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菱说:“等会倒在地上用脚踩两下就出来了。”

孟青青闻言用脚踩了两个试试,那些裂开口子的刺球很容易就裂开了。

“姐,还真是。”

孟青青觉得好玩又踩了几个。

孟菱见她玩得起劲,提醒道“青青,等会放到一起去弄,现在,这样下去来捡的时候就不会捡到空壳的了。”

孟青青点点头,这才乖乖地跟着捡栗子。

四人捡了没多久就装满了背篓,孟青青和孟石毅在一旁踩栗子,孟菱和梁杰继续捡。

四人忙得满头大汗,但是捡栗子的热情丝毫不减。

栗子结得不多,个头也不大,这些并不是板栗,而是锥栗,每个刺球就一粒子在里面,产量不高。

等到捡完,太阳差不多下山了,没剥完的刺球只能拿回家再剥。

“走,回去了,给你们做炒栗子吃。”孟菱招呼他们下山去。

几人回到家里,孟青青继续踩刺球玩得很开心

孟菱交代他们小心一点就去准备炒栗子了。

她先将栗子洗干净,然后再用刀将栗子切个小口子,这样炒制的时候才不至于‘放炮’。

准备工作做完,孟菱拿出一个碗,里面放少许盐,再加入一碗水,最后加一点油。

没有糖只能加点蜂蜜搅拌进去,她也是第一次尝试用蜂蜜炒栗子。

将调好的水和栗子下锅煮,水开没一会栗子就有点开口了。

等到栗子全熟了,一颗颗都张着大口。

孟菱让梁杰转小火,她开始翻炒栗子。

炒好的栗子外壳油亮,果肉金黄,香味十足,光看着就很有食欲,

“都来吃糖炒栗子了。”孟菱朝院子外面喊道。

最先到的是孟青青和孟石毅,两人伸手就要拿栗子。

孟菱赶紧将两人手拨开,“慢点,烫!”

两人闻言变得小心起来,孟青青手摸了一下,烫得缩回了手。

孟石毅拿起一个,烫得不停地在两只手心里倒腾,一边不停地吹气。

吹了好几下才觉得那么烫了。

孟青青有样学样,栗子在手掌上跳舞。

沈氏和洛青莲见状在一旁张着嘴笑,看着金黄油亮的栗子道:“看着就很不错。”

洛青莲道:“嗯,原来栗子还能这样做,又长见识了。”

洛青莲拿起一个,倒是没有像孟青青那样,大人的手掌毕竟皮要厚实一点,也就没觉得有那么烫了。

她放到嘴边吹几下,感觉不烫了才剥开放嘴里,香甜软糯的栗子在口腔里翻动,吃过一个就想再吃第二个。

洛青莲道:“好吃,娘你也尝尝!”

孟青青孟石毅两人吃完各自又拿了一个,自顾自地吃起来。

一旁的梁杰也拿了起来尝尝,感觉好吃。

这时,腿脚最慢的教书先生余年才到。

“先生,你快尝尝,栗子好吃,你保证能吃得动。”梁杰的话把人都逗笑了。

“好,我也尝尝。”

孟菱吃了几个就没吃了,栗子不宜多吃,后果靠他们自行体会去吧。

到时候栗子丰产了,到城里卖糖炒栗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清晨,天边泛起鱼肚白,秋露挂满整个清水村。

绿油油的一片稻田中有一片金黄的麦穗显得格外醒目。

那是孟菱家的田,今年只种了一季水稻,打算收割完稻子,就开始种油菜。

孟菱到村里叫了几个劳力帮忙收水稻,五天时间二十亩水稻就收割完成了。

这些天,天气干爽,可以慢慢晾晒。

每到晒谷子的时候一家人齐上阵,就连教书先生都来帮忙了。

等到晒完稻谷,山上的橘子陆陆续续熟了,又到孟菱忙碌的时候了。

孟菱到村里找了两个妇人帮忙采摘橘子。

橘子采收好,马阳坐着马车来到了果园。

“尝尝看!”

孟菱从筐子里随手拿起一个抛给马阳。

橘子成熟度还不是特别高,等到霜降以后甜度会更好一点。

马阳接过橘子,剥开里看到的是饱满橙黄的果肉,看着就有想吃的欲望。

饱满甘甜的果汁在口腔爆开,果肉汁水饱满,口味清甜爽口。

马阳连连点头,“嗯,味道不错。”

孟菱见他觉得不错,问道:“这次想卖什么价格?”

马阳看了一眼橘子园,缓缓道:“我看着有好几千斤吧,暂时定二百文一斤吧。”

孟菱一听这价格压根就没打算给老百姓吃。

老百姓能吃上估计还是得等个几年才行,至少南地区是这样子了。

孟菱点点头,“行,卖货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五百斤的新鲜蜜橘很快就到了庆阳郡。

马玉清得知消息立马就去了马阳的小铺子。

马阳略微没好气地说道:“怎么哪都有你,上次梨子的钱还没给呢!”

“给什么钱,那是场地费,不能白用,还有哪些人的茶水糕点不要钱么!”马玉清也没跟他客气。

两人一说到生意上的事情就斤斤计较,但是从来不会较真。

马玉清说着就从筐子里摸出个橘子,然后洗洗才剥开来吃。

“嗯,口感不错啊!”

“你小子有眼光,找了个这么会种水果的。”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马阳翻了下眼皮,没打算跟他扯闲谈。

“我拿点去给你嫂子吃,她最近爱吃酸甜味的。”

马玉清说着叫下人拿着篮子就往里面装。

马阳见他一副土匪打劫似的,喊道:“行了,装两三斤就可以了,这东西又不是我的。”

马玉清不予理会,“我知道,从你那份里面扣不就行了!”

马玉清叫人装了十来斤才罢休。

马玉清刚走,买橘子的人就来了,最先到的是柳林,尝了两个就说要全买了。

马阳默默翻了白眼,“柳大少爷,你都买去了其他人不得上你家闹去。”

“十斤,每人只能买十斤。”

柳林摇头,“十斤哪够吃,家里那么多人,一人吃两个就没了。”

“别急嘛,吃完下回还有,下次稍微多点。”

柳林听说还有,也就不再犟了,下次再来就是。

以往别人送东西上他们家,今年却是想买还得赶早,直道是世事无常。

柳林才走,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到了,几百斤橘子一会就卖完了。

只有来得晚的几人没买到,马阳答应下给他们先留点。

不然这些人下次还没买到怕是要不高兴了,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

十天后,第二批橘子熟了,这次是八百斤的量。

橘子都是经过工人精心挑选的,品质还是要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