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春华这段时间和阮妈妈,相处关系直接呈直线上升。
得知她要离开,王春华也是在家里搜罗了各种特产要给她带回去。
那不容拒绝的神情,让阮妈妈原本想要拒绝的话到嘴边,都没有办法说出口。
这就导致,送两人离开的时候,谢瑾辰拎着好几个大包裹,就连阮爸爸手里都拎着一个。
阮甜甜看到谢瑾辰手里的,还有阮爸爸以及自己手里也拎着的,觉得这东西确实是多了点。
于是就指挥着谢瑾辰去把这行李托运。
不然就阮爸爸和阮妈妈两个人,压根没有办法把这么多东西拿回去京都。
阮甜甜笑着安慰阮爸爸和阮妈妈,说她和谢瑾辰有空就会回去京都看他们的,但是当阮甜甜将两人送上火车后,眼睛还是避免不了模糊了起来。
虽然今年年底就会恢复高考,她也一早就打算好了,到时候要考去京都,但是离别总是会让人增添伤感。
前段时间,她和谢瑾辰才把何老送上了回京都的火车,说以后等他们两个去京都的时候,会去看他。
但是阮甜甜和谢瑾辰也知道,说着再见,但真的要见面的话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阮甜甜昨天晚上,才和阮妈妈依依不舍的说了一堆。
她从阮爸爸和阮妈妈身上感受到地关爱以及亲情,是她一直以来都渴望不可求的,现在得到了,又怎么舍得两人离开。
看着火车开走的那一刻,阮甜甜本来还压抑着的情绪再也忍不住宣泄出来了。
她抱着谢瑾辰的腰身,把头埋了进去。
“阿辰,我就只有你了。”
谢瑾辰回抱阮甜甜纤细的身子,把她抖动的身体安抚着。
“甜甜,一切有我在。”
谢瑾辰安抚好阮甜甜的情绪之后,两人就在清河镇上住了几日,才打算回到红星大队。
冬小麦前段时间已经收割完了,这段时间大队的社员正在争分夺秒的将小麦晒干,然后收入粮仓,再将指标需要的粮种送到公社。
等这一系列都做好,大家才彻底放下心来。
而收获的时候,看到那一堆一堆的粮食,就知道今年是个好年,大家伙都可以分多一点粮食。
而谢瑾辰和阮甜甜两人,是在冬小麦入仓之后,才将阮爸爸和阮妈妈送去坐火车的。
所以两人想着回家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想着在清河镇上,过几天的两人世界。
现在一切事情都安定下来,谢瑾辰也开始了和阮甜甜一起复习学习的生活。
在清河镇呆了几天,阮甜甜去肉档买了一大块五花肉,就坐上谢瑾辰自行车的后座,准备一起回谢家。
因为阮甜甜和谢瑾辰在前几天出门的时候,就和王春华几人打了招呼,说要在镇上住几天。
对于谢瑾辰在清河镇上买了房子的事情,还是一次被王春华套路出来的。
那时候的王春华还怕张芳芳会计较什么,毕竟现在还没有分家,大家赚的钱都是放她那里的。
但是在得知谢瑾辰买了房子之后,她第一反应就是安慰张芬芳。
并且语气中暗含警告,说这些年谢瑾辰给家里的多少钱,这房子买了之后就是谢瑾辰的。
至于谢宇飞和张芬芳想要房子的话,就她们两人赚钱买,她不会干涉。
张芬芳对于王春华的说法倒没有什么意见,但是王春华在那次之后,就一直和大队长说,想要将家分了。
现在谢宇飞和谢瑾辰的差距,还不是很大。
但是以后谢瑾辰和阮甜甜的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先不说谢瑾辰的本事,就阮甜甜本身也是个有能耐的,更不要说人家里的条件。
现在张芬芳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难保以后不会有。
为了避免造成兄弟反目的事情,王春华是一直不留余力的劝说大队长分家,虽然大队长一直在思考。
他觉得分家都是因为过不下去的才会分,她们家里现在不是挺好的嘛,为什么要分。
加上分家的事情,如果传出去的话,在红星大队里肯定不会好听。
由于各种的顾虑,大队长对于王春华说分家这件事,是一直都不太同意的。
这时,刚好大队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就彻底打破了大队长的顾虑。
原来是在冬小麦收成,大队里一般的人家都会尽量做好一些的饭菜,以保证第二天有力气来干活,赚更多的工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是这样的。
大队里谢友家里,小孩的哭泣声和大人的吵闹痛骂声,以及妇人的抽泣声掺杂在一起。
谢友的大儿子,谢国强的媳妇李氏,抱着自己五岁的闺女大花和三岁的小闺女小花,站在角落抽泣着。
谢国强看着对面一直对着他骂骂咧咧的牛婆子,还有角落处无助的媳妇和女儿三人。
谢国强的心慢慢的冷了下来,原本的他也是对家里的父母很是尊敬,维护的。
加上谢国强的媳妇就给他生了两个女儿,他们一家四口,在家里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一直都是诚诚恳恳老黄牛的做派。
但是谢国强的妈,牛老婆子却是个偏心眼的,从小对他的亲弟弟谢国华就疼到眼珠子去,后来谢国华娶了个媳妇张氏之后,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
俗话说得好,小儿子,孙子就是婆婆的心肝儿。
更别说本来牛婆子就偏心谢国华了,至于孙子出生之后,更是直接偏到没边了。
有什么好的东西都通通给去二房,而大房谢国强一家就是做牛做马的存在。
本来以前谢国华和谢国强的关系,还是挺好的。
但是娶了媳妇之后,经过张氏在谢国华的耳边不停的念叨。
说大哥家里没有男丁,以后也是要依靠他们的儿子来养老,家里什么东西给他们都是应该的。
谢国华也觉得张氏说的有道理,于是后来吩咐大房的人干活,也就越来越心安理得了。
而谢国强本来就是顾家的人,从小就懂事老实,听牛婆子的话,他虽然不认同牛婆子说的女儿没有用。
但是在大队生不出儿子,还是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的。
于是也就渐渐地默认了牛婆子的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