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干年后,孙平出了一本书《我与下乡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书中,他大肆赞扬了同一批知青对劳动尤其是割甘蔗的大无畏精神,还说经过这番劳作,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能摧毁他的意志。

对此,乔木是嗤之以鼻的,因为第一天忙完,孙平就折了腰,呻吟了整个晚上。

好在同宿舍的知青实在太累,一个个睡得香甜无比,对他的呻吟全无所觉。

“姐,还是你对我最好。”扶着腰从床上爬起来的孙平接过乔木端给他的碗,里面是番薯稀饭加清炒番薯叶,还有一个荷包蛋。

鸡蛋是乔木拜托奶奶问村里人买的。这会天气热了,鸡蛋不能多放,容易坏,村里人都愿意换点钱票,而知青往往是钱票的来源。

“你的腰大夫怎么说?”乔木问道。

她刚上了一上午工回来,并没有遇到大夫。

“给按了按,要过三四天才能好。”孙平又喜又忧。喜,自然是不用干活了;忧,则是变成白吃饭的了,也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毕竟八个人吃的是大锅饭。

“别想那么多了,好好休养。你可真没用。”乔木嫌弃道。

“姐,你别说了,我也很伤心的好吗?”孙平想捂脸。

“算你还有点自尊心。”乔木白了他一眼,“赶紧吃饭。”

说着,走出男知青的宿舍。

其他人还在厨房里吃饭呢。

回到厨房,大家正闷头吃饭,一个个吃的香甜无比。

“孙平怎么样了?”黄娟咽下一口饭,问道。

“年纪轻轻却折了腰,人才。”乔木道。

男知青们低头闷笑,谁不知道腰的重要性?这可是孙平在日后的岁月里无数次想洗白的黑历史。哪怕等他们下乡三十年聚会的时候,还被一再提起。

乔木端起搪瓷碗,拿起勺子,慢慢吃了起来。

一瞬间,厨房里只有吞咽的声音。

等吃完饭,陈军才道:“昨天五亩干完了,今天还是五亩,你们说能干完吗?”

王平抢答道:“当然能干完。耐力越来越好,经验也越来越多,今天割甘蔗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最省力的方法。”

“怎么才能最省力?同大伙儿说说。”孔大庆好奇地问。

王平顿时呛道:“感觉,就是一种感觉,说不出来。”

众人心里嗤笑一声,大话谁不会说。

陈军惋惜道:“要是你能总结出来,完全可以报给队里,说不定还能报到镇上、县里,甚至全国,成为劳动模范呢。那可是不得了的资历,说不定还能回城。”

王平默默吃着饭,回城有什么好,想到家里的情况,有些头疼。

“听说隔壁镇有个劳动模范,一个人一天就能割三亩甘蔗。”孔大庆道。

“你听谁说的?”

“队里的村民啊。”

“到月底没几天了,还有那么多甘蔗没割完。”

“拖拉机一直在拉着甘蔗往糖厂运,看来糖厂一定在忙着榨糖。”

“糖厂有季节性,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开。”

“这样啊。”对此,乔木很意外,“只加工成红糖,没有其他品种?”

陈军点头:“是啊。是个条件挺简陋的榨糖厂。”

“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乔木问。

这可关系到以后的计划。

“村办企业。”

“镇上也有轧糖厂,据说可以用红糖交任务。”

“粗加工?”乔木追问。

陈军点头:“是的。”

能不能加工成糖果呢?这里有芭蕉果,有柑橘,若是加工成水果糖呢?乔木决定等有空的时候去奶奶家同吴村长商量商量。干农活她是真得吃不消,得想个既能发挥自己能力,又能让村民满意的活儿。

等月底甘蔗收割完,知青个个皮肤黝黑,人人瘦了好几斤。

透过小圆镜,乔木看着被晒脱皮且色度深了好几号的脸,心里恨不能大骂。

可惜,不敢。

“黑了好多。”黄娟也在照镜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变白。”

李红笑道:“捂捂就白了,不用担心。”

“你年龄还小,肯定还能变白。我可就未必了。”黄娟往床上一趟,闷闷地道。

“不多是一两岁,小什么呀。”李红道。

相比来的时候瘦瘦小小的模样,不过十天,李红肉眼可见的胖了起来,与其他知青完全不同。

这段时间饭管饱,也难怪她会如此。当然,由此可见,她家里的日子有多不好。

“乔姐,你炸的芭蕉片味道真不错,就是太费油。”李红砸吧砸吧嘴道。

“不用油炸,早就烂了。”黄娟道。

“不如咱们再去摘点炸炸?饿的时候吃上几片,干活又有力气了。”李红道。

“你能弄来油,我就给你们炸。”乔木懒洋洋地道。

“缺油啊。”

“哎。”

两人唉声叹气道。

“上次炸的你们全都吃完了?”乔木不解地道,“炸了挺多啊。”

李红不好意思道:“寄回海市家里了。”

黄娟也道:“我也是。”

乔木点点头,她也寄了一些回去,又送到奶奶家一些,也没多少了。主要她不爱吃,太油腻了,比不上后世的冻干香蕉片。

“对了,今天男生那边谁做饭?”

“赵天。”乔木看了李红一眼。

李红僵了僵,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过了一会,她故意道:“我出去瞧瞧。”说着,一溜烟出了宿舍,去了厨房。

“厨房多热呀?为了男人,也是拼了。”黄娟佩服地道。

乔木笑笑:“有情饮水饱。”

“可她这不还没拿下那人吗?”

“年轻就是好,敢作敢为。”

“说的你好像是老太太一样。”黄娟翻白眼。

乔木笑道:“至少我没有李红的勇气去追人。”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黄娟道,“说不定李红能成功呢。”

“走着瞧咯。”乔木耸耸肩,“不过平时你不要怂恿她。成了什么都好,要是没成,说不定埋怨你。”

“我才不多事呢。一个京城一个海市,要是有一天能回城,就是好了也得分开。”黄娟很理性,“反正我没打算谈恋爱。”

乔木点点头:“没必要。说不定几年后高考恢复,咱们考回海市呢。书本不能放下。”

黄娟叹气道:“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