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 > 第220章 李隆基心底里的伤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0章 李隆基心底里的伤口

萧盼盼的话语成为了李林甫的四处窜逃的背景音,如果可以他一点也不想玩这种长安十二辰般的刺激小游戏。

“实事求是的说,单从安史之乱这件事本身的流程上来看,您的那一套执政理念是没有问题的。”

萧盼盼一边想着一边说道:“和之前您对整个官僚体系的掌控如出一辙,您把安禄山放进了自己设计的权力平衡体系当中。”

“但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安禄山并不是个典型的“聪明人”,他的这份不聪明造成了您的误判。”

李隆基不太理解萧盼盼说的这个不聪明会是什么。

“我个人的猜测是,您在任用安禄山上是希望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在朝堂上贯彻持续性开疆拓土的目的,并将因此造成的最大政治风浪往安禄山的身上引。”

“二是牵制其他的武将,这是您维持整个节度使体系的常规操作,对别的武将您采取的方法也是基本类似。”

萧盼盼顿了顿,“虽然安禄山后来兼任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节制兵马超过了十八万。但这个掌兵数量,其实只是刚刚好摸到了可能爆发危机的边界线而已。”

“整个大唐天宝年间,可战之兵的数量大约有六十万左右。一个节度使掌兵十八万,其实就是一个刚刚好的平衡点。”

“一来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支部队在对外作战上的战斗力。”

“二来,这样的部队数量是不至于发动一场,能够推翻一个强大王朝的军事政变。”

萧盼盼说到这,李隆基当即就明白了所谓安禄山的不聪明指的是什么。

这个人不够理智,完全没有被纸面实力吓到。

“您的安排当然也不止是纸面实力上的对比,还有地缘上的遏制。”萧盼盼说道,“紧靠着安禄山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陇右跟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都是安禄山的死对头。”

“只要安禄山敢有所不轨,他们两人绝对会乐意上去把安禄山丢到没有油的锅里,缓慢的熬油。”

“这种地缘威慑无时无刻的不让安禄山感受到了一种如芒在背的快感。”

李隆基也在这时意识到了,安禄山不是不在乎纸面实力那么简单。

“这是外,在内,整个中枢朝廷对安禄山的厌恶是毫不遮掩的,到了杨国忠担任宰相时期,这种厌恶更是彻底的公开化。”

“这就导致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十分孤立,从而不得不用对您要宠讨好的方式来找到安全感。而事实上他在这一点上做的也不错,他不仅安然的接受了自己的政治孤立,连出将入相的话语权都没有,而且还特别贴心的表示不认识谁是太子。这可就太对你的胃口了!”

萧盼盼摊手,“与此同时,您对他的宠幸也毫不吝啬。”

“除了给予各种超然待遇之外,还让自己当时最宠爱的女人认他当干儿子。”

听见这样的操作,李隆基一时间也是哭笑不得。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也算是明白了,这个安禄山应该是被自己“逼”反的。

“在您的认知里,安禄山和杨国忠,包括之前的李林甫之间相互敌视的关系简直不要太完美。”

“这种关系下,两方都要哄着您,求着您,顺着您。外加上您的整个军事布置,您天然的就觉得安禄山不会反。”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安禄山后来造反时,您是真的不信的。玩了四十年的端水平衡大法,怎么可能会翻呢?”

“陛下老了。”一旁的张说把核心问题点了出来。

李隆基感到很尴尬,而萧盼盼紧接着又证实了这一说法。

“在后来的发展中,随着杨国忠这个纯傻子对安禄山的逼迫越发严重,您也不是没有预感到安禄山的越发难以驾驭。”

“可把自己当成了天才的您,实在无法去相信安禄山会在您人生的最后阶段里直接开大。”

“因为您觉得他的造反能力不够,他没有胜算,所以您觉得还有时间慢慢的补救。”

“本质上来说就是您老了,大脑思考能力退化了,也不想折腾了。”

“站在安禄山的视角来说,这恰恰是他最好的机会,甚至最大的机会。作为一个曾经的亡命徒,他没有那份理智去考虑那么多,他只要看到机会就会扑出去。更何况在这时的他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萧盼盼摇头。

此时此刻,李隆基对未来的那个怠惰的自己很气愤,但那隐约藏在心底里的向往并没有被他忽视。

他很清楚自己心底里的一些渴望,皇权他想要,用皇权去铸就一个伟大的时代他想要,但皇权能带来的逍遥他更想要。

自从拿下这至尊之位后,他一直不敢有任何懈怠,但总会在某一个瞬间他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曾经还是李三郎的日子。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这个问题上,除了您政治手腕上的失效之外,还有您这个人原本心态上的……”萧盼盼想了想,得出了一个词,“回归。”

李隆基心里一惊。

“我个人觉得,您身上有两种气质出现了怪异的合并,浪子加英才。因为英明果断的性格,所以您强制着自己把浪子的一面强压了下去。”

“这种自律是让人惊叹的,因为您这样控制了自己近二十年。而这份自律背后的根本推动力,是让您感到无比恐怖的童年,和您参与过的一次次让人惊醒胆颤的政变。”

“这是一道刻在你心底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所以您的心底里压抑着某种暴虐的自毁倾向。”

“长达二十年的稳定,自律掩盖了这份自毁侵向。当这种侵向最终冒头时,所有的治愈都难以弥补您的创伤。”

“开元盛世让您感到了乏味,美好的情爱也无法抚慰您的空虚。你不可能再信任任何人,你死死的守着自己唯一的战利品,然后在发黄涣散的眼眸里,带着你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期待,看着钟鼓燃烧,看着星河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