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533章 两国科举,百姓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3章 两国科举,百姓之争!

“陛下!”

荀彧微微一怔,旋即摇了摇头,斟酌道:“更二字为年是非不可,但此际却不合时宜,也有违祖制,大汉与大乾始终是不同的!”

“那好吧!”

刘协闻言也没有强求,旋即出声道:“袁基欲行科举收拢民心,不知老师以为,朝廷此际又当如何?”

“微臣正为此事而来!”

荀彧面色凝重道:“不得不说,袁基对人心的掌控,远非常人能及,如今朝廷开启科举,已是势在必行,演武亦是如此!”

“好!”

刘协点了点头,开口道:“那科举就交给老师了,演武便由太师出面主持!”

“陛下英明!”

荀彧朝刘协行了一礼,不论是主持科举,还是主持演武,都能获得极大的名望,天子让董卓出面,不但能让董卓安心,还有安抚董卓以前的麾下,可谓是一举多得。

于是在楚国之后。

大汉也号召科举,并且还把演武那一套搬了出来,一时间汉朝百姓也进入狂欢。

各大世家之主。

纷纷督促自家子弟读书,他们可是知道的,和楚国相比,朝廷这回才真正的是鱼龙之门,更没有任何界限。

临近五月下旬。

段修得知边境消息以后,便带着一万五千大军从摩陀罗班师。

五月末,段修回到天武城。

在后宫养精蓄锐三日。

时间也来到六月初,段修着手处理公事,对于刘辩的到来,也没有做什么表示。

而原本风声鹤唳的中原。

也随着张燕的到来,汉楚两国默契的放下了战事,并派遣官吏跟随西凉护,他们虽然没有阻拦,但小动作却片刻不停。

实在是被西凉护搞怕了。

据两国大司农统计,就在中原交锋的数月之内,各地的百姓都急剧流失,而始作俑者,就是他们眼前的这些人。

为了不让百姓西迁。

随行西凉护的官吏,可称无所不用其极,给百姓财物,土地,小娘,只要不跟西凉护走,几乎什么都好说。

这也让很多百姓。

生出一股,我原来这么重要的感觉。

对于官吏的小动作,张燕等人也不以为意,他们的原则是不强求,要留下来的百姓,他们只能听之任之。

好在愿意西迁的百姓。

还是占了极大的一部分。

于是中原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三方开始拉扯百姓,而心有小九九的百姓,不等西凉护前来,便主动拖家带口去找张燕,然后从官吏手中美滋滋的敲上一笔福利。

这也让西凉护。

无形中,成了百姓利用的对象。

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不但张燕心中有些不爽,那些跟随的官吏,对那些百姓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但表面上还得笑脸相迎。

六月下旬,徐州。

彭城,皇宫。

一处凉亭之内,袁基面色认真看着手里的公文。

“陛下,那些百姓太过了!”

就在这个时候,袁绍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恼怒之色。

“本初稍安勿躁!”

袁基温和道:“那些百姓的确过了,然今时不同往日,豫,徐,兖三州的前车之鉴,却是不允许在发生!”

“你执掌大司农,应该清楚其中利害,让下面小吏,别对那些百姓搞小动作,否则咱们之前的付出,将功亏一篑!”

“陛下!”

袁绍不甘道:“难道咱们就任西凉护为所欲为,任那百姓骑在咱们头上?”

“本初!”

袁基合上公文,起身道:“正所谓忍一时之气,争百世之利,西凉护背后是段修,与西凉护撕破脸,无疑是主动挑起两国之争,最重要的是,如今的楚国,还承受不起那种后果!”

“不说其他,光是书籍一道!”

“若是断了楚国的书籍,本初以为需要多久,楚国便会如光武一般与世家妥协?”

“那咱们袁氏立楚的意义又在哪里?”

“争百年王朝,又岂比得上千年世家?”

“还是本初以为,为兄不动西凉护,只是担忧段修的兵势?”

“可是陛下!”

袁绍面色难看道:“难道楚国纸张未出,便要一直受段修钳制不成?”

“快了!”

袁基沉吟道:“书籍承载学识,纸张为本源,早在数年之前,我袁氏便募集大匠,对蔡侯纸工艺进行改良,如今也算小有所成,但未成之前,便不能开罪西凉护,除非两国交战!”

“本初!”

见袁绍怒意未消没有说话,袁基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正色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下去吧!”

七月上旬。

审配又找上袁基,表示在这样下去,国库又快称不住了。

袁基无法,最后只能给大司农下令,以后挽留百姓不再花费财物。

果然,见没有钱财给予以后。

张燕在楚国的队伍,极速壮大,那些本来想混一波财物的百姓,见没了财物,直接被西凉护吸引。

七月中旬,袁基找了袁术。

“公路!”

袁绍将一封情报递了过去,开口道:“这曹孟德有问题,让暗卫去查一下,他的钱财来自何处!”

他自问以如今楚国的国力,不输汉朝多少,可现在汉朝的表现,却不是那么回事,自从曹操上任太尉以后。

似乎变得财大气粗了起来。

现在汉国不但有财物留住百姓,还有财物供养大军,这让他不得不产生怀疑。

“好!”

袁术看完以后,面色凝重的答应了下来。

回去以后,袁术派纪灵亲自出马。

七月下旬。

冀州,魏郡治所邺县。

华灯初上之际,府库依旧戒备森严,士卒手持火把四处巡逻,没人发现数十步外的一颗柿子树上,还潜伏着一道身影。

“难道不是这里?”

连续扒了三个夜晚的纪灵,看着如往常一般的库房,也陷入了自我怀疑。

“踏踏踏!”

“踏踏踏!”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凌乱而又沉重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使得纪灵精神一振。

“这些人什么人?”

抬眼望去,只见几个如寻常百姓的汉子,一个个驮着买袋,笑嘻嘻的朝府库而行。

“他们有问题!”

见几人十分熟络的将麻袋交给士卒,纪灵死死的盯着麻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跟上去看看!”

没一会儿功夫,士卒将空麻袋还给那些人,纪灵小心翼翼的下了柿子树,绝对跟着这些人。

现在的他已经确定,这些钱财来路不正,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打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