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 第356章 修桥铺路,造福子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6章 修桥铺路,造福子孙

一家人吃饱喝足之后,身子也暖和了不少。

在老太太的示意下,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赵麟穿越到这个世界,虽才一年,可对于赵家的故土却是十分的依恋。

也不知道是原身的影响,还是那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麟哥儿,是不是有点紧张?”

老太太掀起车帘,再次问道。

其实,她老人家已经询问过几次了,很显然她才是激动,忐忑,紧张。

越是年龄大,越是对故土依恋。

对于祖母而言,这里是她十多岁就嫁过来的地方。

成婚,生子,耕织,养育子女……

可以说,若是没有赵麟,她也许这辈子就一直待在这里,直到老去的那一天。

可为了两个孙儿的前程,她半年前毅然决然踏上了汴州的路程。

那里繁华,富裕,人口众多,但她依旧想念家乡。

想念这里的一草一木,想念赵家那几间土方瓦房,想念丈夫、儿子那孤苦的坟墓。

赵麟能体会到老太太的心情。

“是的,祖母。这里有我十六年的所有记忆。”

“你这个皮猴子,说话老气横秋的,小小年纪就学祖母说话。”

老太太一下子被他给逗笑了,笑着嗔道。

那股近乡情怯的紧张感,顿时少了许多。

马车内的薛张氏,也笑着道:“还是麟哥儿有文采,一句话就总结了咱们的心思。”

二嫂张妍、薛芊芊也都是抿嘴一笑。

她们又何尝不是呢。

马上要见到那些熟悉的乡亲,总归是紧张、激动,忐忑不安的。

镇上距离赵家庄,其实并不远。

只是因为刚下过大雪,人来车往的,路上的泥泞很多。

当然也就没有官道好走。

越是往前走,就越感到道路的艰难。

有的时候,他们的马车都会陷入到泥泞之中。

“唉,几十年前我嫁过来的时候,这里的路就是这般,现在依然如此。”

老太太甚是感叹道。

在省城生活的这半年,她们几乎没再走过这样的路。

“麟哥儿,给你哥说说,要不我下来吧,也好减轻一下马车的重量。”

二嫂张妍伸出头,向赵麟提议道。

“还有我,我也下来吧。”

薛芊芊也在车厢内柔声说道。

“不用了,道路艰难,我们走慢一些就行了。二嫂,你和芊芊穿的都是新衣服,若是下来,可就要弄脏了。”

赵麟笑着道:“现在也只能辛苦一下马儿了,等到了家给它加黄豆吃,犒劳一下。”

“还是麟哥儿说话好听。”

薛张氏在车厢内,笑着夸赞道。

好不容易从省城回来,她们几个女眷打扮的可都是花枝招展的。

若真下了车厢,岂不是毁掉了这么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吗?

若再摔一跤,更是让人家看笑话。

半个时辰后,他们终于走完了大半路,能朦朦胧胧看到村子了。

“祖母,您在坚持一会,我们马上就要到了。”

二哥赵兴从前面调转马头,走到车厢旁道。

“好嘞,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坚持。”

又行了一段路之后,就来到了一座破旧古老的青砖桥。

也不知道是年久失修的缘故,还是人为破坏的原因,这个桥的桥栏塌了不少。

没有了桥栏的防护,行人一个不慎,都可能从上面掉下去。

若是年轻人还好些,若是老人,或者驴车、骡车还真有可能出事故。

“小心一些吧。”

老太太掀开车帘看了看,叹了口气:“年久失修吧,也没有人管。”

“唉,这两年大家收成都不好,大户也不愿意出这个钱。”

薛张氏倒是看的透彻,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

赵老太太犹豫了一下,突然道:“麟哥儿……”

“怎么了,祖母?”

她掀开车帘,看着赵麟,神色中有些犹豫。

赵麟哪能不知道她老人家想说什么,随后笑了笑:“祖母,我明白了。”

随后,他向二哥赵兴道。

“二哥,什么时候咱去拜访一下本地的保长,这桥也好,路也好,咱们赵家修了。”

“哈哈,我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以前还有些力不从心。现在咱赵家越过越好了,是该出点力了。”

老太太一听,顿时高兴不已。

“对,老婆子我就是这个意思。只是现在你们当家,我这个老骨头也不好说什么。”

“但你们要记住,这修桥铺路,可是能造福子孙后代的。”

薛张氏听了,也是连连道:“是啊,现在兴二郎,麟哥儿都出息了,造福一下乡里乡亲,也算为子孙后代积攒福德了。”

道路虽艰难,马车也走的不快,可终有尽头。

这不,很快一行车马就到了村口。

本以为大冬天的,大家都在家里避寒取暖。

可令赵麟、赵兴激动的是,只见村口早就有一帮男女老少,拿着铁锹在铺路。

很显然,这是为了专门方便他一家回家。

赵麟、赵兴两兄弟,不敢托大,老远就跳下了马。

不顾路上的泥泞,踩着泥水,快步走上了前。

“诸位叔伯,兄弟,你们……这是……”

“哈哈,兴二郎,麟哥儿,你们是咱们村的骄傲,咱们出点力,还不是应该的吗?”

村里一众男女老少,扶老携幼,都赶了过来看热闹。

赵麟的表兄黄大壮,忙过来禀报道。

“二哥,麟哥儿,不是我组织的,是大伙看到我和小石兄弟收拾家,就知道你们要回来了。”

这时一个赵家宗族的族老,走上前,笑着对赵麟道:“麟哥儿,你可别怪你表哥,这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还是能做的。”

“对呀,麟哥儿,现在你可是我们中原七府的大才子,我们很是为你骄傲。”

“麟哥儿,将来等你成为状元公,这里可是要修牌坊的,当然得提前修一下了。”

“麟哥儿,从这里直到你家,路都给重新修整了,院子什么的都打扫了几遍了。”

…………

赵麟看着这么多热心的乡亲,也是感慨不已。

“多谢诸位叔伯兄弟了。”

他双手一拱,深深一礼。

这时,老太太的马车也到了村口。

在王大石的搀扶下,老太太颤巍巍地下了马车。

她一下来,村里的妇孺一下子都围了上去。

“他婶子,你终于回来了,可想死我了。”

“老嫂子,你头发都变黑了,在城里享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