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产生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而这需求,就会有人来满足。

更精美的瓷器,更昂贵的丝绸,和以前相比,可以说,这一批人的消费趋近于人性。

特别是在北平,在实际上,不管是刑部还是县令,已然是拒绝承认奴隶这一身份。

所谓签了卖身契的人,其本身的人身安全就此得到了保障,其雇主或者说是买家,无法对其生杀予夺。

以人命关天之原则,奴仆的生死,也会引起治安所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在北平的权贵,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事作风。

朝廷,或者说当今圣人所掌握的舆论武器,是让他们最为难受的。

纨绔可以在小范围内无所顾忌,可一旦暴露在阳光下,乃至其身后的家族都要受影响。

英国公府和伊王的下场,只要处于权力之中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英国公府且不说,那伊王自缢于王府,谁的手段,他们心里门儿清。

而圣人对襄王和伊王不同的态度,也在告诉宗室藩王,朱祁钰不是朱元璋,不会对宗室一味的容忍。

有着襄王的站台和岷王的认可,其他藩王宗室对于朱祁钰是既爱又恨,爱其放宽了宗室赚钱和从政的路子,恨则是在永乐帝的基础上,加了更多的限制。

主要便是让他们遵纪守法,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理所应当,可对于习惯特权的人而言,那就是自己无形被剥夺了权力。

在永乐朝之后,藩王基本上告别了造反的手段,更何况面对集权的朱祁钰,当年朱棣对朱允炆都要装疯卖傻,如今的藩王们又不是真傻,有着放开的路子不走,去走那一条最难的路。

像朱祁镛这样的世子,才是现在诸王选择的主流。

逆势而为太难,对于他们来说,顺势十分简单,且就是那会上树的猪。

把世子送到北平,在华夏历史之中,其实就是质子,以前是由皇后来教导,算是增加宗室和皇家之间的连系,现在这种连系,换成了学校,由在武备学院的朱见济来作为纽带。

北平因为朱祁钰而繁荣,在繁荣之下,新老正在交替,腐朽的英国公府和热闹的定国公府就是北平最具代表性的家族。

徐永宁跟着朱见济,大明如今大皇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有人关注着皇后是否也会诞皇子,猜测到那时候,定国公府会不会卷入皇子争位。

虽说没有激烈的阴谋诡计,但各怀心思也算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相比新贵们,老牌贵族展示财力的方式则更加低调许多,基本上都是私下的宴会,品鉴一些独家大匠做出的产品。

这些消费,带动了整个大明的手工业发展,有着出色手艺的手艺人,不再被一两个权贵所限制,能够有更多的渠道来展示自己的手艺。

最终,财富在社会上流通一波后,再次流回银行,旧币被熔成新币,开启新的一轮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