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离开的第二天,李凌峰就接过了督造堤坝的任务,好在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习惯了各司其职,又有魏源身边的韩师爷想帮,也不至于让他太过分身乏术。
“大人,如今县里淤堵的河沙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因为当时洪灾导致许多人丧生,还有许多县里的百姓商户收拾细软逃难,所以县城里如今空下了许多宅子,只要稍微修缮一下就可以居住了……”
韩师爷将县里如今的情况做了统计,将无主的房屋都标记出来,呈报给李凌峰的时候,又想起河堤清淤也差不多了,便接着道:
“还有之前大人带领募集的乡勇清淤筑堤,如今清淤也差不多了,堤坝筑基基本已经完成。”
之前李凌峰就与魏大人说过,如果堤坝基础打好,要让他们提前通知,他知道李大人是打算用那些石灰窑里烧制出来的东西浇筑堤坝,因此一直都很上心。
也不坏魏源和韩师爷如此重视水泥的事,按照李凌峰给他们的描述,用这个水泥浇筑的堤坝比他们用什么黏土泥沙的结实许多倍,若真能达到李凌峰口中的效果,困扰安义县近百年的决堤问题解决,不论是对百姓,还有他和魏大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这么快就弄好了?”李凌峰有些惊讶。
虽说魏源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但却比朝中许多尸位素餐的官员肯干事实的多。
他心中感慨了一下,但也不觉得意外,毕竟这堤坝在他还未来赣洲时,魏源就带着人开始修了。
“赣江水系庞大,流经我们县的不过是其中一条支流,这堤坝工程本就不算庞大,再加上大人还未至赣洲之时,县令大人就已经带着小的们开始修筑了,有我家大人亲自监工,绝对没有偷工减料,还请大人放心。”
韩师爷听见李凌峰的话,还以为对方觉得他们完工太快有偷工减料的嫌疑,连忙胆战心惊的解释出声。
毕竟自家大人临走前已经向这位李大人投诚了,这可是自家长官的长官,他可没有胆子糊弄。
李凌峰见他想岔了,安抚道,“韩师爷不必紧张,本官已然知晓,之前让你们提前铺设的冷却管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便择日尽早浇筑吧。”
水泥浇筑也需要时间来冷却,而且为了防止第一次浇筑失败,他们必须要预留出时间来斧正,而赣江汛期日近,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韩师爷闻言松了一口气,正想问李凌峰什么时候去堤坝处检查,待检查没有问题后就开始浇筑,却没想一旁安静候着的吴生先他一步开了口。
“李大人,如今徐护卫不在,小的接手了他管理巡逻队的任务,如今城里既然清理出来了,您看看是不是应该先安排些户籍在县里的人先回去……”
毕竟之前县里被淹,望城坡上有一半的都是户籍在县里的人,剩下一半才是安义县被淹村落逃难的百姓。
这么多人挤在此处的茅草屋里,又是阴雨绵绵的,不少身子弱的老弱妇孺都得了大大小小的病,要不是先前李凌峰将这些人分区治理,又让大夫防疫,说不定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李凌峰闻言也觉得有道理,虽说水泥可以用来修筑房屋,但也不急于一时。
如今县里既然已经清理出来,先将一部分人遣返,将人群疏散开来,让他们有更舒适的环境居住,这样也有利于这些人的病情。
“你说的也有理,既然这样,先将那些家中有人患病,或者有老弱妇孺,身子孱弱或患疾的人安置回去,如今留下来的大夫可以派一位到县里去看顾着这帮人的身体。”
因为有李凌峰的部署安排,安义县十分幸运,并没有发生瘟疫或者百姓饿死的情形,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其他县恐怕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吴生恭敬的行了一礼,复又开口道,“小的等下就去安排,只是这些人毕竟不是少数,小的只怕还需从护卫队抽调一些人手帮他们安置下来,县里也需要留守一部分人……”
李凌峰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如今其他县的情况大部分定然比安义县差了不知多少,待这帮人从望城坡回去,人多口杂,总会有人听见风声从别处逃难过来,县城确实也应该开始防御起来。
他挥了挥手,“你去办吧,带着护卫队的人护送百姓回去,顺便将那些人留在县里防卫着,也需像在此处一般维护着治安。”
见李凌峰表情淡然,将这些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吴生顿了顿,点了点头拱手道:“是!小的这就去办。”
待他离开后,韩师爷这才又与李凌峰开始说起让他明日去检查堤坝的事,李凌峰自然应下,却不知一场针对他的风雨正在悄然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