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全家穿:扛着键盘去逃荒 > 第204章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大家对这东西高产早有心理准备,可等最后汇总的斤数摆在大家面前之后,还是惊掉一屋人的下巴。

先不提沈奶奶沈大伯他们几个有多不可思议,就连沈正禄都有些晃神。

沈正禄有些不敢相信的又扒拉了一遍自己手里的算盘珠子,连续两次都紧张的拨错了数字。

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才一脸恍惚的从纸上抬起头,看着沈清远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他实在太震惊了!

先是震惊于父亲竟然可以只依靠纸币演算就计算出这样庞大的数据。

更惊讶于这三种被他家人草率的定了个名字的农作物。

“若,若是此物可以被广泛种植,那我大昭,将不再有饥荒,不再有食不果腹的灾民,不再有像我们一样,背井离乡远走他处的难民...”

沈正禄低声呢喃着。

他不知道他脑子里所想的这些事,能否被实现。

可只是简单的想一想,胸口处,就好似有什么东西要冲出来一样!

沈正禄的话声音太小,其他还沉浸在巨大惊讶中的沈家人也都没有注意到。

倒是沈清远,多看了两眼自己这个大儿子,欣慰的笑了一下:

“这东西呢,咱家也是偶然得到,虽然不知道倒是属于何种作物,不过,这两日咱们自己吃下来也能知道,

此物无毒,可食用,且饱腹感强。

这是个好东西,可惜数量不多。

我的意思是,这件事咱们自家人知道就好,暂时不要对外声张。

明年咱们在扩大种植面积,等积累的量多一些之后,在考虑分发给村里人,让其他人跟着一起种。”

“啥?!这好东西,还要分给别人种!他三叔,你莫不是喜糊涂了?”

王氏再次尖叫鸡附身,不可置信的冲着沈清远叫道。

沈老二这次没有拦着自家媳妇儿。

就连他媳妇儿这种脑子的都看出来这地上一堆堆的薯瓜蛋子是好东西了,他也不明白,三弟为啥要白白把这好东西分出去给别人种。

留给自家种不好么?这可是他家独一份儿啊!

沈清远早就想到家里人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也不恼,只耐心的解释道:

“咱们自家人种,累到吐血也不过能种上百十亩地。

在往多说些,我们雇人种,家中兄弟几个又能管束得了多少长工,巡查得上多少土地?

若这东西,有朝一日能给咱们换一份更好的前程,让咱家的哥儿、姐儿不再做泥腿子,在地里刨食,

二嫂,你是个聪明人,你觉得,哪样更划算?”

沈清远的一番话让沈王氏及其他老沈家的人都安静下来。

他们的脑子也许没有沈老三转的快,但也不是那蠢笨如牛的。

沈清远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大伙儿自然也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沈王氏颤着嗓子说道:“老三,你是说,这玩意儿,能让咱家改换门庭?”

沈清远淡笑不语。

他可啥都没说。

万一这东西往后用不到,入不进贵人的眼,别到时候再被家里这几个人给讹上。

到时候他可没招儿给他们家的娃子都谋划到好前程。

不过,话说回来。

如果是一个月前,沈清远可能还不会露这样的口风出来,只会找别的借口搪塞过去,悄咪咪的把土豆藏起来。

但从上次工部来人之后,沈清远觉得这个国家并非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分崩离析。

起码,在农事与民生上,朝廷还是很重视的。

国本没有被轻易撼动,那这个国家就还有救。

所以他觉得,只要有好的途径让上面人知道土豆和地瓜这俩样好种植又产量很高的农作物,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的。

想到这儿,沈清远挪到他的一级备选“好途径”沈正禄身边,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

“禄哥儿,你可要好好读书啊~!”

说完,拍拍沈正禄的肩膀,走出仓房回屋了。

沈圆圆全程眯着眼睛笑看她老爸,忽悠完二伯娘他们忽悠她哥。

主打的就是一个:欺负老实人。

现在这个时节,不止沈清远家忙碌,村里的人家也都没闲着。

沈清远之前教给大家的沤肥方子沤出来的肥已经下到地里了。

赶在抽穗灌浆之前,把肥力补足,村民们心里都踏实不少。

接下来就是盼着老天爷成全,在合适的时候给他们来两场雨。

这样麦子灌浆会更饱满一些。

不过好在今年他们还多了一样沈清远给搭的水车做保底。

即使后面几日没有雨,心下也不算太焦虑。

村里的老李头吧嗒着旱烟坐在村里的大榆树下面乘凉。

远远的看见沈秀才家的闺女蹦蹦跶跶往这边来,赶忙从兜里掏出一个果子,放在袖子上擦了擦。

“丫头,今儿怎么来的有些晚啊~”

老李头笑眯眯的问着沈圆圆,说话间把手里的果子递过去塞到沈圆圆手上。

沈圆圆也不推辞,舔着小圆脸儿冲着树下的老大爷们挨个打招呼。

“嘿嘿,今天跟小月亮姐姐去挖苋菜来着,所以回来的有些晚啦~”

苋菜就是马齿苋,这是一种能从春天一直挖到秋天的野菜。

沈圆圆家的地边上就长着不少。

自从上次差点被野猴子群殴的事件之后,沈奶奶就不愿意让几个小丫头去山上玩了,所以她们现在只能在田间地头挖挖野菜。

还要保证自己活动在大人们的视野范围内。

“圆丫头,你家的地收的咋样了?

过两天我家的地就差不多能收完了,到时候让我家老大去帮你们家收两天!”

“还显着你了,我家明日就准备去帮秀才公家收麦子。

等你家完事儿,我们早都干完了。”

坐在最边上的王大爷悠悠说道:

“要帮忙就直接去地里干去呗,还用提前问,一看你们这就是装相呢,没诚意!”

“嘿,老王头,我说你怎么前两日都没过来唠嗑,合着你这是早有预谋啊!

你个老家雀,心眼儿子忒多!”

自从各家各户开始下地秋收,称过自家今年新收上来的小麦之后,就对沈清远家的态度格外友善。

得了人家的好,那你不得也对人家好些。

无论是帮他们省了不少力气的水车灌溉,还是让今年麦子增收一到两成的肥料,村里人都认下了这回欠老沈家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