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内的一众大臣见仁治皇帝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他们见怪不怪了。

咱们这位陛下出了名的好名声。

想必在陛下心中已有人选,他们除非能像张首辅一样说出有理有据的完美理由。

要不然陛下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此一来,还不如试图争取一下这市舶司副提举的位置。

毕竟市舶司日常事务繁杂,提举各项事务也没时间精力亲力亲为。

如此一来,这副提举便是处理事务的第一人选。

提举为了整个市舶司能够顺利运转,在小事上还是会对这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他们心中纵然明白仁治皇帝已有人选,却还是要给出自己的推荐人选。

一来是为了迎合仁治皇帝,配合仁治皇帝的表示,使得他没有这么无聊。

二来则是为了那市舶司副提举的位置。

他们将人先推到提举的位置,待到陛下反对,他们再顺势将人推荐到副提举的位置上。

仁治皇帝对此也会保持默许,毕竟是这也是政治上的默契。

当然了,这种推荐人选的资格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但应该由谁先开口呢?

心念至此,朝中百官都默契的将目光转移到内阁阁老周道登身上。

貌似只有这位最先开口最合适了。

因为周道登的门生叶轩墨是四府总领,兼任宁波市舶司提举。

如此一来,陛下为了制衡朝堂间各派系的人员配置,必须不会选择周道登的门生成为泉州市舶司提举。

内阁阁老周道登感受到其他官员的目光,他忽然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这市舶司牵扯的利益太大了,自己可不能犯这个众怒。

随即,周道登便上前一步,试探的问道。

“陛下,臣有一人选推荐。”

“现任雷州府同知,仁治十三年传胪,曾经的翰林院庶吉士杜腾云。”

“此人当年殿试策论便是有关于与域外诸国交易有关。”

“如今在雷州府任职期间,亦鼓励府中商人交易,大力促成各方商会前往雷州交易。”

“此人将府中葛布的销量提高了数倍,让府中百姓的收入大大增加。”

“臣认为,此人或许是泉州市舶司提举的第一人选。”

仁治皇帝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他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了杜腾云的模样。

此人进入翰林院后表现尚可,三年庶吉士期满,转为翰林检讨。

在翰林检讨的位置上又待了几年,眼见前路遥遥无期,这才无奈选择外调为知县。

多年来勤勤恳恳,终于从知县爬到了一府同知的位置上。

这些从翰林院出去的,也都是皇党成员。

因为他们都有在翰林院任职的记录,带有皇权烙印。

只是杜腾云并非泉州市舶司的最佳人选。

一旁的其他阁老,尚书,侍郎见仁治皇帝并未同意周道登的提议,他们心中便有了底。

为了快人一步,好几位阁老,尚书上前一步,急迫的推荐着自己的门生,弟子。

“陛下,臣有一人推荐,此人乃是……”

“陛下,论此市舶司提举人选,容臣慢慢道来……”

“陛下,微臣亦有人选推荐……”

仁治皇帝望着眼前热闹的一幕,他便赶忙开口道。

“各位卿家莫急,慢慢道来。”

“便先从李尚书开始吧。”

自己一开始驳了他的面子,现在自然要选择先从他开始了。

随即,户部尚书李九渊,工部尚书左兴国,礼部尚书陆云涛,还有几位内阁阁老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但仁治皇帝也都未采纳他们的建议。

当然,他也不可能直接否定这些人的说法。

“各位卿家提议的人选都是上佳之选。”

“只是若想从中挑选一位担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朕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且容朕再思量一番。”

言罢,仁治皇帝了无痕迹朝着百官中的王振生看了一眼。

一直将注意力放在仁治皇帝身上的王振生在接收到仁治皇帝的眼神时,他就明白轮到自己上场了。

随即,时任吏部左侍郎的王振生便主动上前一步道。

“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朝中百官见王振生上前,他们自然就明白今天与陛下演双簧的是何人了。

原本还以为会是张首辅,没想到居然是这位。

居于龙椅之上的仁治皇帝闻言,他左手撑着自己龙椅的扶手,右手轻轻抬起。

“王爱卿有何想法,畅所欲言。”

王振生听到仁治皇帝的话语,他这才垂首答道。

“陛下,臣猜测市舶司与各地客商,域外诸国交易,其管理模式应当会与我大周其他州府的管理模式不同。”

“若差遣一位不通市舶司政务的官员前往,手忙脚乱出些许差错事小。”

“可在这些域外诸国面前失了颜面为大。”

“臣斗胆揣测,这泉州市舶司提举是否暂从宁波市舶司诸多副提举中拔擢一位左迁?”

仁治皇帝听到王振生的这个提议,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王爱卿此言有理。”

“泉州市舶司作为曾经的第一市舶司那可是我大周的颜面所在。”

“是出不得半点差错的。”

“那王爱卿心中可有人选推荐?”

仁治皇帝此问一出,王振生假意思量片刻,这才答道。

“宁波市舶司诸多副提举中,唯有黎淳乃是宁波府同知,由此人调任泉州任泉州市舶司提举一职最为妥帖。”

宁波,市舶司衙门。

正在宁波市舶司衙门视察情况的叶轩墨望着眼前络绎不绝的客商,他转头看向身边的黎淳开口道。

“太仆用心了。”

“恐怕就是我主管市舶司也不过如此了。”

黎淳一听叶轩墨的问话,他谦逊一笑。

“子义说笑了,皆赖市舶司这块金字招牌罢了。”

叶轩墨闻言,他便打趣道。

“太仆谦虚了,有此功绩,想必今后我这市舶司提举的位置便要转交给你了。”

如今他兼任的官职太多,一旦市舶司运转走向正轨,陛下定会为他卸些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