵力部署。

建奴主力已经抵达宁远城外,并在宁远河北岸扎营。

其中在宁远河上游部署的兵力最多,下游其次。

中游部署的兵力最少。

不是豪格兵力不够,而是没必要在中游部署太多兵力。

中游区域位于城墙上红夷大炮射程之内,明军胆敢渡河就会遭到岸上八旗兵的反击以及城墙上的炮击。

所以他才会说出六万兵马足矣的大话。

在这种兵力部署下,明军别说攻城,就是渡河都成了问题。

宁远城的坚固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见众人不说话,王永吉开始点名:“吴总兵,你曾镇守宁远十数年,对宁远了如指掌!可有破城的法子?”

吴三桂尴尬地笑了笑:“回总督大人,卑职以为若想拿下宁远,唯一的办法是从西北方向攻城。步步为营,缓慢推进。”

“这个法子有待商榷!”王永吉摇头,“若想从西北方向攻城,就得从宁远河上游渡河。建奴在那里布置了重兵,无论我军能否渡河,损失都会很惨重。”

众人再次沉默。

刘芳亮忽然说道:“能不能去上游堵塞河流,让河流改道?”

“堵不住!”王永吉继续摇头,“首先,宁远河水流充沛,让河流改道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建奴不会坐视不管!”

贺锦眨了眨眼睛:“总督大人,咱们能不能在宁远河南岸堆一座土山?”

“你的意思...是?”王永吉眉毛一挑。

贺锦有些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卑职的意思是在宁远河南岸堆一座比宁远城墙还要高的土山,然后把我军的红夷大炮推到土山上,与宁远城的大炮对轰!”

“只要我军的火炮能压制住城墙上的火炮,大军就可以忽视火炮的威胁,从容渡河。”

“或者...用火炮轰击在北岸防守的建奴,为我军渡河创造空间和机会!”

王永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他激动地走到贺锦身边,用右手猛拍他的肩膀:“你别说,还真别说!这个法子属实有点东西。”

其余众将也都被这个想法震惊到了。

他们先是眯着眼思考想法的可行性,随后睁开眼看向贺锦。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黄得功率先说道。

“确实,”李性忠跟着发表意见,“我军胜在火器犀利,尤其是红夷大炮!数量多,射程远!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实乃上策也!”

其他人也跟着称赞起来。

“总督大人,诸位同僚过誉了,这个法子不是我想出来的!”贺锦谦虚道。

“不是你想出来的?”王永吉有些诧异,“那是谁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