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吞妖大传 > 第62章 炼丹吃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文】

妖族修炼本就是逆天而行,最怕天雷地火,那黄圣眼看着青丘白葬身其中,自己刚才也被不知名的东西重创了妖身。

“涂山卫小娃儿,你竟敢杀了青丘白,你可知道青丘白是谁?咳…………咳,等着黑大人找你算账吧!”

话音刚落,那黄圣突然卷起了一道血黄色的妖风。

这妖风犹如一道巨大的龙卷,带着凌厉的气势,直冲天际。

那血黄色的妖风翻滚着,犹如一条巨龙在舞动。它再次席卷着周围的空气,将周围的尘土、树叶、杂物都卷入其中。

黄圣站在龙卷风里,双手合十,脸上露出了一丝奸滑的笑容。

那妖风迅速地奔向远方,一路上卷起了无数的尘土和杂物。

妖风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看着那血黄色的妖风远去的背影,周围的人族、妖族都感到了一股强烈的恐惧。

死了的是青丘白?难道是“黄白二少”?

涂山明看了一眼烧焦了的青丘白,死了一个西山狐圣青丘白,想必另外一个逃跑的就是西山黄圣黄风怪,对着远处说道:

“黄风怪,你睁眼瞎么!上有天雷,下有地火,这是上古炮烙,在场的人族、妖族可都是见证。是你见死不救,才让西山狐圣青丘白葬身在了天雷和地火之中。”

就在这时,雷声消散,地火消失,天空中的大雾也消失无踪,龙卷风也无影无踪了。

整个世界仿佛突然恢复了平静,只有地面上还留着一具尸体,那尸体一身毛都被烤焦了。

一个胆大的小妖走近一看,惊讶地发现竟然是一个骚狐狸。

它的身体已经变得焦黑一片,毛发也都被烤焦了。

那双曾经狡黠的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仿佛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

这小妖不禁感叹,这只骚狐狸曾经是无法无天的“白少”青丘白,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这小妖又想起了之前的一切,那道血黄色的妖风、那场惊心动魄的雷暴、那地火焚烧的场景,都仿佛还在眼前。

而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只留下了一具焦黑的尸体和一片寂静的狼藉。

看着那具焦黑的尸体,一看到地上死了个狐狸,周围的人族、妖族一哄而散,在青丘只有狐狸杀人,还真没人敢杀狐狸。

“涂山小少杀了青丘白!”

“黄风怪见死不救,才害死了青丘白!”

“不知道造了多少孽,惹怒了大日妖皇,降下天雷地火,形成上古炮烙,才收了青丘白!”

“三个都是无法无天的主,谁杀了谁都一样,死了一个还有俩!”

…………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夜的时间,青丘白死了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青丘。

至于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无法无天的涂山小少杀了青丘白,有人说黄风怪害了青丘白,也有人说天雷地火收了青丘白这个祸害。

消息传开后,涂山明并没有逃,甚至还派了巡逻精怪护住了现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一命抵一命。

越是出了大事,越不能慌。

巡逻精怪们都被吓坏了,死了一个青丘狐狸,这次还不闹翻了天,可是小少竟然不慌不忙,还让自己一干精怪保护尸体。

涂山明先是查看了那青丘白的尸体,原来这个狐狸就是当初被纯狐纤柔绑走的西山狐圣,当初为了自己差点被大姐头宰了,如今还是被自己宰了。

如今的青丘白,被天雷地火烤的是外焦里嫩,香味四溢。

涂山明切了一截烤熟了碎肉,随手揣进了怀里,准备回去逗逗黄鼠狼。

涂山明自己也没想到十几缕混合妖力威力之大,竟然能勾动洪荒世界的天雷地火。

自己混合妖力打中青丘白后,打进他体内的天雷地火竟然引动了真正的天雷地火,无意中形成了一种上古炮烙之刑的局,这才引火烧身烧死了青丘白。

之所以让巡逻精怪们看好青丘白的尸体,是为了以后哪怕所有人都说青丘白是涂山明杀的,可是这尸体不会说谎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遭了天雷地火形成的上古炮烙。

俗话说,就是遭了雷劈。

到时候,哪怕有人说是涂山明烧的,怕是也没人相信。

只要涂山明的秘密没有暴露,就没人知道一个人族的半大小子能吞噬天雷之力和地火之力,还能掌控混合妖力,引来真正的天雷地火,形成上古炮烙之刑。

正在这时,熊三和白邪走了过来。

熊三抱着“贪吃嘴”的尸体,白邪指了指“贪吃嘴”手里的兽皮说道:

“小老弟,贪吃嘴是被黄风怪用龙卷风卷起的沙石打中了咽喉要道,一击毙命。沙石上有黄风怪的屎尿毒,就算打不死也会被毒死。临死前贪吃嘴没说出口的话应该是,飞毛腿。你看他手中拿的这块兽皮就是从一块残腿上扯下来的,这残腿是飞毛腿的。………………可是飞毛腿去追侍奉纯狐花了,怎么会追到这里?………………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当时飞毛腿和侍奉都在这洞府里。”

飞毛腿去追老娘了,结果却出现在了这洞府里,只有一种可能,当时老娘一行人被绑架到了这里,飞毛腿才会追了过来。

“小少,不错,这兽皮是我给他们四个换的巡逻精怪的兽皮,你看这里还有巡逻精怪的标记。大山是护山,大门是护府,蛇道是巡山,云雾是巡逻。咦,这是什么?”

只见那兽皮上画了一个像云又像雾的标记,标记旁还有画了一个长着两只弯角的怪兽。

白邪和熊三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那怪兽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涂山明倒是看了出来,这是自己在日晷上写的马字,当时还打趣的说过:“这是马,长了角就是鹿。”

“白将军,熊三,飞毛腿画的那个怪兽是鹿。可是飞毛腿为什么要在巡逻精怪的标记旁画一只鹿?”

熊三想了想,嘴巴里嘀咕道:“小少,你确定是鹿,那就对了。飞毛腿画的这个是鹿族大圣,可是鹿族大圣为什么要绑架阿姆呢?”

白邪并没有直接说出为什么鹿族大圣要绑架侍奉纯狐花,反倒是问了涂山明一句话。

“小老弟,你可记得赛太岁拿的三粒药丸么?熊识药,鹿炼丹。熊、鹿二族都擅长识药炼丹,你问问熊三这三枚丹药。”

“回小少的话,识药炼丹,我熊三最拿手了,这可是我的老本行。那三粒药丸分别是骄物朝阳丹、落幕拜日丹和阴阳子母丹。两种外丹,一种阴阳丹!这事说来话长,要从女娲娘娘说起………………”

熊三侃侃而谈,涂山明和白邪也长了见识。

话说,上古时代,女娲娘娘,以她的悲天悯人之心,俯瞰着洪荒世界的万兽。

她看到这些生灵虽然强大,但洪荒世界只有血腥、野蛮和凶残。

女娲娘娘深思熟虑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万兽的兽胆和兽性。

这些万物万族,虽然拥有强大的肉体力量,但没有魂。

于是,她决定赐予万兽,领悟兽魂的本事,让他们有了思考和感知的能力。

有了兽魂的万兽开始能够修行,他们开始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和平,什么是争斗。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些兽族渐领悟到兽胆和兽性的真谛,从而修炼成妖,这就是妖族的由来。

妖族的妖丹,也就是他们的妖胆,是他们修行的根本。

修炼成妖圣的妖族,他们的妖丹可以脱体而出,近可以防身,远可以攻敌。

而修炼成妖王的妖族,他们的妖丹则拥有特殊的能力,比如千年鸠丹,可以不惑。

然而,妖族并不是单纯的野兽进化而来。

追本溯源,妖族其实是由那些将兽胆修炼成了妖丹的兽族演变而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妖兽本是一家。

在部分兽族,领悟兽魂,进化成妖族之后,女娲娘娘并未停下她伟大的步伐。

万物万族,各有一缺:鼠无脑,牛无牙,虎无颈,兔无唇。龙无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睛,猴无腮,鸡无肾,狗无味,猪无寿。就连青丘狐族,无心!

于是,她集万兽之所长,抟土造人,这才有了人族。

人族自从诞生,就被赐予了人胆和人魂,这是女娲娘娘赋予人族最独特的礼物。

然而,正如一句古话说:“人无百密必有一疏,百密一疏终有一漏。”人族虽然聪慧,但也有万兽之所短。

人族的身体相对羸弱,无法与兽族的力量相抗衡,也无法与妖族的妖术争高下。

尽管如此,人族仍然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能够集万兽之所长,这是其他种族无法做到的。

因此,无论是兽族还是妖族,他们都渴望吞食人族,吞噬人族的灵性,以补充他们内胆的不足。

兽族有蛮力,妖族有妖术,都是源于兽胆、妖丹。

兽胆、妖丹,也被称为内胆、内丹。

兽族吞食,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兽胆,强化内胆。

每一次吞食,都是一次力量的提升,一次生命的升华。它们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凶猛。

而妖族修炼,则是为了修行妖丹,强化妖丹。妖丹是妖族的灵魂所在,它蕴含着妖族的智慧和力量。

修炼妖丹,可以让妖族掌握更多的技能,变得更加强大。

当妖丹修炼到一定程度,修为自然提升,寿命也会变得更长。

因此,无论是兽族还是妖族,都在不断地修炼和进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强大的实力和更长的寿命。

这也是洪荒世界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这才有了“长生丹”、“不老丹”的说法。

有内丹的说法,当然就有外丹。时间久了,有大能采集灵药、灵物炼制了外丹,这就有了丹药,也就是外丹。

骄物朝阳丹和落幕拜日丹都是外丹。

骄物朝阳丹,是取朝阳初升时万物露水为引(取天地甘露之意),取万年树木之芽为药(取芽苞初放之意),取万年黄土为胚(取息壤在彼之意),经过七七四九炼制,有了天地甘露、芽苞初放、息壤在彼,这才会炼成黄色的骄物朝阳丹。

…………

【备注】

丹术原称炼丹术,是以炉鼎烧炼矿物类药物,制取“长生不死”仙丹(又称金丹、灵丹等)的一种实验方术。丹术是化学的前驱。迄今应用在中医临床上的丹术的炼制品,称为丹剂。如小金丹、大活络丹、红升丹、白降丹等。外丹术或炼丹术是中国的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也是化学的雏形。同时它也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外丹术包括了黄白术,也就是炼金术。最早是通过炼制铅、汞等药物来制作长生不老的丹药。开始称作金丹,后来为了与内丹相区别,而称为外丹。相信外丹术的人认为,丹砂可以反复变化,黄金可以永久,因此用他们制成的丹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方士,指方术士,即方技之士与数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方术士。信仰谶纬学说,擅长祭拜鬼神,炼丹长生,也称法术之士。在周朝被赐予同名官职,兼管刑狱。掌王城四方采地的狱讼。《周礼·秋官·序官》:“方士,中士十有六人。”郑玄注:“方士,主四方都家之狱者。”贾公彦疏:“掌都家, 郑 彼注云:都,王子弟及公卿之采地;家,大夫之采。主此三等采地之狱。采地在王城四方,故云方士也。”

泛指从事医、卜、星、相类职业的人。清朝文字狱导致史料缺失,中医和炼丹被混为一谈,《太平御览》六百六十六引《太霄经》曰:‘人行大道,谓之道士。又云:从道为事故称也。’可以征矣。盖修养真服饵诸方,故谓之方士,若医方亦其一端耳。即此云‘方士’者,医人之谓也。《广韵》十阳:‘方,法术也。’”遵崇谶纬思想而推奉方术之士。《史记·秦始皇本纪》:“方士欲炼以求奇药。”其出现不晚于周,至秦汉大盛,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方士集团,即所谓方仙道或神仙家。又以所主方术不同而有行气吐纳、服食仙药、祠灶炼金、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别。神仙思想及其方术,成为后世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