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全家穿:扛着键盘去逃荒 > 第203章 红烧肉炖土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毫无悬念的,沈清远又迎接了一次来自亲娘的“深情”问候~

沈清远揉着被打疼的胳膊,像个小媳妇一样委委屈屈的坐在灶房外面洗土豆,削土豆皮。

正好沈圆圆弄出了冰糖,乔桂花干脆就拿这把自家制出来的糖块熬糖色。

这还是三儿媳过年的时候教她的。

不然,就她们家以前,那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扒拉过来,哪里还用得着这么费劲的做肉。

在她们印象里,肉这种东西,那不是随便煮熟了就很好吃的么?

果然,有钱人家养出来的小姐就是不一样,吃个肉都比他们村里人花样多。

不过该说不说,这肉这么一折腾,味道是更好了!

大年三十的那顿红烧肉,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肉~

起锅烧油,放入自家新鲜出炉的黄冰糖。

待糖块融化变成漂亮的焦褐色,再把焯水过的猪五花下进去。

翻炒、调味,加大量开水炖煮。

两刻钟过后,把切好的土豆块倒进去,继续炖煮。

等到地里干活的沈清松他们回到家,一进院子就闻到了满院的肉香味。

“今天啥日子啊?咱娘咋还给炖肉了?”

沈老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的问向身后的弟弟。

可惜俩弟弟也是一脸懵逼。

“难不成今日是谁过生辰?”

“哈哈哈,二伯三叔,你们快别猜了,

赶紧进屋洗手,马上要开饭啦!”

沈圆圆伸出个小脑袋从旁边突然冒出来,给院子里的几人都吓了一跳。

等到众人上桌,发现今天晚上的桌子上只有一盆菜。

没错,沈奶奶觉得这一盆红烧肉炖土豆已经足够了。

在一人发俩饼子,地主家的伙食也不过如此。

众人开动,第一筷子自然都是奔着桌上的红烧肉去的。

先来几筷子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安抚一下自己躁动的胃,才放慢了速度,去夹盆子里的土豆。

一块土豆进嘴,沈清松顾不得烫,两口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对沈清远问道:

“三弟,这就是你今儿从田里挖出来那个什么薯疙瘩?”

今天沈清远在地里挖之前种下的小块块,他们都是看到了的。

只是没想到,这从村民手里收上来的东西,煮熟了竟然这么好吃!

沙沙绵绵的口感,吸满五花肉的汤汁,甚至有一瞬间,他觉得这东西比肉还好吃!

“这个跟我之前收上来的木薯还不大一样,不过我试验过了,这东西能吃,

所以今天就让老娘给咱炖了尝尝。”

“那可能是之前你说要收木薯的时候,村里人挖错了别的东西给混进来了。

我就说啊,村里那帮人,心眼子多着呢!

知道咱家收这些山里挖出来的东西,啥都往咱家送,破草根都想拿过来换几个钱。”

还没等沈清远说出自己之前想好的借口,王氏就机关枪似得嘚吧嘚一顿说,倒是阴差阳错把这事儿圆上了。

“那这东西到底是啥啊?还挺好吃!

咱明年多种点吧!”

小吃货沈正健嚼着嘴里的土豆块,含糊不清的说。

“这东西出数,我今天不过挖了两颗秧子,下面就出了十几个瓜蛋子。

我估摸着田里肯定还混着不少,等把田里的都收完,咱们把今儿吃的这种挑出来,

多留一些做种子,明年就能多种一些了。

到时让我们健哥儿吃个够!”

沈清远笑着说。

等一大盆红烧肉炖土豆被瓜分干净,就连盆上粘稠的汤汁都被大家用饼子蘸着给擦的干干净净。

沈老二抚着肚子说道:

“一开始咱娘就给分俩饼子,我还以为今晚儿会吃不饱呢,

没想到这地薯蛋子还挺顶饱!

唉~跟圆丫之前找到的山药有点像,圆丫你没看看,这东西是不是也是药材,能拿去卖钱不?”

沈圆圆本来正在喝水漱口,听到二伯这话,差点没一口水喷出来。

“咳咳,二伯,这东西,应该不能做药材吧...”

沈老二遗憾的拍拍肚子:

“也是,要是啥都能当药材,那药汤子就不会那么贵了。”

唉,这么好的东西,他家还自己会种,这要是能做药材多好。

以后他家就种药材卖,都不用去山里费劲巴拉的找了,要挖多少有多少!

沈清远没有把土豆完全介绍给大家,毕竟地里还有等着他们挖出来的木薯和红薯呢...

等那两样也挖出来,大家在一起给它们命名吧。

叫啥都一样,反正都穿到架空朝代里了,土豆还是薯蛋子,都不影响他吃!

确定了地里的薯类已经成熟了,沈清远就安排起大家把这片地里的作物先收回来。

不怪他着急,收完土豆就得收麦子,收完麦子还要收高粱。

这期间还要见缝插针的把黄豆种子和秋白菜撒下去。

要么说跟土地打交道,不容易呢。

这一茬一茬的,追着时令赶着节气,也就是等冬天,地里彻底没有出息了才能让人歇口气。

现在,沈清远竟然有些庆幸自家来东北了。

毕竟这里有小半年都是冬天,“寒假”能放的时间长一点...

虽然挖的时候沈老大他们就发现了,这些长的不一样的薯瓜蛋子十分出数。

可等到真的把东西都收回家,堆放到院子里逐一分类过秤,老沈家的大伙儿还是被惊到了。

包括一向不太参与农事的沈正禄。

“一千二百斤加上两千三,再加上一千八百六...”

沈清远拿着纸笔,在旁边加减记录一筐筐土豆的重量。

沈正禄也把算盘打的飞快,可惜这些数有些大,他算的很是吃力,对比起来,旁边的沈清远就显得游刃有余很多。

沈奶奶抽空瞥了一眼那边的父子俩,心中稍感欣慰。

乔桂花:还好还好,供老三读书这老些年,好像也没白供。

这多读几年书的,是比娃子强一些。

这要是沈清远算的还不如沈正禄好,那她可真是要怄死了!

“算好了,木薯是两千三百四十斤。

红薯瓜蛋子是三千七百六十斤。

白薯瓜蛋子是五千两百一十斤。

一共是...对,是十一千三百一十斤!”

唉妈,这朝代竟然没有万做单位!

数个数可累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