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阳自信道道:“放心,问题不大的。就算价格稍高一点也没关系,至少每斤不会低于一文半。至于明年,就不好说了,估计每斤可能会低于一文钱。”

听到马阳信如此保证,孟菱放心了。

毕竟,购买的数量相当庞大,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心里盘算着,就拿清水村来说,每家至少有两千斤的红薯,有些家庭甚至能达到三四千斤。这样算下来,总量就相当惊人了。

商议妥当后,孟菱叫来了两辆马车,将所有的红薯渣运回了村里,暂时存放在榨油的那个屋子里。

洛青莲看着堆积如山的红薯瓜渣提议道:“姐,这么多红薯渣,就算有两头牛和那些鸡也吃不完。我们何不再买几头猪,另外再买一百只鸡苗回来养着。”

孟菱点头赞同:“好主意,那就再买十头猪崽回来,再买五十只鸡崽回来。”

于是,孟菱又叫人去联系上次那位牲口贩子,让他尽快送来所需的猪和鸡苗。

对于那十头猪,孟菱并没有打算圈养。山上的地方这么大,有小黑在,她也不担心猪会走丢。

牲口贩子很快就完成了孟菱的交代的事情。

孟菱看着那十只皮毛黝黑、活泼健康的小猪,心中十分满意。

风和日丽,田野里,在沈氏的带领下,油菜已经全部收割完毕。那些晒干后的油菜正被用来榨油。

晒完油菜,孟菱和洛青莲来到山腰上,精心挑选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土地。

这里将是她们建造房屋的理想之地。

洛青莲有些不解地问道:“姐,你打算在山坡上建一座大房子吗?”

孟菱肯定地点点头:“是的,不仅要建,还要建得宽敞、舒适。”

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不过,现在手里的钱肯定不够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只能先建个小院子。”

这仅仅是她宏伟计划中的一部分,她知道实现这个计划需要很长时间。

至于最终能否实现,她心里也没底。但她会朝着自己的超级农场的目标努力奋斗。

很快,建房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孟菱亲自到城里请来工匠,负责制图和规划。她相信只有专业的工匠才能打造出理想的农庄。

半个月后,经过精心的筹备,选了个良辰吉日,农庄的房子正式动工修建。

沈氏忧心忡忡地问道:“大丫,山上建房子得花不少钱吧?”据她所知,家里也没多少钱了,修路、建房子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孟菱笑着安慰她:“娘,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钱的事情你就放心吧。”她没有透露具体有多少钱。

孟菱深知,如果将马阳入股五千两银子说出来,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村里的人们看到孟菱大张旗鼓地修路、建房子,不禁好奇她的钱从哪里来的。

他们疑惑,即使是山上丰收的水果也未必能换来这么多钱,各种猜测和传言开始在村子里流传。

孟菱全当不知道,她一心只建好自己的农场。

孟菱计划先投入一千两银子,看看能建成什么样的规模。

在开挖地基的第五天,他们遇到了难题——地下出现了石头。

她不得不请石匠来打掉这些石头,这一额外的开销让孟菱意识到,一千两银子远远不够。

按照当前的规模,打地基就要花费近一半的资金,她只好继续投钱。

清晨,微风拂面,水蜜桃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马阳乘坐马车来到了清水村。

他径直来到孟菱的家中,然后跟随她前往果园。

马阳看到孟菱正与长工们一同采摘桃子,感叹道:“孟菱,几个月不见,你们村子的变化真大,路都修到山脚下来了。”

孟菱回头笑着回应:“是啊,要想富,先修路。”

马阳点头表示赞同,随后目光转向树上红艳艳的桃子:“孟菱,今年的桃子色泽真好,看来能卖个好价钱。只是数量少了些。”

这些桃子外观诱人,让人忍不住想品尝。

今年的桃子产量确实比去年多了一些,但总体来说也只有一千五百斤左右,确实不算多。

孟菱解释道:“总共也就这么几棵树,能够产出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再增加一些,只能再等两年了。”

两年后,新一批的桃树长成,预计产量会大增,届时市场的供应量也会相对充足。

但那个时候,市场上将不再只有她一家有桃子了。

五百斤桃子很快被装上了马车,孟菱和洛青莲跟随马阳一起踏上了前往庆阳郡的路程。

第三天的清晨,孟菱被一阵哭泣声吵醒,是小团团醒了。

孟菱洗漱完毕,带着洛青莲来到了马阳的水果铺子。

此时,晨曦初照,街道上人来人往。

铺子里摆放着一些新鲜的桃子,色泽红润,娇艳欲滴。然而,除了这些桃子外,铺子里并没有其他商品。

正如俗话说的“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马阳看到几人来到店里,热情地招呼她们到里屋坐下。他端来两杯热茶,茶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孟菱放下茶杯,缓声问道:“马阳,桃子的定价定好了吗?”

马阳曲拳扣着桌面,“我已经问过了,城里没有其他桃子供应商,咱们的桃子算是独家生意。

所以,无论按斤还是按个卖,都能卖个好价钱。”

听到马阳这么说,孟菱才放心下来。

她明白,在生意场上,独家生意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此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阳光斜斜地照进铺子里。

伙计回来了,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人。

这些人都曾是买梨子的顾客,包括玉器店的儿子程浩,以及家里经营布行的柳林。

他们一进铺子,就立刻被红艳艳的水蜜桃吸引。

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强烈的渴望,就像七天没有吃过东西的饿狼。

柳林没有犹豫,他冲上前去,甚至没有打声招呼,就抓起一个桃子直接塞进了嘴里。

他吃得津津有味,满嘴都是汁水,一旁的人纷纷躲避。

程浩看着柳林这副模样,有些不满地说道:“柳胖子,你虽然有些家底,但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注意一下自己的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