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信仰守护者 > 第340章 中国书法简史(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0章 中国书法简史(中)

唐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最为鼎盛的时期。

从中国的书法史来看,汉魏时期,书法的艺术风格过于质朴,两晋又太变幻莫测,宋朝书法艺术又以老成为倾向,元明清的书法有些每况愈下。

只有唐朝在书法上表现出了一种典雅、华贵、丰满和情韵的成熟之美。

唐朝初年,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获得蓬勃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对文化很重视,对书法大力提倡,他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李世民书学王羲之,但英雄豪迈之气超过王羲之,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得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尤其擅长飞白书。

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均为书画名家。

欧阳询:与李渊交情深厚,被李世民授予侍中一职,并累官至太子率更令。

他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还创出“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并着书立说,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标准,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特,后人称为“欧体”。

欧阳询被称为“楷圣”,是公认的古今楷书第一人。

虞世南:唐初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早年偏工行、草,晚年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褚遂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和托孤重臣,师承欧阳询和虞世南,是颜真卿的老师,被称为唐代书坛的广大教化主。

他融合了虞世南和欧阳询的书法优点,又是接触王羲之真迹最多的人,是真正拉开唐朝楷书辉煌序幕的人。

如果说欧阳询是楷书“结构大师”,那么褚遂良就是楷书的“线条大师”,他的书法线条充满生命,有一种飞动之美。

薛稷:武则天时期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封晋国公,书画家,他擅长隶书、行书,章草次之。

其书法特点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

薛稷的书法很好地继承了褚遂良的笔法和风格。

他一生中取得的最高成就是绘画,他擅长花鸟、人物及杂画,而尤以画鹤最为精妙。

唐朝是楷书最为巅峰的时期,中国楷书四大家,唐朝就占了三位。

欧阳询:被誉为“楷圣”。

颜真卿:书法精妙,最擅长行、楷。

他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端庄深厚,气势雄伟,世称“颜体”。

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行草书亦刚劲多姿。

他既是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也被称为“亚圣”和“行圣”。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时至今日,他《祭侄文稿》的原稿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引无数书法爱好者,络绎不绝地前去观瞻真迹。

柳公权:中晚唐时期书法集大成者,以楷书着称。

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融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传世碑刻有《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中国书法有两位并列草圣:

张旭:喜欢饮酒,以“狂草”得名。

他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

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碑刻有《郎官石记》等。

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法,以“狂草”出名。

他十岁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

他生平交游甚广,与李白、戴叔伦、颜真卿等盛唐、中唐诸多文化名人都有交往。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他留有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小草”的《千金贴》等。

张旭和怀素被称为“张颠素狂”,两人被后世并称为“草圣”。

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轼:21岁考中进士,他四十五年的仕宦生涯中,有二十四年是在被贬谪的岁月中度过的。

苏轼除了诗词文赋之外,对书画也很擅长。

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的书法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之点画。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其中《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的字:丰腴跌宕,天真烂漫。

黄庭坚:进士出身,北宋诗人、书法家。

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其书法深受王羲之、苏轼等人影响,酷爱《兰亭序》《瘗鹤铭》《寒食诗帖》。

黄庭坚所作《诸上座帖》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

其行书《松风阁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九行书”。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的字:纵横拗崛,昂藏郁拔。

米芾:宋徽宗时期的书画学博士,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米芾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是中国书法史上难得的“全才”。

此外,米芾极为擅长临摹,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因此,米芾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着名的“造假高手”。

其代表作《蜀素帖》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在宋四家中,米芾的书法被后世人学习最多,影响也最为深远。

米芾的字:俊迈豪放,沉着痛快。

蔡襄:北宋着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宋仁宗八年进士,先后任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

他擅长楷书、行书,尤以飞白散草为最。

在宋代,世人往往不重视楷书,而是多用行书、草书,因此,宋代楷书名家极少。

但是,在宋四家中,蔡襄的楷书造诣最深,宋仁宗称其“当世第一”。